一种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46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基底两侧侧模可拆卸连接的支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吊模,以使得所述吊模可沿垂向上下移动,所述吊模位于所述基底顶部。本申请提供的基底凹槽浇筑装置,用完后便于拆除,能有效避免破坏成品成品混凝土基底,可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底凹槽浇筑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轨道铺设领域,尤其是一种基底凹槽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板式轨道由钢轨、扣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中间隔离层、钢筋混凝土基底等部分组成,其施工工序为钢筋绑扎-基底施工-轨道板铺设-轨道板精调灌注-安装钢轨扣件,在轨道板和基底之间必须浇筑厚度为8cm的自密实混凝土,通过自密实混凝土使轨道板与基底有效连接起来。在基底施工后即进行轨道板的铺设,轨道板精调完成后即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在基底施工时,需要混凝土基底表面或特定部位形成具备一定功能作用的凹槽,凹槽的作用有限位、集水、安装工器具等作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在浇筑的过程时,基底凹槽浇筑模不会产生位移,通常将基底凹槽浇筑模焊接上基底的钢筋上,待浇筑完成后,再将基底凹槽浇筑模从钢筋上切割拆除,在切割拆除过程中,容易造成表面混凝土破损,导致混凝土表面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底凹槽浇筑装置,用完后便于拆除,能有效避免破坏成品成品混凝土基底,可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包括分别与基底两侧侧模可拆卸连接的支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吊模,以使得所述吊模可沿垂向上下移动,所述吊模位于所述基底顶部。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装连接的螺杆。优选地,所述吊模截面为梯形。优选地,所示吊模内设有空腔。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呈长方形的架体,所述架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搭设于基底侧模上方,所述架体的端部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设于基底侧模上的第三螺纹孔对齐,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三螺纹孔。优选地,所述架体上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架体宽度方向平行。优选地,所述架体长度为L,2m<L<3.5m。优选地,所述架体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横梁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均通过第一螺纹孔与所述横梁和所述吊模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基底凹槽浇筑装置,支架两端端部分别与基底两侧侧模可拆卸连接,支架横跨基底宽度方向,高度调节机构一端连接支架,另一端连接吊模,吊模悬挂于基底上表面,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来使得吊模沿垂向方向上上下移动,待与基底上表面接触,向基底内部移动距离L,则在基底上表面压出高度为L的凹槽,待凹槽形成后,高度调节机构工作,使得吊模向上移动。施工完毕后,将支架从基底侧模上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并不会损坏基底表面的混凝土。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基底凹槽浇筑装置,用完后便于拆除,能有效避免破坏成品成品混凝土基底,可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基底凹槽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基底凹槽浇筑装置的截面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支架;2、高度调节机构;3、侧模;4、螺杆;6、横梁;7、吊模;11、架体;1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请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基底凹槽浇筑装置,支架1两端端部分别与基底两侧侧模3可拆卸连接,支架1横跨基底宽度方向,高度调节机构2一端连接支架1,另一端连接吊模7,吊模7悬挂于基底上表面,通过高度调节机构2来使得吊模7沿垂向方向上上下移动,待与基底上表面接触,向基底内部移动距离L,则在基底上表面压出高度为L的凹槽,待凹槽形成后,高度调节机构2工作,使得吊模7向上移动。施工完毕后,将支架1从基底侧模3上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并不会损坏基底表面的混凝土。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基底凹槽浇筑装置,用完后便于拆除,能有效避免破坏成品成品混凝土基底,可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其中,高度调节机构2包括设于支架1上的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螺装连接的螺杆4,螺杆4垂直穿过支架1上的第一螺纹孔,较佳地,螺杆4为全丝螺杆4,可在螺杆4整个长度范围内进行高度调节。进一步地,吊模7截面为梯形。通过吊模7下降的高度来控制预留凹槽的深度以及凹槽大小。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吊模7内设有空腔,由于基底凹槽浇筑装置使用环境较为恶劣,通常选用金属材质的吊模7,如果吊模7为实心结构,重量较大,这样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支架1承受的重量变大,需要加大支架1的称重量,对支架1的结构以及大小均做出改进,那么整个基底凹槽浇筑装置的重量增大,支架1两端与基底侧模3可拆卸连接,则基底侧模3的承重量加大,容易造成基底侧模3产生变形,进而影响基底的浇筑质量;二是,增加了不必要的材料成本。因此,吊模7内设有空腔,以达到减重的目的,降低施工材料成本。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呈长方形的架体11,架体11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搭设于基底侧模3上方,架体11的端部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设于基底侧模3上的第三螺纹孔对齐,通过螺栓12穿过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架体11呈长方形,架体11宽度的两端搭设在基底侧模3上方,这样架体11横跨整个基底宽度方向,且放置平稳。通过第二螺纹孔、第三螺纹孔以及螺栓12来使得支架1的架体11与基底侧模3可拆卸连接,进而整个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均成为独立的零件,增强了基底凹槽浇筑装置的互换性,当其中的螺杆4、支架1或者是吊模7损坏,只用更换已损坏的零件,而不用将整个基底凹槽浇筑装置进行更换,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待基底凹槽形成后,对基底凹槽浇筑装置进行拆除,该拆除是无损拆除,不会损伤基底,也不会损坏螺杆4、支架1或者吊模7,进而使得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可循环使用,再次降低了施工成本。其中,架体11上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架体11宽度方向平行。在基底凹槽一次成型过程中,支架1承受整个吊模7的重量,有可能出现支架1扭曲变形的问题,为了减少支架1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基底两侧侧模可拆卸连接的支架,/n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吊模,以使得所述吊模可沿垂向上下移动,所述吊模位于所述基底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基底两侧侧模可拆卸连接的支架,
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吊模,以使得所述吊模可沿垂向上下移动,所述吊模位于所述基底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螺纹孔,
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装连接的螺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模截面为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吊模内设有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底凹槽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呈长方形的架体,
所述架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搭设于基底侧模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宪赵洪洋姜启军陈永胜曲良品高伟毕路夏伟时宇陈实张书攀胡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