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410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织机,属于塑料编织机械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编织袋容易产生折皱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内尺码环或主轴上设有将编织袋撑平整的展平环,展平环位于过袋间隙的上方,展平环的外径大于外尺码环的工作面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提高编织袋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织机
本技术涉及塑料编织机械,特别是一种圆织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塑料圆织机多数采用再生料,编织出来的编织袋平整度较差,编织袋从内尺码环与外尺码环之间输出,容易产生折皱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圆织机,提高编织袋的平整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织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主轴、内尺码环和外尺码环,内尺码环安装在主轴上,外尺码环吊装在内尺码环的外周侧,内尺码环与外尺码环之间形成供编织袋通过的过袋间隙,内尺码环或主轴上设有将编织袋撑平整的展平环,展平环位于过袋间隙的上方,展平环的外径大于外尺码环的工作面内径。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上设有安装环,内尺码环与展平环安装于安装环上。进一步的,所述展平环设有第一通孔,内尺码环设有第二通孔,安装环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螺纹孔连接将内尺码环、展平环一起固定于安装环。进一步的,所述展平环设有第一通孔,内尺码环设有第二通孔,安装环设有第三通孔,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螺母连接将内尺码环、展平环一起固定于安装环。进一步的,所述展平环与内尺码环之间设有套筒,套筒套在紧固螺栓上。进一步的,所述展平环固定在主轴上。进一步的,所述展平环的外周侧面为圆柱面,圆柱面的顶端与展平环的顶面之间圆角过渡,圆柱面的底端与展平环的底面之间圆角过渡。进一步的,所述展平环的外周侧面的母线为弧线。进一步的,所述展平环的外周侧面为圆锥面,圆锥面的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圆锥面的顶端与展平环的顶面之间圆角过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展平环的外径大于外尺码环的工作面内径,编织袋经过展平环时会因张紧而被展平环撑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抚平编织袋的折皱,提高编织袋的平整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圆织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主轴1、内尺码环2和外尺码环3,内尺码环2安装在主轴1上,外尺码环3吊装在内尺码环2的外周侧,内尺码环2与外尺码环3之间形成供编织袋9通过的过袋间隙4,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内尺码环2上设有将编织袋9撑平整的展平环5,展平环5位于过袋间隙4的上方,展平环5的外径大于外尺码环3的工作面301内径,编织袋9经过展平环5时会因张紧而被展平环5撑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抚平编织袋9的折皱,提高编织袋9的平整度。外尺码环3的工作面301是指能够与编织袋9接触将编织袋9张紧的表面,其内径与展平环5的外径相比可以参考图2中的虚线所示。外尺码环3一般是吊装在塑料圆织机的牌坊上。为了方便装配,可以在主轴1上设有安装环11,内尺码环2与展平环5安装于安装环11上。从图1中可见,展平环5可以采用平板冲压成型,加工比较方便,成本也相对低廉,在现有的塑料圆织机上加装改造也很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展平环5设有第一通孔501,内尺码环2设有第二通孔201,安装环11设有螺纹孔110,紧固螺栓6依次穿过第一通孔501和第二通孔201与螺纹孔110连接将内尺码环2、展平环5一起固定于安装环11。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螺栓与螺母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例如展平环5设有第一通孔501,内尺码环2设有第二通孔201,安装环11设有第三通孔,紧固螺栓6依次穿过第一通孔501、第二通孔201、第三通孔与螺母连接将内尺码环2、展平环5一起固定于安装环11。为了控制展平环5的高度位置,可以在展平环5与内尺码环2之间设有套筒7,套筒7套在紧固螺栓6上。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编织袋9与展平环5的摩擦,展平环5的外周侧面502为圆柱面,圆柱面的顶端与展平环5的顶面之间圆角过渡,圆柱面的底端与展平环5的底面之间圆角过渡。实施例二:除了将展平环5固定在安装环11上,也可以将展平环5直接固定在主轴1上。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三:除了采用圆柱面,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展平环5的外周侧面502的母线为弧线。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或二。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展平环5的外周侧面502为圆锥面,圆锥面的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圆锥面的顶端与展平环5的顶面之间圆角过渡。可以理解的,如果圆锥面的顶端直径小于底端直径,则相当于是圆锥面的底端与展平环的底面之间的圆角与编织袋接触,类似于实施例三,因此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或二。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织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主轴、内尺码环和外尺码环,内尺码环安装在主轴上,外尺码环吊装在内尺码环的外周侧,内尺码环与外尺码环之间形成供编织袋通过的过袋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尺码环或主轴上设有将编织袋撑平整的展平环,展平环位于过袋间隙的上方,展平环的外径大于外尺码环的工作面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织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主轴、内尺码环和外尺码环,内尺码环安装在主轴上,外尺码环吊装在内尺码环的外周侧,内尺码环与外尺码环之间形成供编织袋通过的过袋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尺码环或主轴上设有将编织袋撑平整的展平环,展平环位于过袋间隙的上方,展平环的外径大于外尺码环的工作面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设有安装环,内尺码环与展平环安装于安装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环设有第一通孔,内尺码环设有第二通孔,安装环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螺纹孔连接将内尺码环、展平环一起固定于安装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环设有第一通孔,内尺码环设有第二通孔,安装环设有第三通孔,紧固螺栓依次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淡邹虎生顾贤初谢柄国陈崇斌卢尧尧叶荣成梁海立
申请(专利权)人:雁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