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37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包括水箱、支撑柱、出水管、隔板和挡板,多个支撑柱绕水箱的中心轴线均匀排列,支撑柱的高位端贯穿水箱的底板并伸入容置腔内,支撑柱的周壁设有位于水箱下方的第一进气通孔,支撑柱内设有与第一进气通孔连通的气流通道;出水管的低位端贯穿水箱的底板,出水管的周壁上部设有靠近隔板的出水口;隔板的一侧与水箱的周壁内侧连接,隔板的另一侧与出水管的周壁连接,水箱的周壁通过挡板与出水管的周壁连接。水流在水箱内流动,通过水箱、支撑柱、隔板、挡板和出水管共同进行散热,降温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输和搬运,而且可以促进杂质沉淀,净化淬火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
本技术属于淬火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
技术介绍
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在重卡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被广泛采用。目前很多工厂的淬火池一般采用的都是水作为冷却介质,工件放入淬火池后迅速降温,淬火池内的水与高温的工件热交换后温度会升高,当水温过高时会影响到工件的淬火质量,因此需要利用热交换器对淬火池内水进行降温处理。由于淬火池内水体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很容易堵塞热交换器的管道,设备运行故障率高。而且为了提高热交换速度,现有热交换器内热水管道和冷却液管道交错排列,一旦管道被堵塞难以维修更换,设备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对淬火用水降温的同时避免管道堵塞,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使用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包括水箱、支撑柱、出水管、隔板和挡板,所述水箱和所述支撑柱均为顶部开口的柱体结构,所述水箱内设有容置腔,多个所述支撑柱绕所述水箱的中心轴线均匀排列,多个所述支撑柱的低位端齐平,所述支撑柱的高位端贯穿所述水箱的底板并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支撑柱的周壁设有位于所述水箱下方的第一进气通孔,所述支撑柱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通孔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水箱的中心轴线,所述出水管的高位端与所述支撑柱的高位端齐平,所述出水管的低位端贯穿所述水箱的底板,所述出水管的周壁上部设有靠近所述隔板的出水口;所述隔板和所述挡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水箱的周壁内侧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水管的周壁连接,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水箱的底板相连;所述挡板上分布有水流通孔,多个所述挡板绕所述水箱的中心轴线均匀排列,所述水箱的周壁通过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水管的周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与所述水箱的底板之间设有排污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排污管。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为顶部开口的柱体结构,所述第一管部的底部高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部贯穿所述所述第一管部的周壁并与所述第一管部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中心支撑管,所述中心支撑管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齐平,所述中心支撑管的上部伸入所述第一管部内,所述中心支撑管的顶部略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支撑管与所述第一管部之间设有多根连杆,所述中心支撑管的外周壁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管部的内周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支撑管的周壁设有第二进气通孔,所述第二进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管部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的周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柱对应设置,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柱的周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所述隔板、所述挡板、所述支撑柱、所述出水管、所述连杆和所述中心支撑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水流从隔板远离出水口的一侧上方流入容置腔,然后顺次穿过多块挡板后从出水口流入出水管,最后在水泵的作用下重新排入淬火池,设备在水箱内流动过程中与水箱周壁和底板接触进行散热,水流在水箱内运动轨迹为环状,与常规线性降温设备相比,本技术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输和搬运;(2)水箱周壁通过挡板与出水管连接,挡板可以提高设备结构强度,降低水流流速,促进杂质沉淀,对淬火用水具有净化作用,而且提高了设备与水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降温速度,类似地,隔板同样具有提高设备强度和降温速度的效果;(3)支撑柱一方面对设备整体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柱还对水体具有散热降温作用,支撑柱内设置气流通道,便于空气在其内部形成自下而上的对流,及时将热量从顶部散发出去,提高支撑柱的降温效率;(4)挡板下方设置排污通道,可以避免沉淀杂质蓄积在上游端造成堵塞,同时便于周期性将水箱底部蓄积的沉淀从排污管排出;(5)本技术采用顶部开放式的结构,水流的热量可以从顶部散发到空气中,同时便于维修保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中心支撑管与出水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水箱,11-容置腔,12-排污通道,2-支撑柱,21-第一进气通孔,22-气流通道,3-出水管,31-出水口,32-第一管部,33-第二管部,4-隔板,5-挡板,51-水流通孔,6-排污管,7-中心支撑管,71-连杆,72-第二进气通孔,8-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水箱1、支撑柱2、出水管3、隔板4和挡板5,水箱1和支撑柱2均为顶部开口的圆柱体结构,水箱1内设有容置腔11,多个支撑柱2绕水箱1的中心轴线均匀排列,多个支撑柱2的低位端齐平,支撑柱2的高位端贯穿水箱1的底板并伸入容置腔11内,多个支撑柱2的高位端齐平,支撑柱2与水箱1的底板垂直,水箱1周壁的顶部略高于支撑柱2的顶部。支撑柱2的周壁设有位于水箱1下方的第一进气通孔21,支撑柱2内设有与第一进气通孔21连通的气流通道22(如图5所示)。出水管3靠近水箱1的中心轴线,出水管3的高位端与支撑柱2的高位端齐平,出水管3的低位端贯穿水箱1的底板,出水管3的周壁上部设有靠近隔板4的出水口31,出水口31的高度第低于支撑柱2和出水管3顶部的高度,水流经出水口31及时排出,不会流入支撑柱2内,进水管8则位于隔板4远离出水口31的一侧上方。隔板4和挡板5均位于容置腔11内,隔板4的一侧与水箱1的周壁内侧连接,隔板4的另一侧与出水管3的周壁连接,隔板4的底部与水箱1的底板相连;挡板5上分布有水流通孔51,多个挡板5绕水箱1的中心轴线均匀排列,水箱1的周壁通过挡板5与出水管3的周壁连接。上述挡板5和支撑柱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当水温比较高时,可以多设置挡板5和支撑柱2,同时也可以采用直径更大的支撑柱2,使支撑柱2与箱体1的直径比大一点。在本实施例中,水箱1的底部设有与容置腔11连通的排污管6,隔板4与水箱1的底板之间设有排污通道12,可以避免沉淀杂质蓄积在上游端造成堵塞,同时便于周期性将水箱1底部蓄积的沉淀从排污管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出水管3包括第一管部32和第二管部33,第一管部32为顶部开口的柱体结构,第一管部32的底部高于支撑柱2的底部,第二管部33贯穿第一管部32的周壁并与第一管部32连通。第一管部32内设有中心支撑管7,中心支撑管7的底部与支撑柱2的底部齐平,中心支撑管7的上部伸入第一管部32内,中心支撑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水箱、支撑柱、出水管、隔板和挡板,所述水箱和所述支撑柱均为顶部开口的柱体结构,所述水箱内设有容置腔,多个所述支撑柱绕所述水箱的中心轴线均匀排列,多个所述支撑柱的低位端齐平,所述支撑柱的高位端贯穿所述水箱的底板并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支撑柱的周壁设有位于所述水箱下方的第一进气通孔,所述支撑柱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通孔连通的气流通道;/n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水箱的中心轴线,所述出水管的高位端与所述支撑柱的高位端齐平,所述出水管的低位端贯穿所述水箱的底板,所述出水管的周壁上部设有靠近所述隔板的出水口;/n所述隔板和所述挡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水箱的周壁内侧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水管的周壁连接,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水箱的底板相连;所述挡板上分布有水流通孔,多个所述挡板绕所述水箱的中心轴线均匀排列,所述水箱的周壁通过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水管的周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水箱、支撑柱、出水管、隔板和挡板,所述水箱和所述支撑柱均为顶部开口的柱体结构,所述水箱内设有容置腔,多个所述支撑柱绕所述水箱的中心轴线均匀排列,多个所述支撑柱的低位端齐平,所述支撑柱的高位端贯穿所述水箱的底板并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支撑柱的周壁设有位于所述水箱下方的第一进气通孔,所述支撑柱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通孔连通的气流通道;
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水箱的中心轴线,所述出水管的高位端与所述支撑柱的高位端齐平,所述出水管的低位端贯穿所述水箱的底板,所述出水管的周壁上部设有靠近所述隔板的出水口;
所述隔板和所述挡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水箱的周壁内侧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水管的周壁连接,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水箱的底板相连;所述挡板上分布有水流通孔,多个所述挡板绕所述水箱的中心轴线均匀排列,所述水箱的周壁通过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水管的周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隔板与所述水箱的底板之间设有排污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排污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汽车部件淬火用水降温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益迪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