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在嵌件后冷却技术的模具及相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635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0
模具包括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14a,14),所述第一模具部分和所述第二模具可相对于彼此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在所述闭合位置,第一模具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凹部(18)中的每个凹部与第二模具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凹部(18)中的相应凹部协作以限定腔室(26)。每个腔室包括联接到第一模具部分(14a)的第一冷却体(22)、联接到第二模具部分(14b)的第二冷却体(22)、以及分别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22)的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30a,30b),使得嵌件协作以在腔室(26)内限定模腔(34),所述模腔被构造成接收热塑性材料。每个冷却体(22)具有入口(46)、出口(54)和与所述入口(46)和所述出口(54)处于流体连通的流体腔(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在嵌件后冷却技术的模具及相关方法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注射成型机,更具体地但非限制性地涉及用于形成一个或多个镜片的注射成型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可以使用可互换模具嵌件的注射成型机可能是有益的。例如,通过使用可易于更换的不同嵌件,可以使用单个注射成型机来制造不同的产品。然而,这种嵌件可能抑制模具内的可模制材料与模具的其他部分之间的热传递(诸如在可模制材料冷却期间),从而增加周期时间并降低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相应地,在本领域中需要使用可互换模具嵌件的注射成型机,同时减轻通常由此导致的周期时间的增加。本模具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可互换嵌件可以附接到其上的冷却体来解决现有模具的上述限制。这种冷却体可以用于冷却注射到由模具嵌件限定的腔中的可模制材料;例如,冷却剂可以流过冷却体以促进来自可模制材料并通过附接到冷却体的嵌件的热传递改善。在本模具中的一些模具中,冷却体可以与现有的模具嵌件一起使用。附加地,本冷却体中的一些冷却体与具有嵌件顶出功能的模具是兼容的。本模具的一些实施例包括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所述第一模具部分和所述第二模具部分各自具有一个或多个凹部。对于一些模具,模具部分可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在一些模具中,当模具部分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模具部分的凹部中的每个凹部与第二模具部分的凹部中的相应凹部协作以限定腔室。在一些模具中,一个或多个腔室中的每个腔室包括联接到第一模具部分(但在一些模具中,不与第一模具部分成一体)的第一冷却体和联接到第二模具部分(但在一些模具中,不与第二模具部分成一体)的第二冷却体。在一些模具中,对于每个腔室,第一嵌件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冷却体,并且第二嵌件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二冷却体,使得当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分别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时,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协作以在腔室内限定腔。一些模具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嵌件和一个或多个第二嵌件,其中,对于每个腔室,第一嵌件之一联接到第一冷却体,并且第二嵌件之一联接到第二冷却体。在一些模具中,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中的每一个包括碳化硅。在一些模具中,模腔被构造成接收热塑性材料。在一些模具中,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导热材料。在一些模具中,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第二面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在一些模具中,联接到)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之一。在一些模具中,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各自被构造成仅通过相应地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的第二面与相应地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相接触。在一些模具中,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具有入口和出口,并限定与入口和出口处于流体连通的流体腔。在一些模具中,对于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流体腔相比于第一面更靠近第二面。在一些模具中,所述腔室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腔室。在一些模具中,对于一组或多组多个腔室中的每一组,第一冷却体经由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管彼此处于流体连通。在一些模具中,对于一组或多组多个腔室中的每一组,第二冷却体经由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管彼此处于流体连通。在一些模具中,每个第一导管具有第一直径,并且每个第二导管具有第二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直径比第一直径大至少20%。在一些模具中,对于每组腔室,第一冷却体并联连接,使得每个第一冷却体的入口联接到与流体源处于流体连通的共用供应导管,并且每个第一冷却体的出口联接到与排放口处于流体连通的共用排放导管。在一些模具中,对于每组腔室,第二冷却体串联连接,使得与流体源处于流体连通的供应导管联接到第二冷却体之一的入口,与排放口处于流体连通的排放导管联接到第二冷却体之一的出口,并且一个或多个导管设置在第二冷却体之间,使得当流体从供应导管流动时,流体相继流过每个第二冷却体,然后流过排放导管。在一些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三个或更多个腔室。在一些模具中,至少一组腔室包括串联连接的三个或更多个第二冷却体。在一些模具中,所述组腔室包括两组或更多组腔室;在这样的模具中的一些模具中,至少一组腔室的第二冷却体不与其他组腔室的第二冷却体处于流体连通。在一些模具中,每个第二冷却体可在第二模具部分的凹部中的相应凹部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模具中,当第二冷却体之一处于第二位置时,相比于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冷却体更靠近第二模具部分的在模具部分处于闭合位置时面向第一模具部分的面。本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将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相对于彼此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在一些方法中,当处于闭合位置时,模具部分协作以限定一个或多个腔室。在一些方法中,每个模具腔室包括联接到第一模具部分(但在一些方法中,不与第一模具部分成一体)的第一冷却体、联接到第二模具部分(但在一些方法中,不与第二模具部分成一体)的第二冷却体、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冷却体的第一嵌件、以及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二冷却体的第二嵌件,使得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协作以限定模腔。一些方法包括,在移动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之前,并且对于至少一个腔室,将第三嵌件与第一冷却体脱离联接和将第四嵌件与第二冷却体脱离联接、以及将第一嵌件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冷却体和将第二嵌件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二冷却体。在一些方法中,第三嵌件和第四嵌件被构造成协作以限定形状不同于由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限定的模腔的形状的模腔。在一些方法中,进行联接而并不将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放置成与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处于流体连通。一些方法包括在每个模腔处接收热塑性材料。一些方法包括用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冷却所接收的热塑性材料。在一些方法中,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入口和出口。在一些方法中,对于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第一面联接到模具部分之一,并且第二面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之一。在一些方法中,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限定了相比于第一面更靠近第二面的流体腔。在一些方法中,冷却包括对于第一冷却体和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在入口处从流体源接收流体、将所接收的流体输送到流体腔、将热量从热塑性材料传导通过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之一到冷却体以加热所输送的流体、以及将所加热的流体传送通过出口并到冷却体的外部。在一些方法中,冷却包括对于每个腔室,在第一冷却体的入口处以在第二冷却体的入口处接收流体的速率的10%以内的速率接收流体。在一些方法中,冷却被执行直到热塑性材料固化。在一些方法中,一个或多个腔室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腔室。在这样的方法中的一些方法中,冷却包括在至少两个第一冷却体的入口处接收来自共用供应导管的流体。在这样的方法中的一些方法中,冷却包括将来自至少两个第一冷却体的出口的流体沿着共用排放导管输送到排放口。在这样的方法中的一些方法中,冷却包括在至少一个第二冷却体的入口处接收从另一第二冷却体的出口输送的流体。一些方法包括将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相对于彼此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在一些方法中,对于每个第二冷却体,当模具部分处于打开位置时,固化的热塑性材料联接到第二嵌件上。一些方法包括,对于每个第二冷却体,相对于第二模具部分移动第二冷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包括:/n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所述第一模具部分和所述第二模具部分各自具有一个或多个凹部,其中,所述模具部分可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所述凹部中的每个凹部与所述第二模具部分的所述凹部中的相应凹部协作以限定腔室,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腔室中的每个腔室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第一冷却体和联接到所述第二模具部分的第二冷却体,其中,第一嵌件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冷却体,并且第二嵌件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冷却体,使得当所述第一嵌件和所述第二嵌件分别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冷却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体时,所述第一嵌件和所述第二嵌件协作以在所述腔室内限定模腔,所述模腔被构造成接收热塑性材料;/n其中,所述第一冷却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导热材料,所述第一冷却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面联接到所述模具部分之一,并且所述第二面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之一,其中,所述第一冷却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限定了相比于所述第一面更靠近所述第二面的流体腔,并且其中,所述流体腔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处于流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1 EP 18305220.81.一种模具,包括:
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所述第一模具部分和所述第二模具部分各自具有一个或多个凹部,其中,所述模具部分可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所述凹部中的每个凹部与所述第二模具部分的所述凹部中的相应凹部协作以限定腔室,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腔室中的每个腔室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第一冷却体和联接到所述第二模具部分的第二冷却体,其中,第一嵌件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冷却体,并且第二嵌件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冷却体,使得当所述第一嵌件和所述第二嵌件分别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冷却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体时,所述第一嵌件和所述第二嵌件协作以在所述腔室内限定模腔,所述模腔被构造成接收热塑性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包括导热材料,所述第一冷却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面联接到所述模具部分之一,并且所述第二面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之一,其中,所述第一冷却体和所述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一个限定了相比于所述第一面更靠近所述第二面的流体腔,并且其中,所述流体腔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处于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腔室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腔室,并且其中,对于一组或多组多个所述腔室中的每一组:
所述第一冷却体经由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管彼此处于流体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导管具有第一直径;
所述第二冷却体经由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管彼此处于流体连通,每个所述第二导管具有第二直径;并且
可选地,所述第二直径比所述第一直径大至少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中,对于每组所述腔室,所述第一冷却体并联连接,使得:
每个所述第一冷却体的入口联接到与流体源处于流体连通的共用供应导管;并且
每个所述第一冷却体的出口联接到与排放口处于流体连通的共用排放导管。


4.如权利要求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对于每组所述腔室,所述第二冷却体串联连接,使得:
与流体源处于流体连通的供应导管联接到所述第二冷却体之一的入口;
与排放口处于流体连通的排放导管联接到所述第二冷却体之一的出口;并且
一个或多个导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体之间,使得当流体从所述供应导管流动时,所述流体相继流过每个所述第二冷却体,然后流过所述排放导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腔室包括三个或更多个腔室,并且其中,至少一组所述腔室包括串联连接的三个或更多个所述第二冷却体。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
所述组腔室包括两组或更多组腔室;并且
至少一组所述腔室的第二冷却体不与其他组所述腔室的第二冷却体处于流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冷却体中的每个第二冷却体可在所述第二模具部分的相应凹部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二位置,相比于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冷却体更靠近所述第二模具部分的在所述模具部分处于闭合位置时面向所述第一模具部分的面。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嵌件和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嵌件,其中,所述第一嵌件和所述第二嵌件中的每一个包括碳化硅,并且对于每个所述腔室,所述第一嵌件之一联接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哈克G·克拉克D·里斯
申请(专利权)人:依视路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