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钢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22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字钢吊具,包括支撑块和两块夹板,所述夹板分别铰接至所述支撑块的两端,所述夹板的中间固定有吊杆,所述吊杆延伸至所述支撑块顶部,所述吊杆的顶部设置有挂接部;两块所述夹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工字钢的宽度。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用途是将工字钢的顶部侧翼分别夹至夹板与支撑块之间,两根钢丝绳分别吊至两个吊杆的挂接部上,在起吊时,工字钢自身的重力越大,起吊时的拉力就越大,进一步使压板向上压紧工字钢顶部侧翼的力也就越大,从而提高对工字钢的固定性能,提高安全性。本装置操作方便,没有螺栓连接,仅需将本装置放置于工字钢上即可,兼顾高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字钢吊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字钢吊具。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物的施工,需要将建筑材料运输至高层建筑上进行施工,而利用塔吊运输则是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对于长条状的物料运输,尤其是工字钢的吊运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形状特殊,如果不对其进行困扎固定,容易因为重心偏移而滑落,造成危险。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两点吊运的方式,即钢丝绳固定至工字钢的重心两侧以保持平衡,但是吊具通常会因为固定不牢固或者震动等原因而松动,产生滑落的危险;如果对其进行螺栓等方式的固定,虽然安全,但是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工字钢的吊具,既能够安全吊运,又能够保证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工字钢吊具固定效率低或者危险性高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工字钢吊具,包括支撑块和两块夹板,所述夹板分别铰接至所述支撑块的两端,所述夹板的中间固定有吊杆,所述吊杆延伸至所述支撑块顶部,所述吊杆的顶部设置有挂接部;两块所述夹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工字钢的宽度。通过本方案,将工字钢的顶部侧翼分别夹至夹板与支撑块之间,两根钢丝绳分别吊至两个吊杆的挂接部上,在起吊时,工字钢自身的重力越大,起吊时的拉力就越大,进一步使压板向上压紧工字钢顶部侧翼的力也就越大,从而提高对工字钢的固定性能,提高安全性。本装置操作方便,没有螺栓连接,仅需将本装置放置于工字钢上即可,兼顾高效率和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夹板的顶面以及所述支撑块的底面均设置有防滑垫。通过本方案,提高本吊具与工字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工字钢吊运过程中倾斜滑动。优选地,所述夹板为“L”形,所述夹板的一端铰接至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夹板的另一端的上侧面固定有所述防滑垫;所述夹板底面水平放置时,所述夹板上防滑垫距离所述支撑块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工字钢顶部侧翼的厚度。通过本方案,保证防滑垫与工字钢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防滑效果。优选地,还包括吊块,所述吊块为倒置的“V”字形,所述吊块的两条倾斜边上设置有沿所述倾斜边布置的滑槽,所述挂接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通过本方案,仅需一根钢丝绳吊装吊块即可,进一步简化了吊装步骤,提高了吊装效率。优选地,所述滑槽的靠近上端的底边设置有卡槽,所述挂接部能够卡入所述卡槽中。通过本方案,工字钢放下之后,吊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夹板也会在自身重力下离开与工字钢的接触,两个挂接部沿滑槽相向运动,从而卡进卡槽中临时固定,再次起吊本装置后夹板不会重新压紧工字钢,提高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优选地,所述吊块上设置有挂接槽,钢丝绳穿过所述挂接槽起吊所述吊块。通过本方案,提高钢丝绳与吊块之间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支撑块的侧面中间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工字钢吊具能够通过双头螺杆进行连接。通过本方案,在吊装较长的工字钢时,利用两个相互固定的本装置进行吊装,能够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无需螺栓固定,仅靠起吊时对工字钢的拉力即可起到对工字钢的固定作用,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工字钢吊具吊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工字钢吊具夹紧前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工字钢吊具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工字钢吊具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工字钢吊具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工字钢吊具,包括支撑块1100和两块夹板1200,所述夹板1200分别铰接至所述支撑块1100的两端,所述夹板1200的中间固定有吊杆1210,所述吊杆1210延伸至所述支撑块1100顶部,所述吊杆1210的顶部设置有挂接部1211;两块所述夹板1200之间的距离小于工字钢2000的宽度。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将工字钢2000的顶部侧翼分别夹至夹板1200与支撑块1100之间,两根钢丝绳分别吊至两个吊杆1210的挂接部1211上,在起吊时,工字钢2000自身的重力越大,起吊时的拉力就越大,进一步使压板1200向上压紧工字钢2000顶部侧翼的力也就越大,从而提高对工字钢2000的固定性能,提高安全性。本装置操作方便,没有螺栓连接,仅需将本装置放置于工字钢2000上即可,兼顾高效率和安全性。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夹板1200的顶面以及所述支撑块1100的底面均设置有防滑垫1400。提高本吊具与工字钢200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工字钢2000吊运过程中倾斜滑动。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夹板1200为“L”形,所述夹板1200的一端铰接至所述支撑块1100上,所述夹板1200的另一端的上侧面固定有所述防滑垫1400;所述夹板1200底面水平放置时,所述夹板1200上防滑垫1400距离所述支撑块1100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工字钢2000顶部侧翼的厚度。本设置能够保证夹板1200夹紧时,防滑垫1400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保证防滑垫1400与工字钢2000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防滑效果。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吊块1300,所述吊块1300为倒置的“V”字形,所述吊块1300的两条倾斜边上设置有沿所述倾斜边布置的滑槽1310,所述挂接部1211与所述滑槽1310滑动连接。钢丝绳吊至吊块1300上,在起吊时,挂接部1211在重力作用以及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会沿滑槽1310倾斜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夹板1200旋转,夹紧工字钢2000;而吊块1300上“八”字形的滑槽能够使两侧的夹板1200均夹紧工字钢2000,达到平衡而不倾斜。利用吊块1300进行吊装,仅需一根钢丝绳吊装吊块1300即可,进一步简化了吊装步骤,提高了吊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字钢吊具,包括支撑块和两块夹板,所述夹板分别铰接至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的中间固定有吊杆,所述吊杆延伸至所述支撑块顶部,所述吊杆的顶部设置有挂接部;两块所述夹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工字钢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字钢吊具,包括支撑块和两块夹板,所述夹板分别铰接至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的中间固定有吊杆,所述吊杆延伸至所述支撑块顶部,所述吊杆的顶部设置有挂接部;两块所述夹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工字钢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钢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的顶面以及所述支撑块的底面均设置有防滑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字钢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为“L”形,所述夹板的一端铰接至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夹板的另一端的上侧面固定有所述防滑垫;所述夹板底面水平放置时,所述夹板上防滑垫距离所述支撑块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工字钢顶部侧翼的厚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胡乔乔郇正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房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