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插座、USB插头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07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插座、USB插头以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外壳、位于第一外壳内的USB舌片及设置在第一外壳内表面的活动件;活动件具有沿垂直USB舌片的方向进行缩放的作用;活动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活动件的长度小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的距离;第二外壳为USB插头的外壳;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活动件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活动件,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活动件压力使得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充分接触从而改善USB接口在长时间使用后造成传输数据或者充电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SB插座、USB插头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USB插座、USB插头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池技术无法取得革命性成果的情况下,用户需要经常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但随着接口不断的插拔,造成接口老化,从而造成部分设备插入充电或者传输数据时候不稳定的情况。通常,USB正常工作时,USB插头的弹片和USB插座内的USB舌片充分接触,一旦其无法充分接触的时候,USB工作异常,随着用户长时间插拔,会造成一定程度上设备的老化,这就造成了后期设备无法正常充电或者稳定的传输数据,极大影响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USB插座、USB插头以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接口老化使得传输不稳定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USB插座,包括:第一外壳、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USB舌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表面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具有沿垂直所述USB舌片的方向进行缩放的作用;所述活动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活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外壳为USB插头的外壳;所述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所述活动件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距离。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活动件,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活动件压力使得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充分接触从而改善USB接口在长时间使用后造成传输数据或者充电不稳定的情况。可选的,处于释放状态的活动件在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与所述USB插头的弹片接触。上述方案,通过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活动件压力使得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充分接触,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活动件包括上活动件和下活动件;所述上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USB舌片的上表面;所述下活动件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所述USB舌片的下表面。上述方案,上活动件与下活动件的方向相反使得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更加高效的充分接触。可选的,所述上活动件与所述下活动件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上活动件与下活动件可以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也可以间隔设置。可选的,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USB插座的活动件进行缩放。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部件可以手动,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USB插头,包括第二外壳、插口、上弹片及下弹片;所述插口用于容纳USB插座的USB舌片;所述上弹片用于与所述USB舌片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下弹片用于与所述USB舌片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外壳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在所述USB插头与所述USB插座处于插入状态时,容纳所述USB插座的活动件。上述方案,通过通孔使得活动件穿过,从而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活动件压力使得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充分接触,改善了USB接口在长时间使用后造成传输数据或者充电不稳定的情况。可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USB插头与所述USB插座处于插入状态时,所述USB插座的活动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上弹片接触。可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USB插头与所述USB插座处于插入状态时,所述USB插座的活动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下弹片接触。需要说明的是,通孔与活动件一一对应。可选的,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屏蔽门;所述屏蔽门用于在所述活动件的接触下打开从而漏出所述通孔。上述方案,通过屏蔽门的设置使得弹片已外界绝缘,提高了传输的安全性。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USB插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B插座、USB插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B插座、USB插头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B插座、USB插头的屏蔽门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B插座、USB插头的屏蔽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USB插座,包括:第一外壳、位于第一外壳内的USB舌片及设置在第一外壳内表面的活动件;活动件具有沿垂直USB舌片的方向进行缩放的作用;活动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活动件的长度小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外壳为USB插头的外壳;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活动件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距离。通过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活动件压力使得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充分接触,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中,处于释放状态的活动件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与USB插头的弹片接触。通过合理的距离设置,可以在不增加外部其他设备的情况下,使得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充分接触。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活动件为多个,从而进一步增加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的接触性。可选的,多个活动件位于第一外壳的同一侧内表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活动件包括上活动件和下活动件;上活动件位于第一外壳的第一内表面,第一内表面朝向USB舌片的上表面;下活动件位于第一外壳的第二内表面,第二内表面朝向USB舌片的下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活动件的数量以及位置分布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的,上活动件与下活动件一一对应。具体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活动件与下活动件的数量相同,且在垂直方向上一一对应。在同垂直一方向上的上下活动件,可以增加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之间接触性。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活动件与下活动件的数量相同,且在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间隔设置,可以在保证一定的接触性时,对于USB舌片与USB插头的弹片的位置的准确性上具有一定的辅助力。具体的,如图1所示,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阴影部分为USB插头的弹片。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活动件处于收缩状态。进一步的,USB插座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SB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USB舌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表面的活动件;/n所述活动件具有沿垂直所述USB舌片的方向进行缩放的作用;/n所述活动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活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外壳为USB插头的外壳;/n所述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所述活动件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USB舌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表面的活动件;
所述活动件具有沿垂直所述USB舌片的方向进行缩放的作用;
所述活动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活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外壳为USB插头的外壳;
所述活动件处于释放状态时,所述活动件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两者之间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处于释放状态的活动件在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处于插入状态时与所述USB插头的弹片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上活动件和下活动件;
所述上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USB舌片的上表面;
所述下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朝向所述USB舌片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件与所述下活动件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