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电动车辆能量管理装置及服务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82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6
本申请适用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电动车辆能量管理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客户端车辆的充电请求,所述充电请求中携带所述客户端车辆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在预设范围内查找出目标充电端车辆;向所述目标充电端车辆发送所述位置信息,以指示所述目标充电端车辆行驶至所述客户端车辆所处位置并为所述客户端车辆充电。通过本申请方案,实现对道路中行驶的电动车辆的统筹管理,在有电动车辆出现能量告急的情况时,可及时为其寻找到能够提供充电服务的其它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电动车辆能量管理装置及服务器
本申请属于智能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电动车辆能量管理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动车辆也得到了普及。然而,当前大部分区域的电动车辆的充电桩较少,这导致电动车辆的续航成为限制电动车辆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电动车辆能量告急且未能找到充电桩的情况下,如何帮助该电动车辆及时补充能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电动车辆能量管理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在电动车辆能量告急且未能找到充电桩的情况下,及时帮助电动车辆补充能量。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客户端车辆的充电请求时,基于上述充电请求获得上述客户端车辆的当前位置及待行驶距离;在上述客户端车辆的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查找出目标充电端车辆,其中,上述目标充电端车辆为当前能够提供能量的车辆;向上述目标充电端车辆发送上述客户端车辆的当前位置,以指示上述目标充电端车辆行驶至上述客户端车辆的当前位置处为上述客户端车辆充电。由上可见,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案中,电动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若出现能量告急的情况,只需向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并原地等待即可,不再需要电动车辆的驾驶员四处寻找充电桩;服务器会基于该充电请求自动查找并快速确定一定范围内能够提供充电服务的目标充电端车辆,并通知目标充电端车辆尽快赶往能量告急的电动车辆处,通过电动车辆间的能量传输技术为该能量告急的电动车辆提供充电服务。通过上述过程,在电动车辆存在充电需求时,由于不再需要电动车辆的驾驶员四处寻找充电桩,一方面可简化驾驶员的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可减少驾驶员因寻找充电桩所耗费的时间。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装置,包括:充电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车辆的充电请求,上述充电请求中携带上述客户端车辆的位置信息;目标车辆查找单元,用于基于上述位置信息,在预设范围内查找出目标充电端车辆;位置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上述目标充电端车辆发送上述位置信息,以指示上述目标充电端车辆行驶至上述客户端车辆所处位置并为上述客户端车辆充电。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中,服务器、客户端车辆及充电端车辆所构成的电动车辆能量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中,服务器与客户端车辆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辆能量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当前,虽然电动车辆已得到了广泛推广,但电动车辆所配套的充电设施(也即充电桩)仍未覆盖至各个区域,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动车辆充电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电动车辆能量管理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在电动车辆能量告急时,查找出附近可提供充电服务的其它电动车辆,并通过电动车辆之间的能量传输技术及时为能量告急的电动车辆进行充电。为实现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先构建一电动车辆能量管理系统。请参阅图1,该电动车辆能量管理系统由一个以上充电端车辆(图1中仅示出一个)、一个以上客户端车辆(图1中仅示出一个)及服务器构成,且客户端车辆及充电端车辆均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其中,客户端车辆为可能存在充电服务需求的车辆,充电端车辆为能够提供充电服务的车辆。当一电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能量不足的情况时,其可作为客户端车辆向电动车辆能量管理系统的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端车辆所发送的充电请求后,可以及时为其寻找合适的充电端车辆,并通知该充电端车辆尽快前去客户端车辆处为客户端车辆进行充电。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电动车辆能量管理系统的研发人员可设计一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车辆应用程序,并以车辆应用程序作为移动客户端的载体。该移动客户端可与电动车辆建立连接,以使得驾驶员通过该移动客户端实现电动车辆在电动车辆能量管理系统中的注册。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下,驾驶员也可以直接通过电动车辆的车载单元实现电动车辆在电动车辆能量管理系统中的注册。可以理解的是,每一电动车辆均可在该电动车辆能量管理系统中注册成为客户端车辆和/或充电端车辆,但对于既注册为客户端车辆,又注册为充电端车辆的电动车辆来说,该电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必须由其驾驶员先确定本次行驶过程中该电动车辆的角色;也即,虽然一辆电动车辆可同时注册为客户端车辆和充电端车辆,但其每次仅能以一种角色在道路中行驶。举例来说,一辆电动车辆A已同时注册为客户端车辆和充电端车辆;如果在行驶初期,该电动车辆A的能量充足,驾驶员可先将电动车辆A选定为充电端车辆;如果在行驶后期,该电动车辆已消耗了一些能量导致其无法再为其它车辆提供充电服务或导致其能量告急,则驾驶员可将电动车辆A由充电端车辆切换为客户端车辆。为了说明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详述如下:步骤201,接收客户端车辆的充电请求,充电请求中携带客户端车辆的位置信息。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客户端车辆的充电请求,所述充电请求中携带所述客户端车辆的位置信息;/n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在预设范围内查找出目标充电端车辆;/n向所述目标充电端车辆发送所述位置信息,以指示所述目标充电端车辆行驶至所述客户端车辆所处位置并为所述客户端车辆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客户端车辆的充电请求,所述充电请求中携带所述客户端车辆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在预设范围内查找出目标充电端车辆;
向所述目标充电端车辆发送所述位置信息,以指示所述目标充电端车辆行驶至所述客户端车辆所处位置并为所述客户端车辆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在预设范围内查找出目标充电端车辆,包括: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在预设范围内查找得到空闲车辆集合,所述空闲车辆集合包括当前空闲的充电端车辆;
在所述空闲车辆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充电端车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空闲车辆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充电端车辆,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空闲车辆集合中的各个充电端车辆的可提供电能;
分别计算所述各个充电端车辆为所述客户端车辆进行充电时所需的待消耗电能;
确定所述空闲车辆集合中可提供电能大于待消耗电能的充电端车辆为所述目标充电端车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所述各个充电端车辆为所述客户端车辆进行充电时所需的待消耗电能,包括:
确定所述客户端车辆待行驶的目标地点;
根据所述目标地点及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客户端车辆的待行驶距离;
针对所述空闲车辆集合中的每个充电端车辆,根据所述充电端车辆的当前位置及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充电端车辆的车间行驶距离;
根据所述车间行驶距离和所述待行驶距离计算所述充电端车辆的待消耗电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客户端车辆待行驶的目标地点,包括:
若所述充电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客户端车辆的行程目的地,则将所述行程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晓琳杨之乐冯伟郭媛君张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