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80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设置在车厢和车底盘之间,所述升降货台包括与车厢底板平行设置的升降台、加设在车底盘上用于升降升降台的升降组件,所述车厢底板上开设有容纳升降台开口,所述升降台的中部与车厢转动连接,当升降台处于水平位置时,尾板与车底盘的连接处与升降台之间有高度差,并且升降台位于尾板与车底盘连接处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分别加设在车底盘上并与升降台四端角转动连接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升降台之间加设有连接组件,所述液压缸通过连接组件与升降台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与尾板配合使用,从而降低了尾板的坡度,减少了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
本技术涉及厢式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
技术介绍
现有厢式车大多安装悬臂式液压尾板,尾板多固定于汽车大梁尾端。通过电控操作,控制尾板旋转开合、垂直升降。待尾板下降至地面后打开车厢门,进行装卸货物作业。1人就可完成货物的装卸,稳定、高效。尾板的长度是一定的,则尾板降下来后的坡度是一定的,为了在恶劣天气(雨、雪、霜等天气)减少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人们一般采用加长尾板长度,但是尾板如果加长,就会造成尾板降下来后的空间占有面积增大,降低了货车停放位置的选取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其优点是:与尾板配合使用,从而降低了尾板的坡度,减少了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设置在车厢和车底盘之间,所述升降货台包括与车厢底板平行设置的升降台、加设在车底盘上用于升降升降台的升降组件,所述车厢底板上开设有容纳升降台开口,所述升降台的中部与车厢转动连接,当升降台处于水平位置时,尾板与车底盘的连接处与升降台之间有高度差,并且升降台位于尾板与车底盘连接处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分别加设在车底盘上并与升降台四端角转动连接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升降台之间加设有连接组件,所述液压缸通过连接组件与升降台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尾板倾斜放置在地面上,需要装卸货物时,需将升降台倾斜与尾板靠近车厢的一端相齐平,远离尾板的两个液压缸正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同时靠近尾板的两个液压缸反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下移动,升降台就会以转动轴为轴,由远离尾板的一端向靠近尾板的一端向下倾斜,直到升降台与尾板相齐平为止,关闭液压缸即可,装卸货物完毕后,远离尾板的两个液压缸反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下移动,同时靠近尾板的两个液压缸正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升降台就会以转动轴为轴转动,直到升降台处于水平状态为止,通过设置升降货台,减缓装卸货物时的坡度,减少了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液压缸活塞杆螺纹连接的铰接杆、与车底盘螺纹连接并与铰接杆铰接的固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将液压缸与升降台组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杆朝向固定杆的一端固接有铰接球,所述固定杆朝向铰接杆的一端固接有铰接槽,所述铰接球与铰接槽球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球铰接,增大铰接杆与固定杆之间的铰接面积,提高了铰接杆与固定杆的铰接承重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缸与升降台之间加设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与液压缸活塞杆固接并分别位于液压缸活塞杆两侧的辅助杆和与升降台固接并分别位于固定杆两侧并与辅助杆铰接的连接杆,一对所述辅助杆和连接杆所在的平面与升降台倾斜的方向相垂直,连接组件的铰接点与辅助支撑组件的两个铰接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支撑组件跟随连接组件一同变化,增大液压缸活塞杆与升降台的接触面积,提高液压缸的承重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杆朝向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有铰接球,所述连接杆朝向辅助杆的一端固接有铰接槽,所述铰接球与铰接槽球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球铰接,增大辅助杆与连接杆之间的铰接面积,提高了铰接杆与固定杆的铰接承重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辅助杆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的一端加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液压缸活塞杆通过螺栓穿过固定环和液压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上固接有用于承托固定环的承托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将辅助固定组件固定在液压缸上,加设承托环,对固定环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减少螺栓受到的压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底盘靠近尾板的位置加设有支撑板,当尾板倾斜放置在地面上并且升降台与尾板相对齐时,升降台与支撑板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板倾斜放置在地面上,升降台倾斜,并与尾板靠近车厢的一端相齐平时,升降台靠近尾板一端的下端面与支撑板相抵触,对底板盘升车降台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减少了液压缸所收到的压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加设升降台和升降组价,与尾板配合使用,从而降低了尾板的坡度,减少了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2.通过加设辅助支撑组件,大液压缸活塞杆与升降台的接触面积,提高液压缸的承重力;3.通过加设支撑板,对升降台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减少了液压缸所收到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体现与车底盘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体现升降组件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车厢;2、车底盘;3、尾板;4、升降台;41、转动轴;42、螺纹套;5、升降组件;51、液压缸;511、承托环;52、连接组件;521、铰接杆;522、固定杆;523、铰接球;524、铰接槽;6、辅助支撑组件;61、辅助杆;62、连接杆;63、固定环;64、螺栓;7、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设置在车厢1和车底盘2之间,并与尾板3配合使用,升降货台包括升降台4和升降组件5,车厢1靠近尾板3一端的底板开设有容纳升降台4的开口,升降台4的初始状态与车厢1的底板平行设置,并与尾板3与车底盘2的连接端有高度差,升降组件5带动升降台4倾斜,使升降台4靠近尾板3的一端与尾板3相齐平,升降组件5包括四个液压缸51,四个液压缸51分别竖直固接在车底盘2上,分别位于升降台4四个端角的正下方,升降台4的中部两侧端水平固接有转动轴41,转动轴41与车厢1转动连接,液压缸51的活塞杆与升降台4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52,液压缸51通过连接组件52与升降台4铰接。当尾板3倾斜放置在地面上,需要装卸货物时,需将升降台4倾斜至与尾板3靠近车厢1的一端相齐平,远离尾板3的两个液压缸51正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同时靠近尾板3的两个液压缸51反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下移动,升降台4就会以转动轴41为轴,由远离尾板3的一端向靠近尾板3的一端向下倾斜,直到升降台4与尾板3相齐平为止,关闭液压缸51即可,装卸货物完毕后,远离尾板3的两个液压缸51反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下移动,同时靠近尾板3的两个液压缸51正向启动,带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升降台4就会以转动轴41为轴转动,直到升降台4处于水平状态为止,通过设置升降货台,与尾板3配合,减缓装卸货物时的坡度,减少了装卸货物打滑情况的发生。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组件52包括铰接杆521和固定杆522,铰接杆521与液压缸51的活塞杆螺纹连接,铰接杆521背离液压缸51的一端固接有铰接球523,升降台4下端面正对液压缸51活塞杆的位置垂直固接有螺纹套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设置在车厢(1)和车底盘(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货台包括与车厢(1)底板平行设置的升降台(4)、加设在车底盘(2)上用于升降升降台(4)的升降组件(5),所述车厢(1)底板上开设有容纳升降台(4)开口,所述升降台(4)的中部与车厢(1)转动连接,当升降台(4)处于水平位置时,尾板(3)与车底盘(2)的连接处与升降台(4)之间有高度差,并且升降台(4)位于尾板(3)与车底盘(2)连接处的上方;/n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分别加设在车底盘(2)上并与升降台(4)四端角转动连接的液压缸(51),所述液压缸(51)与升降台(4)之间加设有连接组件(52),所述液压缸(51)通过连接组件(52)与升降台(4)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设置在车厢(1)和车底盘(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货台包括与车厢(1)底板平行设置的升降台(4)、加设在车底盘(2)上用于升降升降台(4)的升降组件(5),所述车厢(1)底板上开设有容纳升降台(4)开口,所述升降台(4)的中部与车厢(1)转动连接,当升降台(4)处于水平位置时,尾板(3)与车底盘(2)的连接处与升降台(4)之间有高度差,并且升降台(4)位于尾板(3)与车底盘(2)连接处的上方;
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分别加设在车底盘(2)上并与升降台(4)四端角转动连接的液压缸(51),所述液压缸(51)与升降台(4)之间加设有连接组件(52),所述液压缸(51)通过连接组件(52)与升降台(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2)包括与液压缸(51)活塞杆螺纹连接的铰接杆(521)、与车底盘(2)螺纹连接并与铰接杆(521)铰接的固定杆(5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521)朝向固定杆(522)的一端固接有铰接球(523),所述固定杆(522)朝向铰接杆(521)的一端固接有铰接槽(524),所述铰接球(523)与铰接槽(524)球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升降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彬陈鸿文赵力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俭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