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62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于支撑架上方的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之间形成传输隔热条的空间,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和螺纹杆,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矩型的移动槽,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移动槽的一侧壁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槽的另一侧壁向外伸出且与该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螺纹杆分别与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之间形成横向夹紧隔热条的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隔热条紧凑、有序的完成牵引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隔热条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隔热条是穿条隔热型材的核心构件,它即是铝型材中热量传递路径上的“断桥”,减少热量在铝型材部位的传递;又是隔热型材中两侧铝型材的结构连接件,通过它的连接使得隔热型材的三个部分成为一个整体,共同承受荷载。隔热条是以玻璃纤维和尼龙为原理,通过粉碎造粒,机械滚压制成新的复合材料。隔热条通过挤压机挤压成型,在制作过程中会源源不断的从挤压机中生产出来,由于隔热条生产出来时为长条状,因此容易发生形变,需要牵引机进行后续的工作。申请号为CN201811537999.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隔热条生产用牵引机,该牵引机考虑到了竖直方向的压紧,未考虑的水平方向的压紧,由于隔热条的规格会有差异,当隔热条散乱的进入牵引机后可能会导致隔热条从输送带滑落,或是散乱的从牵引机中输出,不便于后续的收集,并且该专利通过弹簧提升整个下方的传送机构,使整个机构过于笨拙,竖向压紧调节也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于支撑架上方的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位于第一输送单元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之间形成传输隔热条的空间,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和螺纹杆,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矩型的移动槽,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移动槽的一侧壁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槽的另一侧壁向外伸出且与该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螺纹杆依次设有第一螺纹段、光滑段和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上的螺纹和第二螺纹段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夹持片的底端通过第一螺纹段与螺纹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片的底端通过第二螺纹段与螺纹杆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之间形成横向夹紧隔热条的区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上包覆有用于输送隔热条的输送带,所述第一转动辊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输送带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上包覆有压紧带,所述压紧带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辊轴;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上且位于两个第二转动辊之间的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的底部设滚轮,所述气动推杆的一端抵压在压紧带上,另一端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气动推杆抵压压紧带使压紧带竖向压紧隔热条。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的辊轴之间通过弹性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安装于输送单元进料端和出料端的夹持装置对隔热条进行水平方向的夹紧,通过气动推杆对隔热条进行竖直方向的夹紧,使隔热条从进料端到出料端保持紧凑、有序的排列,方便后续的收集,相邻的辊轴间通过弹性片连接,当气动推杆伸缩时,对压紧带进行补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牵引装置的外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夹持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输送单元内部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输送单元内部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压紧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2-第一输送单元;3-第二输送单元;4-夹持装置;21-第一转动辊;22-输送带;23-第一壳体;31-第二转动辊;32-压紧带;33-气动推杆;34-第二壳体;41-底座;42-第一夹持片;43-第二夹持片;44-螺纹杆;321-辊轴;322-弹性片;331-滚轮;411-移动槽;441-第一螺纹段;442-光滑段;443-第二螺纹段;444-转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所示,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架1以及安装于支撑架1上的第一输送单元2和第二输送单元3,所述第二输送单元3位于第一输送单元2的上方,并且在第一输送单元2和第二输送单元3之间形成用于传输隔热条的空间,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包括第一壳体23,所述第一壳体2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转动辊21,两端的第一转动辊21上包覆有用于输送隔热条的输送带22,至少一个第一转动辊21与外部的驱动电机连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输送带22转动;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的一端形成进料端,另一端形成出料端,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安装有夹持装置4。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底座41、第一夹持片42、第二夹持片43和螺纹杆44,所述底座41与第一壳体2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1上开设有移动槽411,所述移动槽411用于限制夹持片的旋转运动,所述螺纹杆44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移动槽411的一侧壁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槽411的另一侧壁向外伸出并且通过轴承与该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螺纹杆44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旋转螺纹杆44的转动把手444,所述螺纹杆44上依次设有第一螺纹段441、光滑段442和第二螺纹段443,所述光滑段442将第一螺纹段441和第二螺纹段443分隔,所述第一螺纹段441上的螺纹和第二螺纹段443上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夹持片42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段441相应的第一螺纹孔,第二夹持片43底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段443相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夹持片42的底端通过第一螺纹段441与螺纹杆44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片43的底端通过第二螺纹段443与螺纹杆44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夹持片42和第二夹持片43之间形成横向夹紧隔热条的区域,当转动螺纹杆44时,第一夹持片42和第二夹持片43反向移动,从而实现对隔热条的夹紧或者放松;当隔热条的数量或规格出现变动时,同样可以转动螺纹杆44来实现对隔热条更好的压紧。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输送单元3包括第二壳体34,所述第二壳体3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转动辊31,第二壳体34两端的第二转动辊31上包覆有压紧带32,以第一转动辊21和输送带22作为主动传输元件,以第二转动转动辊31和压紧带32作为辅助传输元件,并且通过压紧带32对隔热条进行竖向的压紧,所述压紧带32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辊轴321,相邻的辊轴321间通过弹性片322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34上且位于两个第二转动辊31之间的气动推杆33,气动推杆33一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气动推杆33分别靠近第二壳体34两端的两个第二转动辊31,所述气动推杆33的底部设滚轮331,所述气动推杆33的一端抵压在压紧带32上,另一端与第二壳体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架(1)以及安装于支撑架(1)上方的第一输送单元(2)和第二输送单元(3),所述第二输送单元(3)位于第一输送单元(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与第二输送单元(3)之间形成传输隔热条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夹持装置(4),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底座(41)、第一夹持片(42)、第二夹持片(43)和螺纹杆(44),所述底座(41)上开设有矩型的移动槽(411),所述螺纹杆(44)的一端与移动槽(411)的一侧壁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槽(411)的另一侧壁向外伸出且与该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螺纹杆(44)依次设有第一螺纹段(441)、光滑段(442)和第二螺纹段(443),所述第一螺纹段(441)上的螺纹和第二螺纹段(443)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夹持片(42)的底端通过第一螺纹段(441)与螺纹杆(44)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片(43)的底端通过第二螺纹段(443)与螺纹杆(44)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夹持片(42)和第二夹持片(43)之间形成横向夹紧隔热条的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架(1)以及安装于支撑架(1)上方的第一输送单元(2)和第二输送单元(3),所述第二输送单元(3)位于第一输送单元(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与第二输送单元(3)之间形成传输隔热条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夹持装置(4),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底座(41)、第一夹持片(42)、第二夹持片(43)和螺纹杆(44),所述底座(41)上开设有矩型的移动槽(411),所述螺纹杆(44)的一端与移动槽(411)的一侧壁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槽(411)的另一侧壁向外伸出且与该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螺纹杆(44)依次设有第一螺纹段(441)、光滑段(442)和第二螺纹段(443),所述第一螺纹段(441)上的螺纹和第二螺纹段(443)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夹持片(42)的底端通过第一螺纹段(441)与螺纹杆(44)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片(43)的底端通过第二螺纹段(443)与螺纹杆(44)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夹持片(42)和第二夹持片(43)之间形成横向夹紧隔热条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热条生产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三忠刘德桥石斌华杨长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枫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