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600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塑成型机下料时消耗较多人力成本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注塑机外侧的承接传送带,所述承接传送带包括架体、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两端的传送辊、绕设在两组所述传送辊外的传送皮带以及与其中一组所述传送辊连接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间隔驱动所述传送辊转动,所述承接传送带在传送尾端设置有用于承接收集塑料杯的收集组件。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利用承接传送带将成型并送出的塑料杯进行转移,并最终通过设置于承接传送带尾端的收集组件进行自动收集,无需人工进行转移装袋。进而实现降低塑料杯加工生产过程所消耗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杯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杯生产企业中常需要利用注塑机进行塑料杯的制作。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的模具在完成注塑成型后会开模,利用顶出机构将成型好的塑料杯向外顶出,实现脱模。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收集转移塑料杯,通常需要利用与模具配合安装的机械手和吸附气缸等取件装置,将顶出机构顶出的塑料杯吸附后在机械手作用下转移至注塑机外部工作台上进行堆放,并在堆放一定数量后人工将堆叠的塑料杯进行入袋转移。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塑料杯制作并借由机械手不断送至工作台上进行堆叠时,需要操作人员持续站在工作台旁,待一组塑料杯堆叠至合适数量后进行拿取入袋,使得整体过程需要占用人力资源,同时所占用的人力工作内容十分简单,造成人力浪费,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进行塑料杯收集装袋的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注塑机外侧的承接传送带,所述承接传送带包括架体、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两端的传送辊、绕设在两组所述传送辊外的传送皮带以及与其中一组所述传送辊连接的驱动件,所述驱动装置间隔驱动所述传送辊转动,所述承接传送带在传送尾端设置有用于承接收集塑料杯的收集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承接传送带将成型并送出的塑料杯进行转移,并最终通过设置于承接传送带尾端的收集组件进行自动收集,无需人工进行转移装袋,进而实现降低塑料杯加工生产过程所消耗的人力资源,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使得整体生产过程效率得到提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的安装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导向筒以及可拆连接在所述导向筒底端的塑料杯袋,所述导向筒上下两端均呈敞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与其上安装的导向筒可对承接传送带上所移动过来的塑料杯进行引导掉落,同时导向筒底端所连接的塑料杯袋将对塑料杯进行收集,实现自动对塑料杯进行转移与收集。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壁贯穿开设有用于活动放置所述导向筒的放置孔,所述导向筒的顶端周沿固定设置有放置在所述放置槽上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侧壁与所述放置槽内壁贴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筒通过放置板活动放置在安装板上,同时放置板与放置槽的配合可使导向筒可稳定放置在安装板上以进行塑料杯的承接,并在需要时可直接将导向筒取出,更换在放置孔大小范围内的不同规格导向筒,使其适应不同规格塑料杯的承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筒呈漏斗状结构,所述导向筒的底端端面小于所述导向筒的顶端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塑料杯在落至导向筒底端的塑料杯袋的过程中可更加稳定与准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筒顶沿在远离所述承接传送带的一半周沿上设有弧状挡板,所述弧状挡板顶沿高于所述承接传送带的传送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弧状挡板时承接传送带送至的塑料杯不会出现越过导向筒的情况而掉落至地面,实现高效稳定的进行塑料杯的下料与收集。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筒为铁制导向筒,所述塑料杯袋开口套设在所述导向筒的底沿外,所述导向筒外壁上吸附有用于将所述塑料杯袋夹持在导向筒底端的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塑料杯袋套设在导向筒的底端,方便快捷,简化操作人员在套设或转移塑料杯袋时的操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与所述传送辊连接的伺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伺服电机的可程序化,实现其配合注塑机的塑料杯送出频率进行转移塑料杯,最终得以实现持续将注塑机所送出的塑料杯进行转移与收集。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实现将注塑机送出的塑料杯自动进行转移与收集,减少人工操作内容,减低人力成本;(2)操作人员最终可方便快捷的将所收集的塑料杯进行取下转移,进而整体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收集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承接传送带;2、架体;3、传送辊;4、传送皮带;5、伺服电机;6、安装板;7、导向筒;8、塑料杯袋;9、放置槽;10、放置孔;11、放置板;12、弧状挡板;13、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注塑机外侧的承接传送带1外侧的承接传送带1以及设置在传送带尾端用于承接收集塑料杯的收集组件。其中,承接传送带1包括架体2、水平转动设置在架体2两端的传送辊3、绕设在两组传送辊3外的传送皮带4以及与其中一组传送辊3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为间隔驱动传送辊3转动的伺服电机5,在设定后实现配合注塑机的塑料杯送出频率进行转移输送塑料杯,最终得以实现持续将注塑机所送出的塑料杯进行转移与收集。参照图2,收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架体2尾端的安装板6、活动安装在安装板6上的导向筒7以及可拆连接在导向筒7底端的塑料杯袋8。其中,导向筒7的上下两端均呈敞口设置,且导向筒7呈底端端面小于顶端端面的漏斗状结构;安装板6顶面与传送皮带4的顶面共面,安装板6靠近传送皮带4的一端端面呈配合传送皮带4在端部绕设在传送辊3时的弧面设置,进而使得安装板6与传送皮带4之间的缝隙可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使塑料杯可顺利移动安装板6上。同时,安装板6上开设有放置槽9,放置槽9底部贯穿开设有用于活动放置导向筒7的放置孔10,导向筒7的顶部周沿一体成型有放置在放置槽9内的放置板11,放置板11的侧壁与放置槽9的内壁贴触,且放置板11板厚与安装板6一致,使得放置板11板面与传送皮带4顶面共面。参照图2,为防止塑料杯在传送转移时越过安装板6与导向筒7,在导向筒7顶沿远离承接传送带1的一半周沿上竖直一体设有弧状挡板12,弧状挡板12高于承接传送带1的传送面。参照图2,为实现在导向筒7的底端快捷安拆塑料杯袋8,导向筒7为铁制导向筒7,塑料杯袋8开口套设在导向筒7的底沿外,导向筒7外壁上吸附有用于将塑料杯袋8夹持在导向筒7底端的磁铁13,磁铁13在导向筒7外壁设置有多组,多组磁铁13以导向筒7轴向为轴在导向筒7的外壁等角度周向分布,实现将塑料杯袋8夹持套设在导向筒7的底端,进而对塑料杯进行稳定收集,且安装与取下十分方便快捷。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利用承接传送带1将成型并送出的塑料杯进行转移,并最终通过设置于承接传送带1尾端的导向筒7使移动而至的塑料杯向下掉落进入导向筒7底端连接的塑料杯袋8内,实现自动收集,无需人工进行转移装袋,降低塑料杯加工生产过程所消耗的人力成本,且各可根据塑料杯的规格大小不同,在安装板6上更换不同的导向筒7,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能力与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注塑机外侧的承接传送带(1),所述承接传送带(1)包括架体(2)、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2)两端的传送辊(3)、绕设在两组所述传送辊(3)外的传送皮带(4)以及与其中一组所述传送辊(3)连接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间隔驱动所述传送辊(3)转动,所述承接传送带(1)在传送尾端设置有用于承接收集塑料杯的收集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注塑机外侧的承接传送带(1),所述承接传送带(1)包括架体(2)、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2)两端的传送辊(3)、绕设在两组所述传送辊(3)外的传送皮带(4)以及与其中一组所述传送辊(3)连接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间隔驱动所述传送辊(3)转动,所述承接传送带(1)在传送尾端设置有用于承接收集塑料杯的收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2)上的安装板(6)、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6)上的导向筒(7)以及可拆连接在所述导向筒(7)底端的塑料杯袋(8),所述导向筒(7)上下两端均呈敞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杯注塑机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上开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底壁贯穿开设有用于活动放置所述导向筒(7)的放置孔(10),所述导向筒(7)的顶端周沿固定设置有放置在所述放置槽(9)上的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侧壁与所述放置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徐博郭燕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星博伟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