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38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3
一种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包括立柱、上压板、中压板、下压板、碟簧盖及底座板;上压板、中压板、下压板及底座板均套在立柱上,所述立柱有多根且为变截面设计,立柱在上压板之上部分及在下压板之下部分有锁定装置;在碟簧盖与下压板之间放置顶推装置及压力传感器,顶推装置的底部安装在碟簧盖的上端面,压力传感器的上端顶住下压板的下端面,在碟簧盖与底座板之间有碟簧,底座板上端面的中心设置有轴线柱,底座板的下端面上设有与轴线柱相对应的轴线柱孔,碟簧中心串在底座板的轴线柱上;可持续补充荷载;底板上设计的轴线柱与碟簧盖有效限定碟簧位置,对整体结构起到稳定作用;变截面的立柱设计则使上下压板位置固定,保持净空,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橡胶隔震技术对减轻水平地震给建筑、桥梁结构带来的破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具有良好的水平变形能力和耗能效果,因此应用于建筑、桥梁中能有效地减轻地震的水平振动对建筑、桥梁的破坏,并在近年来的多次实际地震中得到了很好的考验,因此隔震橡胶支座在建筑、桥梁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并没有专门用于隔震橡胶支座徐变(徐变:指支座长时间受固定荷载产生的压缩变形)性能试验的试验装置,标准GB/T20688.1-2007实施后,标准中要求,徐变性能试验要求施加保载测量时间不少于1000h,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全程人工加载,也不能提供持续、稳定荷载补充,比较费时费力,难以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全程人工加载,也不能提供持续、稳定荷载补充,比较费时费力,难以提高试验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包括立柱、上压板、中压板、下压板、碟簧盖及底座板;所述立柱有多根;立柱为变截面设计,从上至下分为Ⅰ区、Ⅱ区、Ⅲ区及Ⅳ区,Ⅰ区、Ⅱ区、Ⅲ区的立柱直径依次增加,Ⅳ区立柱直径小于Ⅲ区立柱直径,上压板套置于Ⅰ区,中压板及下压板套置于Ⅱ区,底座板套置于Ⅳ区,立柱在上压板之上部分及在下压板之下部分有锁定装置;在碟簧盖与下压板之间放置顶推装置及压力传感器,顶推装置的底部安装在碟簧盖的上端面,压力传感器的上端顶住下压板的下端面,在碟簧盖与底座板之间有碟簧,底座板上端面的中心设置有轴线柱,底座板的下端面上设有与轴线柱相对应的轴线柱孔,碟簧中心串在底座板的轴线柱上。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根,分别布置于上压板、中压板、下压板及底座板的边角处。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中压板、下压板及底座板通过设置在边角处的相应大小的圆孔套置在立柱上。进一步的,所述顶推装置为千斤顶。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为螺栓,相应的,所述立柱在上压板之上部分及在下压板之下部分的表面刻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支座徐变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本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在试验台上水平平稳放置;步骤二:根据需试验的支座的大小,调整上压板上部螺栓的位置;如果所需试验的支座数量为两个,则在上压板和中压板之间、中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分别放置一个支座和千分表;如果所需试验的支座数量为一个时,则在上压板和中压板之间或中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放置垫块代替支座;步骤三:依据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数值,在上压板上方添加标准加载砝码或砝码至规定重量,通过对顶推装置加压使压力达到徐变试验所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上压板、中压板和下压板的设计便于安装千分表测试徐变。碟簧可防止机械顶压力损失,可持续补充荷载。底板上设计的轴线柱与碟簧盖有效限定碟簧位置,对整体结构起到稳定作用。变截面的立柱设计则使上下压板位置固定,保持净空,方便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上压板结构示意图(中压板、下压板及底座板的结构和上压板类似);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碟簧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底座板及轴线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立柱、2-上压板、3-中压板、4-下压板、5-碟簧盖、51-轴线柱孔、6-底座板、61-轴线柱、7-锁定装置、8-顶推装置、9-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3、图4、图5,一种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包括立柱1、上压板2、中压板3、下压板4、碟簧盖5及底座板6;所述立柱1有多根;所述上压板2、中压板3、下压板4及底座板6通过设置在边角处的相应大小的圆孔套置在立柱1上;立柱1在上压板2之上部分及在下压板6之下部分有锁定装置7,所述锁定装置7可为螺栓,相应的,所述立柱1在上压板2之上部分及在下压板6之下部分的表面刻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在碟簧盖5与下压板4之间放置顶推装置8(例如千斤顶)及压力传感器9,顶推装置8的底部安装在碟簧盖5的上端面,压力传感器9的上端顶住下压板4的下端面,在碟簧盖5与底座板6之间有碟簧10,底座板6上端面的中心设置有轴线柱61,底座板6的下端面上设有与轴线柱61相对应的轴线柱孔51,碟簧10中心串在底座板6的轴线柱61上,碟簧10提供持续荷载补充,可有效防止千斤顶松懈;轴线柱61与碟簧5可有效限定碟簧位置,对整体结构起到稳定作用。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立柱1的数量为4根,分别布置于上压板2、中压板3、下压板4及底座板6的边角处。实施例2:请参考图2,立柱1为变截面设计,从上至下分为Ⅰ区、Ⅱ区、Ⅲ区及Ⅳ区,Ⅰ区、Ⅱ区、Ⅲ区的立柱直径依次增加,Ⅳ区立柱直径小于Ⅲ区立柱直径,其中,上压板2套置于Ⅰ区,中压板3及下压板4套置于Ⅱ区,底座板6套置于Ⅳ区,这种变截面的立柱设计则使各压板位置只能在各自区域内调整滑动,有利于保持净空,方便安装。所述的支座徐变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本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在试验台上水平平稳放置;步骤二:根据需试验的支座的大小,调整上压板2上部螺栓的位置;如果所需试验的支座数量为两个,则在上压板2和中压板3之间、中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分别放置一个支座和千分表;如果所需试验的支座数量为一个时,则在上压板2和中压板3之间或中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放置垫块代替支座;步骤三:依据压力传感器9反馈的压力数值,在上压板2上方添加标准加载砝码或砝码至规定重量,通过对顶推装置8加压使压力达到徐变试验所需。徐变试验装置,完全自行设计,适用于符合国标GB20688.1的支座试验装置,其中立柱变截面设计、中压板设计、底板的碟簧轴线柱设计、碟簧盖设计均为创新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关系及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上压板(2)、中压板(3)、下压板(4)、碟簧盖(5)及底座板(6);所述立柱(1)有多根;立柱(1)为变截面设计,从上至下分为Ⅰ区、Ⅱ区、Ⅲ区及Ⅳ区,Ⅰ区、Ⅱ区、Ⅲ区的立柱直径依次增加,Ⅳ区立柱直径小于Ⅲ区立柱直径,上压板(2)套置于Ⅰ区,中压板(3)及下压板(4)套置于Ⅱ区,底座板(6)套置于Ⅳ区,立柱(1)在上压板(2)之上部分及在下压板(6)之下部分有锁定装置(7);在碟簧盖(5)与下压板(4)之间放置顶推装置(8)及压力传感器(9),顶推装置(8)的底部安装在碟簧盖(5)的上端面,压力传感器(9)的上端顶住下压板(4)的下端面,在碟簧盖(5)与底座板(6)之间有碟簧(10),底座板(6)上端面的中心设置有轴线柱(61),底座板(6)的下端面上设有与轴线柱(61)相对应的轴线柱孔(51),碟簧(10)中心串在底座板(6)的轴线柱(6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上压板(2)、中压板(3)、下压板(4)、碟簧盖(5)及底座板(6);所述立柱(1)有多根;立柱(1)为变截面设计,从上至下分为Ⅰ区、Ⅱ区、Ⅲ区及Ⅳ区,Ⅰ区、Ⅱ区、Ⅲ区的立柱直径依次增加,Ⅳ区立柱直径小于Ⅲ区立柱直径,上压板(2)套置于Ⅰ区,中压板(3)及下压板(4)套置于Ⅱ区,底座板(6)套置于Ⅳ区,立柱(1)在上压板(2)之上部分及在下压板(6)之下部分有锁定装置(7);在碟簧盖(5)与下压板(4)之间放置顶推装置(8)及压力传感器(9),顶推装置(8)的底部安装在碟簧盖(5)的上端面,压力传感器(9)的上端顶住下压板(4)的下端面,在碟簧盖(5)与底座板(6)之间有碟簧(10),底座板(6)上端面的中心设置有轴线柱(61),底座板(6)的下端面上设有与轴线柱(61)相对应的轴线柱孔(51),碟簧(10)中心串在底座板(6)的轴线柱(61)上。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座徐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数量为4根,分别布置于上压板(2)、中压板(3)、下压板(4)及底座板(6)的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座徐变试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辉鞠鹏飞熊志刚洪德红吴小峰董玉坡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楚天联发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