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30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其包括校对块、基座、沿基座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基座的表座以及用于调节表座位置的滑动调节组件;所述表座上安装有表头,所述基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表头的一端贯穿通孔远离表座的一端设置且安装有探针;所述基座远离表座一侧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内径凸台以及外径凸台,所述内径凸台与外径凸台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弧形面以及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内径凸台上螺纹连接有限位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对制动盘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盘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
技术介绍
轮对是动车组转向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而轮对上的制动盘(即轮盘)偏磨量又是保证车辆能够在钢轨上稳定制动的重要因素。要想列车从很高的速度下降到低速或停止,必然要求有一个高效的基础制动装置,而利用制动盘制动是采用制动盘和制动闸片相互摩擦作用,将动能转化成热能消耗掉,制动高效,而且不会损伤轮对的踏面。但是如果制动盘的偏磨量过大,会影响在制动时制动盘和制动闸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制动盘和制动闸片之间的受力不均,从而影响动车组的制动,因此,在动车组检修时,需要对制动盘的磨耗量进行测量。但是,传统的测量尺由于结构限制,在测量时与制动盘的外侧面接触面积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能够提高对制动盘的测量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包括校对块、基座、沿基座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基座的表座以及用于调节表座位置的滑动调节组件;所述表座上安装有表头,所述基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表头的一端贯穿通孔远离表座的一端设置且安装有探针;所述基座远离表座一侧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内径凸台以及外径凸台,所述内径凸台与外径凸台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弧形面以及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内径凸台上螺纹连接有限位件。进一步的,所述表座的两侧分别固接有滑块,所述基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沿基座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两个滑槽。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为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所述表座上开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穿孔,所述表头的一端贯穿穿孔设置,所述表座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表头进行固定的固定件。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螺纹连接于表座,所述锁紧螺栓远离其栓帽的一端抵接于表头的一端侧壁。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调节组件包括开设于基座顶部的安装槽、固接于安装槽内的齿条以及转动连接于表座一侧的调节螺栓;所述表座的一侧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套设固定于调节螺栓的侧壁;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校对块包括外径凸台停放座以及内径凸台停放座。有益效果:将内径凸台(呈凸起状圆弧)和外径凸台(呈凹陷状圆弧)分别放置在轮盘制动盘的内、外磨耗刻度线的台阶上;缓缓转动调节螺栓,使探针由制动盘内环至外环移动,在移动在过程中注意观察数据变化情况(此时表盘应显示负值,换算绝对值后,即为该制动盘已磨耗数据),当显示最小负值时作好记录并换算为绝对值,该轮盘剩余磨耗余量=5-|测量时最小负值|。通过设置外凸的弧形面以及内凹的弧形面,在测量时能够增加基座与制动盘的外侧面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对制动盘的测量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滑动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制动盘;2、基座;21、通孔;22、内径凸台;23、外径凸台;24、固定螺栓;25、滑槽;3、校对块;31、外径凸台停放座;32、内径凸台停放座;4、表座;41、滑块;42、穿孔;43、锁紧螺栓;44、让位槽;5、表头;51、探针;6、滑动调节组件;61、安装槽;62、齿条;63、调节螺栓;64、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包括校对块3、基座2、沿基座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基座2的表座4以及用于调节表座4位置的滑动调节组件6;表座4上安装有表头5,基座2上开设有通孔21,表头5的一端贯穿通孔21远离表座4的一端设置且安装有探针51;基座2远离表座4一侧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内径凸台22以及外径凸台23,内径凸台22与外径凸台23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弧形面以及内凹的弧形面;内径凸台2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为固定螺栓24。如图1和图2所示,校对块3包括外径凸台停放座31以及内径凸台停放座32。将主体部分自上而下对应摆放在校对块3上(内径凸台22-内径凸台停放座32,外径凸台23-外径凸台停放座31);待数值稳定后,按下表盘上的“ZERO”键完成校准工作。如图1和图2所示,表座4的两侧分别固接有滑块41,基座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25,两个滑块41分别沿基座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两个滑槽25。通过设置滑槽25,便于驱动表座4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表座4上开设有与通孔21连通的穿孔42,表头5的一端贯穿穿孔42设置,表座4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表头5进行固定的固定件,固定件为锁紧螺栓43,锁紧螺栓43螺纹连接于表座4,锁紧螺栓43远离其栓帽的一端抵接于表头5的一端侧壁。通过设置锁紧螺栓43,便于对表头5进行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滑动调节组件6包括开设于基座2顶部的安装槽61、固接于安装槽61内的齿条62以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表座4一侧的调节螺栓63;表座4的一侧开设有让位槽44,让位槽44内安装有齿轮64,齿轮64套设固定于调节螺栓63的侧壁;齿轮64与齿条62相啮合。当需要调节表座4的位置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栓63驱动齿轮64转动,此时齿轮64在齿条62的作用下带动表座4移动;通过设置滑动调节组件6,便于驱动表座4移动。工作原理:将内径凸台22(呈凸起状圆弧)和外径凸台23(呈凹陷状圆弧)分别放置在轮盘制动盘1的内、外磨耗刻度线的台阶上;缓缓转动调节螺栓63,使探针51由制动盘1内环至外环移动,在移动在过程中注意观察数据变化情况(此时表盘应显示负值,换算绝对值后,即为该制动盘1已磨耗数据),当显示最小负值时作好记录并换算为绝对值,该轮盘剩余磨耗余量=5-|测量时最小负值|。通过设置外凸的弧形面以及内凹的弧形面,在测量时能够增加基座2与制动盘1的外侧面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对制动盘1的测量精度。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对块(3)、基座(2)、沿基座(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基座(2)的表座(4)以及用于调节表座(4)位置的滑动调节组件(6);所述表座(4)上安装有表头(5),所述基座(2)上开设有通孔(21),所述表头(5)的一端贯穿通孔(21)远离表座(4)的一端设置且安装有探针(51);所述基座(2)远离表座(4)一侧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内径凸台(22)以及外径凸台(23),所述内径凸台(22)与外径凸台(23)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弧形面以及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内径凸台(2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对块(3)、基座(2)、沿基座(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基座(2)的表座(4)以及用于调节表座(4)位置的滑动调节组件(6);所述表座(4)上安装有表头(5),所述基座(2)上开设有通孔(21),所述表头(5)的一端贯穿通孔(21)远离表座(4)的一端设置且安装有探针(51);所述基座(2)远离表座(4)一侧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内径凸台(22)以及外径凸台(23),所述内径凸台(22)与外径凸台(23)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弧形面以及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内径凸台(2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座(4)的两侧分别固接有滑块(41),所述基座(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25),两个所述滑块(41)分别沿基座(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两个滑槽(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制动盘磨耗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固定螺栓(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李成蹊张钦田青青沈东东桂绍清韦成坤占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车辆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