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24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包括机架(1),以及可控制发动机缸盖与缸塞压装过程的控制单元,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可将缸盖(3)抬起定位的定位装置(4),可将定位后缸盖(3)夹紧的夹紧装置(5),以及可将缸塞(31)压装于缸盖(3)的压装装置(8),其中,所述定位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5)和所述压装装置(8)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通过自动化的压装缸盖与缸塞,解决了现有发动机缸塞压装过程的错漏装,以及产生的缸塞压装不合格等问题,提升了缸塞压装质量和检测准确率,提高发动机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的制造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缸塞压装技术主要是根据针对不同类型发动机定制化工具工装,依靠操作者人工手动或者半自动设备压装,压装是否合格也主要是操作者目视检查。尤其以碗型塞为主,因采用人工或半自动压装,缸塞的错漏装和压装不合格率较高,人工目视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很大的质量风险,同时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很大。发动机工作时,缸体内表面与高温燃气直接接触,其温度和压力都在频繁地变化,而且其瞬时值很高,给缸体腔内以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若缸盖的缸塞压装不合格或者错漏装,会导致发动机密封不良,导致发动机油水混合,造成发动机润滑不良,动力减弱,出现异响甚至零件损坏等,严重会导致活塞粘缸,烧瓦抱轴的机械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其通过自动化的压装缸盖与缸塞,解决了现有发动机缸塞压装过程的错漏装,以及产生的缸塞压装不合格等问题,提升了缸塞压装质量和检测准确率,提高发动机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包括机架,以及可控制发动机缸盖与缸塞压装过程的控制单元;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将缸盖抬起定位的定位装置,可将定位后缸盖夹紧的夹紧装置,以及可将缸塞压装于缸盖的压装装置,其中,所述定位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和所述压装装置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包括可向缸塞内涂胶的涂胶装置,以及可带动所述涂胶装置移动的横移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移装置为伺服滑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动力输出端的定位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可提供动力的第二驱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动力件底部的夹紧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涂胶装置为涂胶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可实时控制压装执行步骤的PLC控制器,以及可实时采集压装过程中压装数据的工控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定位缸盖的定位工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装装置包括第三驱动件,以及可判断压装是否合格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缸塞为碗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通过设置有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实现了对发动机缸盖的自动化定位与夹紧,通过设置涂胶装置和压装装置,实现了缸塞的涂胶与压装,其压装过程通过控制单元的自动化监控与定位,解决了现有发动机缸塞压装过程的错漏装,以及产生的缸塞压装不合格等问题,提升了缸塞压装质量和检测准确率,提高发动机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B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压装发动机压装的过程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包括机架1,以及可控制发动机缸盖与缸塞压装过程的控制单元;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可将缸盖3抬起定位的定位装置4,可将定位后缸盖3夹紧的夹紧装置5,以及可将缸塞31压装于缸盖3的压装装置8,其中,所述定位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5和所述压装装置8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本技术的上述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通过设置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实现了对发动机缸盖的自动化定位与夹紧,通过设置涂胶装置和压装装置,实现了缸塞的涂胶与压装,其压装过程通过控制单元的自动化监控与定位,解决了现有发动机缸塞压装过程的错漏装,以及产生的缸塞压装不合格等问题,提升了缸塞压装质量和检测准确率,提高发动机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如图4所示,另外,为了方便涂胶装置6的定位,该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进一步包括可向缸塞31内涂胶的涂胶装置6,以及可带动所述涂胶装置6移动的横移装置7。该所述横移装置7为伺服滑台。该横移装置7包括一个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可为电机、液压缸等,对该驱动结构的具体类型不做要求,仅要求其可提供横向动力即可。另外,该横移装置7还包括连接于驱动结构的定位结构,驱动结构驱动涂胶装置6在定位结构上移动,以方便将涂胶装置6移动到缸盖3的定位处。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动力输出端的定位杆。该第一驱动件可为电机、液压缸、气缸等可提供线性动力的结构,而该定位杆优选为螺杆,通过第一驱动件提供动力,缸盖可沿定位杆实现抬起并定位。另外,所述夹紧装置5包括可提供动力的第二驱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动力件底部的夹紧头。该第二驱动件也可为电机、液压缸、气缸等可提供线性动力的动力结构,而夹紧头优选为具有在接触到缸盖时可面接触缸盖的夹紧件,检测缸盖抬起定位到位后,夹紧缸盖,防止压装过程中缸盖受力移动,导致压装缸塞的不合格。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涂胶装置6优选为涂胶枪。使用涂胶枪用于涂胶的好处在于,因缸塞结构较小,涂胶枪的枪头设计能更好的对准与定位缸塞。结合图6所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可实时控制压装执行步骤的PLC控制器,以及可实时采集压装过程中压装数据的工控机。工控机上有接收来自缸塞压装过程数据的软件,可存储每个工件的压装过程数据,压力、位移、波形、缸体零件号及压装日期等信息,保存到工控机上,实现了发动机缸盖碗型塞压装过程数据的质量追溯。PLC控制器可控制本技术装置的各个动作的执行,通过与上述压机结构装置和工控机的通讯,读取缸塞的压装过程数据,判断碗型塞的压装是否合格,同时将结果存储在工控机上,方便缸盖缸塞压装质量的查询和追溯。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可定位缸盖的定位工位。在工作时,将缸盖3抬起至定位工位上定位,并在该定位工位上完成压装过程。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压装装置8包括第三驱动件,以及可判断压装是否合格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该第三驱动件可为电机、液压缸、气缸等可提供线性动力的动力结构。作为一种优选,上述所述缸塞为碗型。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缸盖碗型塞压装过程实时压力和位移的检测,代替现有技术的人工压装和目视检测,降低了人工检测出错率以及疲劳作业,同时通过使用控制单元实时检测压装过程,并且检测结果可以存储到工控机上,可以对后期质量数据分析和追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包括机架(1),以及可控制发动机缸盖与缸塞压装过程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可将缸盖(3)抬起定位的定位装置(4),可将定位后缸盖(3)夹紧的夹紧装置(5),以及可将缸塞(31)压装于缸盖(3)的压装装置(8),其中,所述定位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5)和所述压装装置(8)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包括机架(1),以及可控制发动机缸盖与缸塞压装过程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可将缸盖(3)抬起定位的定位装置(4),可将定位后缸盖(3)夹紧的夹紧装置(5),以及可将缸塞(31)压装于缸盖(3)的压装装置(8),其中,所述定位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5)和所述压装装置(8)均电性连接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可向缸塞(31)内涂胶的涂胶装置(6),以及可带动所述涂胶装置(6)移动的横移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装置(7)为伺服滑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的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动力输出端的定位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成伟王波李炎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