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偏光LED透镜及LED透镜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23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偏光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中部凹陷形成用于容纳LED光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构成入光面,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在容纳腔的一侧还凹陷形成有长槽,所述长槽靠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壁被设置为全反射面,所述透镜主体的顶面凸起形成有对应衔接的曲面凸罩和凸台,所述曲面凸罩的外表面与所述凸台的顶端面共同构成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斜平面以及与斜平面相衔接且沿所述透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一自由曲面;所述曲面凸罩的外表面被设置为沿所述透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二自由曲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的避免眩光,提高路面照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偏光LED透镜及LED透镜模组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LED灯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偏光LED透镜及LED透镜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路灯为了满足路面照明需求,需要对灯光照射的方向进行调整集中至道路的行进方向上,因此路灯多采用配光曲线为“蝙蝠翼”型的对称出光结构,将对称出光结构设置成与道路行进方向相同,并将LED光源置于对称出光结构的中部,通过两侧对称结构对光的折射,使得出光集中分布在路面上,同时在垂直于道路行进方向上采用偏光结构设计,保证路边也有足够的光线照射,消除行车驾驶隐患。但由于对称出光结构的出光强度不均匀,存在中间光线弱两边光线强的情况,使得光斑分布不均匀,容易引起眩光并造成路面条纹状光斑分布,影响路灯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偏光LED透镜,能够消除眩光,提高路面照射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透镜模组,能够消除眩光,提高路面照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偏光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中部凹陷形成用于容纳LED光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构成入光面,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在容纳腔的一侧还凹陷形成有长槽,所述长槽靠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壁被设置为对自LED光源射来的光线进行全反射的全反射面,所述透镜主体的顶面在正对容纳腔和长槽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对应衔接的曲面凸罩和凸台,所述曲面凸罩的外表面与所述凸台的顶端面共同构成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设置于靠长槽一侧且向容纳腔内部倾斜的斜平面以及与所述斜平面相衔接且沿所述透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一自由曲面;所述曲面凸罩的外表面被设置为沿所述透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二自由曲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自由曲面的顶点相对于所述透镜主体长度方向的长轴的中垂面偏移有第一预定间距,所述第二自由曲面的顶点相对于所述透镜主体宽度方向的宽轴的中垂面偏移有第二预定间距。进一步地,所述斜平面与所述第一自由曲面的衔接线的最高点形成所述容纳腔的顶点,所述容纳腔的顶点相对于所述容纳腔长度方向的长轴的中垂面偏移有第三预定间距。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长度方向的长轴中点相对于所述透镜主体长轴的中垂面偏移有第四预定间距,且所述容纳腔长轴中点相对于所述透镜主体的长轴的中垂面偏移的方向与所述容纳腔顶点相对于所述容纳腔长轴的中垂面偏移的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全反射面朝向远离所述容纳腔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全反射面为部分圆柱面。进一步地,所述透镜主体底面中部先凹陷形成用于固定安装所述LED光源的固定槽,在所述固定槽的槽底壁上进一步凹陷形成所述容纳腔。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ED透镜模组,由若干个矩阵排列的双偏光LED透镜组合形成,所述双偏光LED透镜为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双偏光LED透镜。进一步地,所述LED透镜模组还包括基板,所述双偏光LED透镜均矩阵式分布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基板一体成型而成。进一步地,位于同一行的双偏光LED透镜的凸台依次衔接形成长条且全反射面也对应连为一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在透镜主体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一自由曲面与第二自由曲面,光线经由第一自由曲面进行折射,再经第二自由曲面折射出光,能够使光线集中均匀的分布在道路行进方向上,并且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到路边,从而在保证满足路面照射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眩光,提高路面照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偏光LED透镜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偏光LED透镜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双偏光LED透镜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沿透镜主体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光路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双偏光LED透镜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的沿透镜主体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光路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LED透镜模组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偏光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1,所述透镜主体1的底面中部凹陷形成用于容纳LED光源30的容纳腔10,所述容纳腔10的腔壁构成入光面14,所述透镜主体1底面在容纳腔10的一侧还凹陷形成有长槽16,所述长槽16靠所述容纳腔10的一侧壁被设置为对自LED光源30射来的光线进行全反射的的全反射面161,所述透镜主体1的顶面在正对容纳腔10和长槽16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对应衔接的曲面凸罩121和凸台123,所述曲面凸罩121的外表面与所述凸台123的顶端面共同构成出光面12,所述入光面14包括设置于靠长槽16一侧且向容纳腔10内部倾斜的斜平面141以及与所述斜平面141相衔接且沿所述透镜主体1的长度方向L与宽度方向D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一自由曲面143;所述曲面凸罩121的外表面被设置为沿所述透镜主体1的长度方向L与宽度方向D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二自由曲面12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在透镜主体1长度方向L与宽度方向D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一自由曲面143与第二自由曲面1210,光线经由第一自由曲面143进行折射,再经第二自由曲面1210折射出光,能够使光线集中均匀的分布在道路行进方向上,并且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到路边,从而在保证满足路面照射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眩光,提高路面照射效果。如图2-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自由曲面1210的顶点P1相对于所述透镜主体1长度方向L的长轴的中垂面S1偏移有第一预定间距A1,所述第二自由曲面1210的顶点P1相对于所述透镜主体1宽度方向D的宽轴的中垂面S2偏移有第二预定间距A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自由曲面1210的顶点P1偏移透镜主体1长轴的中垂面S1第一预定间距A1,并偏移透镜主体1宽轴的中垂面S2第二预定间距A2,从而使得经过第二自由曲面1210出射的光线在透镜主体1的长度方向L与宽度方向D上得到偏折,有效消除眩光,提升出光效果。如图3-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斜平面141与所述第一自由曲面143的衔接线的最高点形成所述容纳腔10的顶点P2,所述容纳腔10的顶点P2相对于所述容纳腔1长度方向L的长轴的中垂面S3偏移有第三预定间距A3。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容纳腔10的顶点P2相对于容纳腔10长轴的中垂面S3偏移第三预定间距A3,能够很好的将光线折射至出光面12上,使光线集中均匀的出射。在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10长度方向L的长轴中点P3相对于所述透镜主体长轴的中垂面S1偏移有第四预定间距A4,且所述容纳腔10长轴中点P3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偏光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中部凹陷形成用于容纳LED光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构成入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在容纳腔的一侧还凹陷形成有长槽,所述长槽靠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壁被设置为对自LED光源射来的光线进行全反射的全反射面,所述透镜主体的顶面在正对容纳腔和长槽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对应衔接的曲面凸罩和凸台,所述曲面凸罩的外表面与所述凸台的顶端面共同构成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设置于靠长槽一侧且向容纳腔内部倾斜的斜平面以及与所述斜平面相衔接且沿所述透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一自由曲面;所述曲面凸罩的外表面被设置为沿所述透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二自由曲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偏光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中部凹陷形成用于容纳LED光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构成入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在容纳腔的一侧还凹陷形成有长槽,所述长槽靠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壁被设置为对自LED光源射来的光线进行全反射的全反射面,所述透镜主体的顶面在正对容纳腔和长槽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对应衔接的曲面凸罩和凸台,所述曲面凸罩的外表面与所述凸台的顶端面共同构成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设置于靠长槽一侧且向容纳腔内部倾斜的斜平面以及与所述斜平面相衔接且沿所述透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一自由曲面;所述曲面凸罩的外表面被设置为沿所述透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均呈偏光特性的第二自由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偏光LED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由曲面的顶点相对于所述透镜主体长度方向的长轴的中垂面偏移有第一预定间距,所述第二自由曲面的顶点相对于所述透镜主体宽度方向的宽轴的中垂面偏移有第二预定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偏光LED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平面与所述第一自由曲面的衔接线的最高点形成所述容纳腔的顶点,所述容纳腔的顶点相对于所述容纳腔长度方向的长轴的中垂面偏移有第三预定间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斌王小飞陈少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克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