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68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盖和下层盖,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的内部凹陷配合形成一个空腔,所述上层盖的上表面均匀的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液口,所述导液口呈锥形,所述导液口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下层盖的表面嵌接有第一金属网,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形成的空腔中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第二金属网、过滤膜和过滤膜托板,所述第二金属网和过滤膜托板将过滤膜夹紧,所述第二金属网下表面的四周边缘设有突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平板式的过滤装置实现固液分离的过滤,通过过滤层与上层盖结构的设计防止了过滤膜的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
,具体领域为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过滤的原理就是在过滤介质的两边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不容的悬浮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形成滤饼,而溶剂、可溶性物质及部分小于过滤介质空袭的微粒可通过滤饼和过滤介质形成清滤液,进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工业生产的水处理中对过滤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精密度、过滤的稳定性等,为了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大多采用浸没式的过滤装置,但传统的过滤装置往往需要配合压力装置,且占地面积比较大,运行成本比较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盖和下层盖,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的内部凹陷配合形成一个空腔,所述上层盖的上表面均匀的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液口,所述导液口呈锥形,所述导液口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下层盖的表面嵌接有第一金属网,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形成的空腔中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第二金属网、过滤膜和过滤膜托板,所述第二金属网和过滤膜托板将过滤膜夹紧,所述第二金属网下表面的四周边缘设有突起,所述过滤膜托板上表面的四周开设有配合突起使用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呈正方形,所述过滤膜托板的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台形突起,所述过滤膜托板的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台形突起与第一通孔交错排列,且所述台形突起均与导液口的位置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均为过滤网,所述第一金属网的网孔数小于第二金属网的网孔数。优选的,所述过滤膜为一种微孔过滤膜。优选的,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表面的四角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钢筋。优选的,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为PVC材质。优选的,所述过滤层卡接在上层盖和下层盖之间的空腔内,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的右侧壁对称的开设有供过滤层通过的第二通槽,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的左侧壁对称的开设有供过滤层卡接的第二卡槽。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层盖和下层盖的配合形成一个平板式的过滤装置,通过过滤层中设有的过滤膜实现过滤,同时通过过滤层内过滤膜托板和上层盖结构相配合,有效的防止了过滤膜在水压作用下仪破损的问题,通过加快液体的流速,提高过滤效果。本技术通过平板式的过滤装置实现固液分离的过滤,通过过滤层与上层盖结构的设计防止了过滤膜的破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例1下层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例1第二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例1过滤膜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例1钢筋和第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例2第二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例2弧形凹槽和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上层盖、102-下层盖、103-第一通槽、104-导液口、105-第一金属网、2-过滤层、201-第二金属网、202-过滤膜、203-过滤膜托板、204-突起、205-第一卡槽、206-台形突起、207-第一通孔、301-第二通孔、302-钢筋、401-第二通槽、402-第二卡槽、5-弧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通过螺栓对称固定,上层盖101与下层盖1012固定后的总高度为10cm,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的横截面积可以依据具体使用的环境调整,所述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的内部凹陷配合形成一个空腔,所述上层盖101的上表面均匀的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槽103,所述第一通槽103呈正方形,所述第一通槽10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液口104,所述导液口104呈锥形,所述导液口104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本技术浸没在需要过滤的液体容器中时,液体通过导液口时因为通过的横截面积变小,在压强的作用下流速变快,所述下层盖102的表面嵌接有第一金属网105,所述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形成的空腔中设有过滤层2,液体从上层盖101上的第一通槽103进入,通过过滤层2后,从下层盖102的第一金属网缝隙流出;请参阅图3-4,所述过滤层2包括第二金属网201、过滤膜202和过滤膜托板203,所述第二金属网201和过滤膜托板203将过滤膜202夹紧,所述第二金属网201下表面的四周边缘设有突起204,所述过滤膜托板203上表面的四周开设有配合突起204使用的第一卡槽205,所述第一卡槽205呈正方形,突起204将过滤膜的四周固定在第一卡槽内,所述过滤膜托板203的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台形突起206,台形突起206呈圆台形高度为4mm,所述过滤膜托板203的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07,所述台形突起206与第一通孔207交错排列,且所述台形突起206均与导液口104的位置对应,从导液口进入的液体通过过滤膜202时在压强的作用下使过滤膜202发生形变,传统的过滤膜托板表面凹凸不平,很容易使过滤膜破裂,本技术中的台形突起206与导液口104对应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导液口104下端开口处的过滤膜202的形变范围,保护了过滤膜202,液体从第二金属网的孔隙中流入,经过过滤网过滤后从第一通孔中流出。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金属网105和第二金属网201均为过滤网,所述第一金属网105的网孔数小于第二金属网201的网孔数,第一金属网105和第二金属网201起一定的过滤除杂的作用,具体的网孔数目可以依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具体而言,所述过滤膜202为一种微孔过滤膜,微孔过滤膜的过滤精度更高。请参阅图5,具体而言,所述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表面的四角处开设有第二通孔301,所述第二通孔301内固定连接有钢筋302,本技术可以通过钢筋302与使用环境固定,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具体而言,所述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为PVC材质,PVC材质提高本技术的实用寿命,防止被腐蚀。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上层盖101开设的第一通槽103配合锥形的导液口104不需要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压力实现快速的流动过滤,通过过滤层2实现固液分离,通过台形突起206与导液口104对应的位置设置,防止了过滤膜202在水流压力下造成破损,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的内部凹陷配合形成一个空腔,所述上层盖(101)的上表面均匀的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槽(103),所述第一通槽(103)呈菱形,所述第一通槽(10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液口(104),所述导液口(104)呈锥形,所述导液口(104)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下层盖(102)的表面嵌接有第一金属网(105),所述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形成的空腔中设有过滤层(2);/n所述过滤层(2)包括第二金属网(201)、过滤膜(202)和过滤膜托板(203),所述第二金属网(201)和过滤膜托板(203)将过滤膜(202)夹紧,所述第二金属网(201)下表面的四周边缘设有突起(204),所述过滤膜托板(203)上表面的四周开设有配合突起(204)使用的第一卡槽(205),所述第一卡槽(205)呈正方形,所述过滤膜托板(203)的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台形突起(206),所述过滤膜托板(203)的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07),所述台形突起(206)与第一通孔(207)交错排列,且所述台形突起(206)均与导液口(104)的位置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没式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的内部凹陷配合形成一个空腔,所述上层盖(101)的上表面均匀的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槽(103),所述第一通槽(103)呈菱形,所述第一通槽(10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液口(104),所述导液口(104)呈锥形,所述导液口(104)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下层盖(102)的表面嵌接有第一金属网(105),所述上层盖(101)和下层盖(102)形成的空腔中设有过滤层(2);
所述过滤层(2)包括第二金属网(201)、过滤膜(202)和过滤膜托板(203),所述第二金属网(201)和过滤膜托板(203)将过滤膜(202)夹紧,所述第二金属网(201)下表面的四周边缘设有突起(204),所述过滤膜托板(203)上表面的四周开设有配合突起(204)使用的第一卡槽(205),所述第一卡槽(205)呈正方形,所述过滤膜托板(203)的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台形突起(206),所述过滤膜托板(203)的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07),所述台形突起(206)与第一通孔(207)交错排列,且所述台形突起(206)均与导液口(104)的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秀金冯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沃威沃水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