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祥专利>正文

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667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和水平设置在过滤箱内且将过滤箱内腔分为下过滤腔和上过滤腔的隔离活塞,上过滤腔内设有用于驱动隔离活塞的驱动杆;下过滤腔内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与过滤箱固定的过滤罐,过滤箱连接有排渣管;过滤罐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入水腔和出水腔,入水腔的顶部设有与下过滤腔连通的开口,开口处安装第一过滤网;出水腔下部连通有延伸至过滤箱外的出水管,出水腔内设有可转动的出渣筒,出渣筒的一端通过排水管与入水腔连通,另一端设有出渣口,出渣筒位于出水腔内的端部筒壁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清洁作用,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装置易堵塞且杂质不易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消防、绿化等污水处理装置多用于过滤树叶、垃圾等污染物,在处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过滤装置堵塞,会大大降低过滤的效率,造成人力、物力等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目前的水处理的一级处理装置效果较差,主要通过设置过滤层实现进行处理,而过滤层容易堵塞,需要定期清理或更换,耗时费力且阻断污水处理,效率低下,并且杂质不易排出,缺少自清洁功能。现有的处理设备的过滤处理设备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容易发生污泥堆积导致设备停机的故障。另外,污水在污水预处理过程中,通过格栅拦截的杂物会聚集并堵塞于格栅上,导致水流的通过效率降低,影响处理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在对污水过滤处理过程中,可实现过滤层的自清洁,解决了过滤装置易堵塞且杂质不易排出的问题,便于使用和后期维护。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和水平设置在过滤箱内且将过滤箱内腔分为下过滤腔和上过滤腔的隔离活塞,上过滤腔内设有竖向贯穿上过滤腔且连接气缸或推杆并用于驱动隔离活塞上下移动的驱动杆;下过滤腔内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与过滤箱固定的过滤罐,过滤箱与过滤罐之间形成排渣通道,过滤箱在排渣通道的底部连接有排渣管;过滤罐内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将过滤罐分隔成上下分布的入水腔和出水腔,入水腔的顶部设置有与下过滤腔连通的开口,开口处安装第一过滤网;出水腔下部连通有延伸至过滤箱外的出水管,出水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出渣筒,出渣筒的一端通过排水管与入水腔连通,另一端设有出渣口且向下倾斜穿过过滤罐并延伸至过滤箱外,出渣筒位于出水腔内的端部筒壁安装有第二过滤网。过滤箱体为载体,河水、污水进入后,驱动杆带动隔离活塞向下运动,在高压的作用下,将下过滤腔体中的水经第一过滤网压入过滤罐内,污水中的大块杂质被第一过滤网拦截,并在后续污水的冲刷作用下落至底部排渣管,由排渣管排出。进入入水腔的水流则通过排水管进入出渣筒内,经第二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后进入出水腔内,最后从出水管排出。在初步过滤和二次过滤过程中,被拦截的杂质都可及时脱离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避免杂质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聚集造成堵塞,并且杂质易排出。进一步的,隔离活塞上分布有用于连通下过滤腔与上过滤腔的过水口,在隔离活塞下表面铰接有位于过水口下方且用于打开或封闭过水口的第一单向挡板,在第一单向挡板与隔离活塞下表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过滤箱在上过滤腔内通过开设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在进水口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封闭进水管端口的第二单向板,在第二单向板与过滤箱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隔离活塞上过水口通过第一单向板板和第一复位弹簧作用,在隔离活塞运动中不断将上过滤腔内水压入下过滤腔内进行过滤处理,而过滤箱上进水口通过第二单向板和第二复位弹簧配合,在隔离活塞的运动中不断将进水管内的水压入第一过滤腔内,保证水流不断进行过滤。作为优选,排水管伸入出渣筒的端部封闭且排水管伸入出渣筒的管壁上开设均匀分布且指向第二过滤网的喷嘴。排水管上设置喷嘴,有利于进入出渣筒内的水流及时过滤进入出水腔内,喷嘴形成的一定的喷射压力,可以将水流经第二过滤网压入出水腔内,避免水流经出渣通排出,同时喷嘴喷射的压力可以对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洁,使依附于第二过滤网上的杂质掉落并落至排渣管。进一步的,出渣筒倾斜安装在过滤箱内且倾斜的角度为20°~30°。出渣筒在该角度范围内可保证杂质在出渣筒转动时顺利排出。进一步的,过滤箱的下过滤腔呈漏斗形,排渣管连接于漏斗形的底部,且排渣管上设置有阀门。过滤箱的下过滤腔呈漏斗形,将第一过滤网过滤的杂物沿着漏斗形的内部下落至下过滤腔底部并进入排渣管内收集,通过阀门可排除沉积的杂质。作为优选,进水管连接有进水预处理单元,进水预处理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一个格栅,格栅沿着水流方向包括过滤通道和收集腔,过滤通道沿着水流的方向宽度依次变小,收集腔从腔口到腔底宽度依次变大,过滤通道与收集腔腔口的连接部位呈缩口结构。过滤通道和收集腔的腔口部位整体形成一个缩口结构,即连接处的宽度最小,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倾斜布置的过滤通道的侧壁具有导向作用,在水流的带动下,大尺寸杂物通过过滤通道进入到收集腔中,由于收集腔口小底大的结构以及水流的作用,杂物进入收集腔后即无法溢出,实现收集。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格栅底部且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的杂物输送带。通过杂物输送带可以将收集腔底部的杂物运输出来,实现大尺寸杂物的自动收集,防止杂物堆积影响过滤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设置隔离活塞,在隔离活塞上行时,由于下过滤腔体为负压,从而将附着在第一过滤网外表面的杂物与该外表面分离,从而实现第一过滤网的自清洁作用。二、污水在经过第二过滤网过滤时,控制出渣筒转动,由于出渣筒向下倾斜,被拦截在出渣筒内的颗粒杂质将沿出渣筒内壁下滑从出渣口排出,喷嘴可对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洁。本技术初步过滤和二次过滤过程中,被拦截的杂质都可及时脱离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避免杂质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聚集造成堵塞,并且杂质易排出。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进水预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过滤箱,2、隔离活塞,3、上过滤腔,4、下过滤腔,5、驱动杆,6、过滤罐,7、排渣管,8、隔板,9、入水腔,10、出水腔,11、第一过滤网,12、出水管,13、排渣筒,14、排水管,15、排渣口,16、第二过滤网,17、过水口,18、第一单向板,19、第一复位弹簧,20、进水口,21、进水管,22、第二单向板,23、第二复位弹簧,24、喷嘴,25、阀门,26、气缸,27、格栅,28、过滤通道,29、收集腔,30、缩口,31、杂物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实施例1: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1和水平设置在过滤箱1内且将过滤箱1内腔分为下过滤腔4和上过滤腔3的隔离活塞2。上过滤腔3内设有竖向贯穿上过滤腔3且连接气缸26或推杆并用于驱动隔离活塞2上下移动的驱动杆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杆5通过气缸26驱动,带动隔离活塞2实现上下位移。下过滤腔4内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与过滤箱1固定的过滤罐6,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罐6为球形过滤罐,其外壁不易积累杂质,过滤箱1与过滤罐6之间形成排渣通道,过滤箱1在排渣通道的底部连接有排渣管,7为了便于杂质收集,过滤箱1的下过滤腔4呈漏斗形,排渣管7连接于漏斗形的底部,且排渣管7上设置有阀门25。过滤罐6内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和水平设置在过滤箱内且将过滤箱内腔分为下过滤腔和上过滤腔的隔离活塞,/n上过滤腔内设有竖向贯穿上过滤腔且连接气缸或推杆并用于驱动隔离活塞上下移动的驱动杆;/n下过滤腔内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与过滤箱固定的过滤罐,过滤箱与过滤罐之间形成排渣通道,过滤箱在排渣通道的底部连接有排渣管;过滤罐内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将过滤罐分隔成上下分布的入水腔和出水腔,入水腔的顶部设置有与下过滤腔连通的开口,开口处安装第一过滤网;出水腔下部连通有延伸至过滤箱外的出水管,出水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出渣筒,出渣筒的一端通过排水管与入水腔连通,另一端设有出渣口且向下倾斜穿过过滤罐并延伸至过滤箱外,出渣筒位于出水腔内的端部筒壁安装有第二过滤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和水平设置在过滤箱内且将过滤箱内腔分为下过滤腔和上过滤腔的隔离活塞,
上过滤腔内设有竖向贯穿上过滤腔且连接气缸或推杆并用于驱动隔离活塞上下移动的驱动杆;
下过滤腔内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与过滤箱固定的过滤罐,过滤箱与过滤罐之间形成排渣通道,过滤箱在排渣通道的底部连接有排渣管;过滤罐内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将过滤罐分隔成上下分布的入水腔和出水腔,入水腔的顶部设置有与下过滤腔连通的开口,开口处安装第一过滤网;出水腔下部连通有延伸至过滤箱外的出水管,出水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出渣筒,出渣筒的一端通过排水管与入水腔连通,另一端设有出渣口且向下倾斜穿过过滤罐并延伸至过滤箱外,出渣筒位于出水腔内的端部筒壁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活塞上分布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