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65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过滤设备,所述过滤机组包括多个罐体、上水管、下水管和排污管,所述上水管设置于罐体上端,所述下水管设置于罐体下端,所述排污管和上水管平行设置于罐体上端,所述过滤机组前端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罐体上部中心设置有上水口,所述罐体下部中心设置有下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效过滤设备采用独特的布水装置和集水装置,使得在整个过滤过程水流呈层状流下,过滤砂床平面在过滤过程中始终平整,出水水质稳定,机组之间的合理布局,使其拥有独特的自动反冲洗阀,过滤罐的反冲洗不是同时进行,而是在系统正常运转情况下,逐个轮流反冲洗,不需要考虑设置反冲洗水泵,极大的增加了效率和滤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过滤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过滤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过滤设备一般是利用石英砂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的石英砂过滤,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微生物、氯、嗅味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最终达到降低水浊度、净化水质效果一种过滤设备,广泛应用于纯水、食品饮料水、矿泉水和电子、印染、造纸、化工行业水质的预处理及工业污水二级处理后的过滤,对于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体、泥沙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效过滤设备,将多个罐体组合在一起,结构紧凑,可以根据需求定制罐体的大小,系统拥有独特的自动反冲洗阀,砂过滤罐的反冲洗不是同时进行,而是在系统正常运转情况下,逐个轮流反冲洗,不需要考虑设置反冲洗水泵,实现反洗和水洗互不冲突,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净水效率,较少了时间的浪费,一种高效过滤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水流量进行随机组合,可直线布置,也可以矩形布置,每组之间通过波纹软管相接,消除了安装时每组连接管之间有误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过滤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过滤设备,包括多个过滤机组,所述过滤机组包括多个罐体、上水管、下水管和排污管,所述上水管设置于罐体上端,所述下水管设置于罐体下端,所述排污管和上水管平行设置于罐体上端,所述过滤机组前端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罐体上部中心设置有上水口,所述罐体下部中心设置有下水口;所述上水管和每个罐体的上水口连通,所述排污管和每个罐体的上水管连通,所述下水管和每个罐体的下水口连通。上述上水管、下水管和排污管将每个罐体连接成一个过滤机组,多个过滤机组又形成一种高效过滤设备,这样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水流量进行随机组合,可直线布置,也可以矩形布置,可以实现根据需求定制,每组之间通过波纹软管相接,消除了安装时每组连接管之间有误差的问题。各个部件通过电控箱电控箱控制,可以实现较高程度的自动化过滤,减少了人工,节约了经费。各个罐体通过合理装配,可以实现指定罐体进行清洗的时候,不影响其它罐体正常过滤,即反洗过程和过滤过程同时进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过滤出效率。当正常过滤时,关闭排污管,打开上水管和下水管,源水通过上水管进入每个罐体内,过滤完成后从下水管排出,得到净化后的水。反洗时,电控箱关闭下水口、打开排污管,源水从上水口进入罐体中,源水满溢罐体时会从排污管流出达到反洗目的。所述上水管和每个上水口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排污管和每个上水口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下水管和每个下水口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所述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和电控箱电信连接。上述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和电控箱电信连接,实现一种高效过滤设备的自运营,即电控箱可以控制阀门开关,自动进入过滤状态或反洗状态。所述上水口处设置有上压力表,所述下水口处设置有下压力表,所述上压力表、下压力表和电控箱电信连接。上压力表、下压力表的设置可以检测每个罐体之间的压差值,当压差值大于设定值时,电控箱自动控制进入特定罐体的反洗状态,也是保护设备的重要装置。当某个罐体的上压力表、下压力表显示该罐体的压差值大于或者小于设定的压差值时,电控箱自动开启该罐体的反洗过程。所述罐体内部上端设置有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孔,所述布水板上端设置有丝网。当源水进入罐体时,如果不分散水量,源水的下压力集中作用于罐内过滤沙的中心,会使过滤沙的中心凹陷,中心位置的过滤沙因为沙层变薄而过滤作用降低,周围的过滤沙因为接触不到源水而起不到滤水作用,布水板和布水孔的结构将进入罐体的源水分散,使源水均匀分布于过滤沙上面,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丝网可以拦截一部分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罐体,防止集水器堵塞;反洗启动时,过滤沙有很大一部分会被一起带出排污管,需要人工定时给罐体充入过滤沙,造成人力和过滤沙的浪费,丝网则可以将较多过滤沙截留在罐体内,减少补给过滤沙的频率,减少过滤沙和人力的浪费。所述罐体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人孔,所述罐体下部一侧设置有卸料手孔。当罐体内的过滤沙中的杂质多到难以达到净化标准时,可以配合进料人孔和卸料手孔进行更换过滤沙,或当罐体内的过滤沙在反洗多次后损失较多时,可以配合进料人孔进行补给。所述罐体内部下端设置有多个集水器。集水器均匀的布置于罐体内部下端,可以将过滤沙净化后的水收集流入下水口内,又可以将过滤沙挡在集水器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高效过滤设备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水流量进行随机组合,可直线布置,也可以矩形布置,可以实现根据需求定制。2、各个罐体通过合理装配,可以实现指定罐体进行清洗的时候,不影响其它罐体正常过滤,即反洗过程和过滤过程同时进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过滤出效率。3、布水板和布水孔的结构将进入罐体的源水分散,使源水均匀分布于过滤沙上面,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丝网可以拦截一部分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罐体,防止集水器堵塞,反洗时丝网还可以将较多过滤沙截留在罐体内,减少补给过滤沙的频率,减少过滤沙和人力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过滤设备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过滤设备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过滤设备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布水板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丝网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过滤机组;2、罐体;3、上水管;4、下水管;5、排污管;6、电控箱;7、上水口;8、下水口;9、第一电动阀门;10、第二电动阀门;11、第三电动阀门;12、上压力表;13、下压力表;14、布水板;15、布水孔;16、丝网;17、进料人孔;18、卸料手孔;19、集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一种高效过滤设备,包括多个过滤机组1,过滤机组1包括多个罐体2、上水管3、下水管4和排污管5,罐体2用于提供给源水净化一个空间,上水管3用于将源水引入罐体2中,下水管4用于将净化完成后的水导出,排污管5用于将净化完成后留于罐体2中杂质排出,上水管3设置于罐体2上端,下水管4设置于罐体2下端,排污管5和上水管3平行设置于罐体2上端,过滤机组1前端设置有电控箱6,电控箱6用于控制一种高效过滤设备的运行,罐体2上部中心设置有上水口7,上水口7用于将上水管3、排污管5和罐体2连通,罐体2下部中心设置有下水口8,下水口8用于将下水管4和罐体2连通;上水管3和每个罐体2的上水口7连通,排污管5和每个罐体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过滤设备,包括多个过滤机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组(1)包括多个罐体(2)、上水管(3)、下水管(4)和排污管(5),所述上水管(3)设置于罐体(2)上端,所述下水管(4)设置于罐体(2)下端,所述排污管(5)和上水管(3)平行设置于罐体(2)上端,所述过滤机组(1)前端设置有电控箱(6),所述罐体(2)上部中心设置有上水口(7),所述罐体(2)下部中心设置有下水口(8);/n所述上水管(3)和每个罐体(2)的上水口(7)连通,所述排污管(5)和每个罐体(2)的上水管(3)连通,所述下水管(4)和每个罐体(2)的下水口(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过滤设备,包括多个过滤机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组(1)包括多个罐体(2)、上水管(3)、下水管(4)和排污管(5),所述上水管(3)设置于罐体(2)上端,所述下水管(4)设置于罐体(2)下端,所述排污管(5)和上水管(3)平行设置于罐体(2)上端,所述过滤机组(1)前端设置有电控箱(6),所述罐体(2)上部中心设置有上水口(7),所述罐体(2)下部中心设置有下水口(8);
所述上水管(3)和每个罐体(2)的上水口(7)连通,所述排污管(5)和每个罐体(2)的上水管(3)连通,所述下水管(4)和每个罐体(2)的下水口(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管(3)和每个上水口(7)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9),所述排污管(5)和每个上水口(7)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10),所述下水管(4)和每个下水口(8)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梅唐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碧瑞达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