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63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包括滑轨座、托板、连接头、气缸和连接块,气缸的伸缩气杆穿过连接块、并与连接头连接,连接头远离气缸的一端与滑轨座固定在一起,托板上固定有滑轨,滑轨座与滑轨滑动连接,连接块与滑轨座固定连接;连接块固定在变速箱翻转机的框架焊件上,托板设于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V型块的下方,V型块中设有定位销轴,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与气缸采样相同的气源,当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夹住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壳体吊耳时,托板被伸缩气杆推出,托板托住所V型块的下端面,带动V型块一起翻转。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夹爪夹持壳体吊耳进行翻箱转线时,防止齿轮轴变壳组件中的定位销轴掉落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变速箱的变壳及轴齿转线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装有啮合好的齿轮轴变壳组件使用变速箱翻转机进行翻转后转移至装配线体装配。目前采用的方式是通过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直接夹持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壳体吊耳进行翻箱转线。由于齿轮轴变壳组件上设有V型块,V型块中设有4根定位销轴,在夹爪夹持壳体吊耳进行翻箱转线时,这4根定位销轴会被拔出而掉落至地面,一方面,员工容易被掉落在地面上的定位销轴绊倒,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定位销轴会磨损报废,导致齿轮轴变壳组件需重新拆卸并组装,影响装配线生产节拍和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以在夹爪夹持壳体吊耳进行翻箱转线时,防止齿轮轴变壳组件中的定位销轴掉落地面。一种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包括滑轨座、托板、连接头、气缸和连接块,所述气缸的伸缩气杆穿过所述连接块、并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头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滑轨座固定在一起,所述托板上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座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轨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固定在变速箱翻转机的框架焊件上,所述托板设于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V型块的下方,所述V型块中设有定位销轴,所述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与所述气缸采样相同的气源,当所述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夹住所述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壳体吊耳时,所述托板被所述伸缩气杆推出,所述托板托住所述V型块的下端面,带动所述V型块一起翻转。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通过连接块将该防脱落装置固定在变速箱翻转机的框架焊件上,且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与气缸采样相同的气源,当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夹住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壳体吊耳时,气缸同步工作,托板被伸缩气杆推出,使托板托住V型块的下端面,带动V型块一起翻转,从而使得V型块中的定位销轴也能够一起翻转,能够有效防止定位销轴掉落地面,且该防脱落装置安装方便,实现成本低。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包括水平板、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第一竖直板组成L型结构,所述第二竖直板分别与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第一竖直板垂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框架焊件上的安装孔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中间设有供所述伸缩气杆穿过的中间通孔,所述中间通孔的周围设有用于与所述气缸的端面连接的第一侧面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直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滑轨座连接的第二侧面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托板包括托板主体,所述托板主体的一端设有滑轨连接部,所述滑轨连接部与所述滑轨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主体上设有T型槽,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卡头,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卡头与所述T型槽配合连接,所述伸缩气杆上设有气杆螺纹头,所述气杆螺纹头与所述内螺纹孔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滑轨连接部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限位孔对应设置。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限位孔在所述滑轨上均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主体上设有托板开口,所述托板主体的边缘设有托板倒角。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于所述水平板上,所述垫片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气杆处于收缩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气杆处于伸出状态);图3是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安装在变速箱翻转机的框架焊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与齿轮轴变壳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100,包括滑轨座10、托板20、连接头30、气缸40和连接块50,所述气缸40的伸缩气杆41穿过所述连接块50、并与所述连接头30连接,所述连接头30远离所述气缸40的一端与所述滑轨座10固定在一起,所述托板20上固定有滑轨21,所述滑轨座10与所述滑轨2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50与所述滑轨座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0固定在变速箱翻转机的框架焊件200上,具体的,安装位置可以靠近所述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400的气缸气源位置,不会与翻转机和齿轮轴变壳组件300干涉。所述托板20设于齿轮轴变壳组件300上的V型块310的下方,所述V型块310中设有定位销轴320,所述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400与所述气缸40采样相同的气源,当所述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400夹住所述齿轮轴变壳组件300上的壳体吊耳时,所述托板20被所述伸缩气杆41推出,所述托板20托住所述V型块310的下端面,带动所述V型块310一起翻转。具体的,所述连接块50包括水平板51、第一竖直板52和第二竖直板53,所述水平板51和所述第一竖直板52组成L型结构,所述第二竖直板53分别与所述水平板51和所述第一竖直板52垂直连接。所述水平板5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01,所述第一安装孔501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框架焊件200上的安装孔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翻转机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座、托板、连接头、气缸和连接块,所述气缸的伸缩气杆穿过所述连接块、并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头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滑轨座固定在一起,所述托板上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座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轨座固定连接;/n所述连接块固定在变速箱翻转机的框架焊件上,所述托板设于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V型块的下方,所述V型块中设有定位销轴,所述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与所述气缸采样相同的气源,当所述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夹住所述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壳体吊耳时,所述托板被所述伸缩气杆推出,所述托板托住所述V型块的下端面,带动所述V型块一起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座、托板、连接头、气缸和连接块,所述气缸的伸缩气杆穿过所述连接块、并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头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滑轨座固定在一起,所述托板上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座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轨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块固定在变速箱翻转机的框架焊件上,所述托板设于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V型块的下方,所述V型块中设有定位销轴,所述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与所述气缸采样相同的气源,当所述变速箱翻转机的夹爪夹住所述齿轮轴变壳组件上的壳体吊耳时,所述托板被所述伸缩气杆推出,所述托板托住所述V型块的下端面,带动所述V型块一起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水平板、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第一竖直板组成L型结构,所述第二竖直板分别与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第一竖直板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框架焊件上的安装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翻转机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中间设有供所述伸缩气杆穿过的中间通孔,所述中间通孔的周围设有用于与所述气缸的端面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昆陈纲财刘斌李玉保周建明封志坚胡新如马声文
申请(专利权)人: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