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茂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56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半轴套管高载重输送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在受力移动输送半轴套管的时候,无法自动受力辅助对半轴套管固定,无法在升起以及移动的时候一直处于加紧固定的状态的问题,包括:主体,侧件;所述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的左侧设有L形结构的挡板。受力板是在本装置移动输送半轴套管的时候,且叉车的前叉插入在底槽内部的时候,可以使前叉支撑受力板向上移动,使得受力板通过顶块将移动板以及顶板向外顶动,使得顶板可以自动受力向外移动,从而使顶板的外侧顶动安装板的插槽,使得安装板可以被稳固的固定,进而稳固的将半轴套管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送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后桥半轴套管加工使用的时候,通常需要用到输送装置来将半轴套管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例如申请号:CN201711064193.7中涉及一种半轴套管加工工装,包括支撑底架、U型架、固定平台、支持轨道和伸缩气缸,所述支撑底架顶部安装有U型架,所述U型架由顶部打孔平台、底部支撑平台和后部竖直平台组成,所述支持轨道有两条,平行安装在底部支撑平台上,所述伸缩气缸安装在后部竖直平台底部中间位置,所述伸缩气缸的头部通过伸缩气缸轴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焊接有固定平台,在固定平台中央位置焊接有半轴套管固定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半轴套管高载重输送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在受力移动输送半轴套管的时候,无法自动受力辅助对半轴套管固定,无法在升起以及移动的时候一直处于加紧固定的状态,且现有的半轴套管高载重输送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固定半轴套管的结构不够稳固,容易使半轴套管安装之后出现虚位产生晃动,容易使半轴套筒之间出现磨损以及撞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半轴套管高载重输送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在受力移动输送半轴套管的时候,无法自动受力辅助对半轴套管固定,无法在升起以及移动的时候一直处于加紧固定的状态,且现有的半轴套管高载重输送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固定半轴套管的结构不够稳固,容易使半轴套管安装之后出现虚位产生晃动,容易使半轴套筒之间出现磨损以及撞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包括主体,侧件,受力板,接触件,底件,导向件和安装板;所述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的左侧设有L形结构的挡板,并且主体的左端两侧设有中间凸起圆柱形结构的旋转槽;所述侧件设在主体的两侧中间位置;所述接触件设在主体的左端,且接触件的连接头通过弹簧安装在主体的旋转槽内部;所述底件处于主体的两侧,且底件的内侧插入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导向件设在主体的两端两侧,且导向件的中间位置插入在导向槽的内部移动。所述受力板包括有顶块,移动板,顶板;所述受力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受力板的底部倾斜状结构;所述受力板的两端两侧设有两个顶块,且顶块的两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移动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移动板的底部内侧为倾斜状结构,并且移动板的底部内侧与顶块的两侧相接触;所述受力板安装在内槽的内部,且移动板安装在侧槽的内部,并且移动板的顶端外侧通过弹簧与侧槽的内部相连接。所述安装板包括有插杆,固定槽,固定件和压块;所述安装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安装板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结构的插槽;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有均匀排列的插杆,且插杆的内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为圆柱形结构,且固定槽的两侧为L形结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有环状排列的固定件,且固定件为记忆弹簧钢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主体的顶端,且安装板两侧的插槽内部插入有支撑件。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底槽,内槽,支撑件,侧槽;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两个底槽,且底槽的内部为倾斜状结构,并且底槽的右端两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内槽,且内槽的顶端为矩形结构,并且内槽的底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主体的顶端两侧设有矩形板状结构的支撑件,且支撑件的内部两侧设有T形结构的侧槽。进一步的,所述侧件包括有导向槽,安装槽;所述侧件为矩形结构,且侧件的两端设有T形结构的导向槽;所述侧件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为T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板还包括有顶板;所述顶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顶板的内侧与移动板的外侧相连接,并且顶板嵌入安装在侧槽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接触件包括有缓冲件,连接头;所述接触件为矩形结构,且接触件的外侧为弧形结构;所述接触件的外侧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缓冲件,且缓冲件为橡胶材质;所述接触件的右端两侧设有两个连接头,且连接头为中间凸起圆柱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底件包括有防滑件;所述底件为T形结构,且底件的顶端设有拉杆;所述底件的底部设有防滑件,且防滑件为橡胶材质,并且防滑件的底部设有防滑孔。进一步的,所述导向件包括有支撑板;所述导向件的中间截面为T形结构,且导向件的上下两端设有挡块;所述导向件的底部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移动轮,且导向件的外侧设有矩形槽,并且矩形槽的顶端外侧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支撑板的底端为楔形结构,并且支撑板的顶端通过连接轴与矩形槽内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还包括有压块;所述压块为圆形结构,且压块的内部通过连接块安装有圆板;所述压块的顶端外侧设有橡胶环;所述压块套在插杆以及固定件的外侧,且压块内部的圆板通过弹簧安装在固定槽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受力板以及安装板,受力板是在本装置移动输送半轴套管的时候,且叉车的前叉插入在底槽内部的时候,可以使前叉支撑受力板向上移动,使得受力板通过顶块将移动板以及顶板向外顶动,使得顶板可以自动受力向外移动,从而使顶板的外侧顶动安装板的插槽,使得安装板可以被稳固的固定,进而稳固的将半轴套管固定,且叉车控制本装置升起移动的时候,可以一直顶动受力板,使得安装板一直处于被固定的状态,使得本装置在处于高载重的时候,也可以稳固的使用,而受力板的底部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叉车前叉插入的时候,可以自动受力顶动受力板向上移动,而顶块则是用来接收受力板的动力向上移动的,使得顶块可以与移动板的内侧底部相接触,而移动板则是用来与带动顶板一起向外移动的,使得受力板未被顶动的时候,弹簧可以顶动移动板内缩,使得支撑件插入到安装板插槽内部的时候,顶板也不会阻挡安装,而移动板的内侧底部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可以与顶块的两侧接触受力,而顶板则是用来接收移动板的动力的,使得移动板外侧可以一直与插槽的内部接触,从而一直将安装板以及半轴套管稳固的固定安装;还有的是,安装板是用来带动多个插杆一起安装使用的,使得多个半轴套管可以插入在插杆的外侧固定,使得固定件可以向外翻转固定半轴套筒,使得多个安装板可以同时安装在主体的上方使用,半轴套管安装的时候,可以直接插入在插杆的外侧,从而将压块向下压动,然后转动,使得压块可以被固定,压块下压的时候,插杆以及固定件可以插入在半轴套管的内部,当半轴套管全部下落之后,固定件自动受力向外翻转,从而将半轴套管稳固的固定,使得半轴套管不会产生虚位以及晃动,而固定槽的内部为圆柱形结构,是为了使得压块的圆板可以在固定槽内部接收弹簧的动力,使得压块解除限位之后,可以自动向上移动,固定槽的两侧为L形结构,是为了使得压块下压之后可以转动固定限位,而固定件则是记忆弹簧钢板,使得固定件未被压块限位的时候,其顶端可以自动受力向外翻转,从而将半轴套管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侧件(2),受力板(3),接触件(4),底件(5),导向件(6)和安装板(7);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的左侧设有L形结构的挡板,并且主体(1)的左端两侧设有中间凸起圆柱形结构的旋转槽;所述侧件(2)设在主体(1)的两侧中间位置;所述接触件(4)设在主体(1)的左端,且接触件(4)的连接头(402)通过弹簧安装在主体(1)的旋转槽内部;所述底件(5)处于主体(1)的两侧,且底件(5)的内侧插入在安装槽(202)的内部;所述导向件(6)设在主体(1)的两端两侧,且导向件(6)的中间位置插入在导向槽(201)的内部移动。/n所述受力板(3)包括有顶块(301),移动板(302),顶板(303);所述受力板(3)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受力板(3)的底部倾斜状结构;所述受力板(3)的两端两侧设有两个顶块(301),且顶块(301)的两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移动板(302)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移动板(302)的底部内侧为倾斜状结构,并且移动板(302)的底部内侧与顶块(301)的两侧相接触;所述受力板(3)安装在内槽(102)的内部,且移动板(302)安装在侧槽(104)的内部,并且移动板(302)的顶端外侧通过弹簧与侧槽(104)的内部相连接。/n所述安装板(7)包括有插杆(701),固定槽(702),固定件(703)和压块(704);所述安装板(7)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安装板(7)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结构的插槽;所述安装板(7)的顶端设有均匀排列的插杆(701),且插杆(701)的内部设有固定槽(702);所述固定槽(702)的内部为圆柱形结构,且固定槽(702)的两侧为L形结构;所述安装板(7)的顶端设有环状排列的固定件(703),且固定件(703)为记忆弹簧钢板;所述安装板(7)安装在主体(1)的顶端,且安装板(7)两侧的插槽内部插入有支撑件(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侧件(2),受力板(3),接触件(4),底件(5),导向件(6)和安装板(7);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的左侧设有L形结构的挡板,并且主体(1)的左端两侧设有中间凸起圆柱形结构的旋转槽;所述侧件(2)设在主体(1)的两侧中间位置;所述接触件(4)设在主体(1)的左端,且接触件(4)的连接头(402)通过弹簧安装在主体(1)的旋转槽内部;所述底件(5)处于主体(1)的两侧,且底件(5)的内侧插入在安装槽(202)的内部;所述导向件(6)设在主体(1)的两端两侧,且导向件(6)的中间位置插入在导向槽(201)的内部移动。
所述受力板(3)包括有顶块(301),移动板(302),顶板(303);所述受力板(3)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受力板(3)的底部倾斜状结构;所述受力板(3)的两端两侧设有两个顶块(301),且顶块(301)的两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移动板(302)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移动板(302)的底部内侧为倾斜状结构,并且移动板(302)的底部内侧与顶块(301)的两侧相接触;所述受力板(3)安装在内槽(102)的内部,且移动板(302)安装在侧槽(104)的内部,并且移动板(302)的顶端外侧通过弹簧与侧槽(104)的内部相连接。
所述安装板(7)包括有插杆(701),固定槽(702),固定件(703)和压块(704);所述安装板(7)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安装板(7)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结构的插槽;所述安装板(7)的顶端设有均匀排列的插杆(701),且插杆(701)的内部设有固定槽(702);所述固定槽(702)的内部为圆柱形结构,且固定槽(702)的两侧为L形结构;所述安装板(7)的顶端设有环状排列的固定件(703),且固定件(703)为记忆弹簧钢板;所述安装板(7)安装在主体(1)的顶端,且安装板(7)两侧的插槽内部插入有支撑件(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的高载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底槽(101),内槽(102),支撑件(103),侧槽(104);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底槽(101),且底槽(101)的内部为倾斜状结构,并且底槽(101)的右端两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内槽(102),且内槽(102)的顶端为矩形结构,并且内槽(102)的底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主体(1)的顶端两侧设有矩形板状结构的支撑件(103),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魏茂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