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35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可依据各病患的静脉选择适当口径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并加以重迭套接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可提高支架与不同患者静脉血管的匹配性,进而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因支架大小不适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本技术关于一种血管用覆膜支架,特别是一种用于中心静脉的组合式支架。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当病患在进入慢性肾衰竭病程时就必须进行洗肾,而洗肾或是其他治疗上的需要,则经常需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插管以便于患者接受洗肾治疗或其他治疗。然而,在临床经验上,约有25%至40%的患者会出现中心静脉狭窄阻塞,由于是靠近心脏端的静脉阻塞,整个手部、前臂与上臂将逐渐产生严重肿胀不适的情况,甚至皮肤溃烂且伤口难以愈合。结至目前为止,治疗中心静脉阻塞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利用血管腔内气球扩张术,但由于此时患者的血管壁已纤维化、失去弹性,复发性回缩狭窄乃是常见的术后结果。此外,目前医疗上,通常以单一支架治疗静脉阻塞,然而,由于患者的中心静脉血管因个人的不同,而有其近心端与远心端的直径大小不同,因此治疗静脉阻塞须依患部血管大小配合选择匹配的支架。心血管支架供货商所制造的标准化支架是为了避免增加制造成本及库存上的压力。此外,由于个体上的差异以及静脉阻塞位置上的不同,部分患者并不能找到适宜匹配患部两端血管口径的标准化支架,若勉强使用不完全符合患部两端血管口径的标准化支架,则会产生术后因支架大小不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例如脱落等问题。因此,对于能解决找到适宜匹配各种病患血管口径的支架实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支架组合,可依据各病患患部血管选择适当口径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并加以重迭套接组合。因此,本技术的支架组合可提高支架与不同患者于不同位置的匹配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减少生产者的库存压力进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此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包含第一支架,其包括近心部及套接部;第二支架,其包括套接部及远心部;且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大于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为人工血管覆膜支架,在相互套接后可具有两端口径不同的管状结构。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对于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并无特别限制,可配合病患患处静脉大小制备,只要能导引血流流出该第一支架且不回渗于该第一支架与血管壁之间的空隙即可。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上,而其口径上限可配合病患个体而定。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优选为16至20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更优选为16、18或20mm。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对于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并无特别限制,可配合病患患处静脉大小制备,只要能导引血流进入该第二支架内且不渗入该第二支架与血管壁之间的空隙即可。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下,而其口径下限可配合病患个体而定。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优选为8至14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8、10、12或14mm。在具体实施例中,当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大于或等于18mm至20mm时,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大于或等于14mm至16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小于18mm至16mm时,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小于14mm至8mm。本技术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人工血管覆膜由管状人工血管覆膜外编织数个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所构成。该人工血管覆膜为人体可接受的高分子医用材料,熟知可使用的医用材料例如为聚四氟乙烯、聚酰胺、聚酯纤维、聚丙烯等所制成的膜状物或编织物。该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为人体可接受的合金所制成,例如镍钛记忆合金、镍钛弹性合金、医用不锈钢合金、铁、钴、镍、铬、钼或其合金等,且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可为环形、螺旋型、波浪形或网状结构。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该第二支架被设置于该第一支架的上游处,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可套接于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可形成具有两端口径不同的管状结构。对于该二个套接部的管径差并无特别限制,只要能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方便操作且能在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套接后完全贴合而不渗漏血液即可。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具有均一的管径,且口径各为10-14mm,且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差优选为2至3mm。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小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故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被重迭套接于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内侧。由于该第二支架的口径较大,在重迭套接入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内侧后,通过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的扩张弹性,可将二支架的套接部完全贴合。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大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故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被套接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内侧。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相互套接后,重迭部分的长度可依套接部的长度、二支架的口径差、套接后的总长等因素决定,但须在二支架套接后完全相互贴合而不渗漏血液。例如,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差来决定重迭部分的长度,若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差较小,可考虑将二个套接部完全重迭。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依据病患所需的支架长度来决定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的预设支架总长度,并可依据该预设支架总长度来调整重迭部分的长度。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套接部长度各为10至30mm,且优选各为20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在重迭套接后,二个套接部的重迭长度为20mm。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为等长或不等长。换言之,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理解,可在评估病患患部的血管结构、大小、范围、手术的便利性、安全性等因素后,选择适当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长度加以重迭套接组合。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的总长度为80mm以上,优选为80至200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的总长度为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或200mm。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该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的外表面进一步设置多个可固定于血管壁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例如为一倒刺状或锚状结构,通过该多个固定件可增加该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在血管中的锚定力,有助于支架架设的精确性及稳定性。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固定件设置于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外周围处。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第二支架被套接于第一支架支内侧时,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外周围处可加设该固定件。本技术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可用于治疗多种血管病变,例如血管阻塞、血管瘤、血管病变等。例如在治疗血管单一阻塞的情况,可将该第一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特征是,其包含:/n第一支架,其为人工血管覆膜支架,包括近心部及套接部,所述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为10至14mm;以及/n第二支架,其为人工血管覆膜支架,包括套接部及远心部,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为10至14mm,所述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下,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重迭套接,且两者之间的端部口径差为2至3mm,/n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特征是,其包含:
第一支架,其为人工血管覆膜支架,包括近心部及套接部,所述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为10至14mm;以及
第二支架,其为人工血管覆膜支架,包括套接部及远心部,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为10至14mm,所述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下,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重迭套接,且两者之间的端部口径差为2至3mm,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重迭套接的长度为10至3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具有均一的管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具有均一的管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重迭套接的长度为2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勋
申请(专利权)人:新光医疗财团法人新光吴火狮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