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24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车间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及其操作方法。该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的下半部插接在下壳内,所述上壳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的侧面,下壳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与安装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安装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上壳的上壁设置有转运机构。该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及其操作方法,能够同时进行四条轮毂的转运,一入料对两出料,实现了轮毂的检测探伤,能够初步分离出残次品,采用电脑控制,进行检测数据的处理,大大的提高工件的转运效率,节省后续的检测时间,整体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车间加工的
,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车间主要是通过网络及软件管理系统把数控自动化设备,实现互联互通,达到感知状态,实时数据分析,从而实现自动决策和精确执行命令的经营管理境界的车间。在智能车间下工件的转运不在需要人工参与操作,作为转换设备能够将轮毂件转运至不同工段,而如何将智能车间的智能化高效的运用在转运机上并优于人力操作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及其操作方法,该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及其操作方法,智能化的转运设备能够对轮毂件进行粗略检测,分辨合格品和非合格品进行初步的工件分离,有助于后序步骤的高效实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的下半部插接在下壳内,所述上壳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的侧面,下壳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与安装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安装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上壳的上壁设置有转运机构。优选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盘、转杆、轴承、转运板、导向环、缺口、弧杆一、弧杆二、导向槽、导向轮、弧形孔和调节伸缩杆,上壳顶壁中部通孔内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底端延伸至上壳内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的顶端延伸至上壳的上方并固定套接有转运盘,转运盘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有四个转运板,上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环的下表面,导向环的后侧和右侧均开设有缺口,缺口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弧杆一的一端和弧杆二的一端,且弧杆一的另一端与弧杆二的另一端铰接,弧杆一、弧杆二和导向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槽,四个转运板下表面对应导向槽的位置均安装有导向轮,且导向轮滚动连接在导向槽内,上壳上对应两个缺口的位置均开设有弧形孔,安装盘上表面对应弧杆一和弧杆二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调节伸缩杆,且弧杆一和弧杆二的铰接处与调节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上且位于转运盘的上侧设置有检测机构。优选的,所述转运板为四分之一扇面,四个转运板配合转运盘形成完整圆。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方形套管、安装板、超声波探伤仪、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圆槽、圆杆、转盘和微型电机,所述方形套管固定连接在转杆的外侧,方形套管的四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安装有超声波探伤仪,安装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转运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圆槽底壁的中部通过圆杆活动连接有转盘下表面的中部,圆槽内还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与圆杆上的从动轮啮合。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与转运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转运板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U形导向杆,U形导向杆的两端均指向转运板远离转运盘的一侧,U形导向杆靠近转向盘一侧弧形段的圆心与转盘圆形重合,且U形导向杆靠近转向盘一侧弧形段的内径与转盘直径相同。优选的,两个所述电动推杆以安装盘的轴心为参照对称,安装盘与下壳的内底壁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缺口的长度为八分之一弧长,弧杆一和弧杆二均为弹性杆。一种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含以下二个步骤,步骤一,安装设备,将本设备安装与传送带的转运节点,设备前侧为入料传送带,后侧为残次料出料传送带,右侧为合格料出料传送带;步骤二,启动设备,轮毂入料,在设备上经检测机构检测,不合格的轮毂在设备后侧被放下,合格的在设备右侧被放下。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及其操作方法,能够同时进行四条轮毂的转运,一入料对两出料,实现了轮毂的检测探伤,能够初步分离出残次品,采用电脑控制,进行检测数据的处理,大大的提高工件的转运效率,节省后续的检测时间,整体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2、该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及其操作方法,转运机构采用分离式设计,分为四个转运板,针对转运中的四个工件能够进行独立的操作,设备更加智能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A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向环的俯视图。图中:1机壳、2上壳、3下壳、4安装盘、5电动推杆、6减速电机、7转运机构、71转运盘、72转杆、73轴承、74转运板、75导向环、76缺口、77弧杆一、78弧杆二、79导向槽、710导向轮、711弧形孔、712调节伸缩杆、8检测机构、81方形套管、82安装板、83超声波探伤仪、84红外发射器、85红外接收器、86圆槽、87圆杆、88转盘、89微型电机、9U形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包括机壳1,机壳1包括上壳2和下壳3,上壳2的下半部插接在下壳3内,上壳2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4的侧面,下壳3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5,两个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均与安装盘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安装盘4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6,上壳2的上壁设置有转运机构7。转运机构7包括转运盘71、转杆72、轴承73、转运板74、导向环75、缺口76、弧杆一77、弧杆二78、导向槽79、导向轮710、弧形孔711和调节伸缩杆712,上壳2顶壁中部通孔内通过轴承73活动连接有转杆72,转杆72的底端延伸至上壳2内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72的顶端延伸至上壳2的上方并固定套接有转运盘71,转运盘71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有四个转运板74,上壳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环75的下表面,导向环75的后侧和右侧均开设有缺口76,缺口76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弧杆一77的一端和弧杆二78的一端,且弧杆一77的另一端与弧杆二78的另一端铰接,弧杆一77、弧杆二78和导向环7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槽79,四个转运板74下表面对应导向槽79的位置均安装有导向轮710,且导向轮710滚动连接在导向槽79内,上壳2上对应两个缺口76的位置均开设有弧形孔711,安装盘4上表面对应弧杆一77和弧杆二78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调节伸缩杆712,且弧杆一77和弧杆二78的铰接处与调节伸缩杆7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72上且位于转运盘71的上侧设置有检测机构8。转运板74为四分之一扇面,四个转运板74配合转运盘71形成完整圆,转运板74用于承托工件,实现各工件位的独立检测,模块化的设计更有利于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检测机构8包括方形套管81、安装板82、超声波探伤仪83、红外发射器84、红外接收器85、圆槽86、圆杆87、转盘88和微型电机89,方形套管81固定连接在转杆72的外侧,方形套管81的四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2,安装板82中部安装有超声波探伤仪83,安装板82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84和红外接收器85,转运板74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86,圆槽8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上壳(2)和下壳(3),所述上壳(2)的下半部插接在下壳(3)内,所述上壳(2)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4)的侧面,下壳(3)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5),两个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均与安装盘(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安装盘(4)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6),上壳(2)的上壁设置有转运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上壳(2)和下壳(3),所述上壳(2)的下半部插接在下壳(3)内,所述上壳(2)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4)的侧面,下壳(3)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5),两个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均与安装盘(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安装盘(4)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6),上壳(2)的上壁设置有转运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7)包括转运盘(71)、转杆(72)、轴承(73)、转运板(74)、导向环(75)、缺口(76)、弧杆一(77)、弧杆二(78)、导向槽(79)、导向轮(710)、弧形孔(711)和调节伸缩杆(712),上壳(2)顶壁中部通孔内通过轴承(73)活动连接有转杆(72),转杆(72)的底端延伸至上壳(2)内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72)的顶端延伸至上壳(2)的上方并固定套接有转运盘(71),转运盘(71)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有四个转运板(74),上壳(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环(75)的下表面,导向环(75)的后侧和右侧均开设有缺口(76),缺口(76)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弧杆一(77)的一端和弧杆二(78)的一端,且弧杆一(77)的另一端与弧杆二(78)的另一端铰接,弧杆一(77)、弧杆二(78)和导向环(7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槽(79),四个转运板(74)下表面对应导向槽(79)的位置均安装有导向轮(710),且导向轮(710)滚动连接在导向槽(79)内,上壳(2)上对应两个缺口(76)的位置均开设有弧形孔(711),安装盘(4)上表面对应弧杆一(77)和弧杆二(78)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调节伸缩杆(712),且弧杆一(77)和弧杆二(78)的铰接处与调节伸缩杆(7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72)上且位于转运盘(71)的上侧设置有检测机构(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车间的工件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板(74)为四分之一扇面,四个转运板(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明李书来曾华
申请(专利权)人:跃马轮毂盱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