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17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包括显示屏、电池、控制板、杯盖分上下中间有密封圈、隔离层、温度感应装置和杯体;显示屏安装在杯盖侧面;电池设置在杯盖的上表面,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安装在显示屏下方,与显示屏连接;隔离层设置在杯盖内底部正下方;温度感应装置安装在隔离层底部,与控制板连接;杯体与杯盖可通过螺纹拧紧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当杯体中有水时,可以通过摇晃或者倒置,使水接触到温度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将信号传至控制板,控制板控制显示区域,显示温度,不需要触摸,单手操作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
本技术涉及保温杯
,尤其涉及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
技术介绍
保温杯是从保温瓶发展而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一样,只是人们为了方便把瓶做成杯。当前市面上的保温杯,为了让人知道杯中水的温度,给保温杯加上了测量杯中水的温度并显示的功能。但这种显温保温杯主要分为非弹盖保温杯和弹盖保温杯。非弹盖保温杯,人手触摸杯盖,显示温度;弹盖保温杯,人手触摸弹盖按键,温度显示灯亮。两种保温杯都需要触摸,不方便单手操作,实际使用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包括显示屏、电池、控制板、杯盖、隔离层、温度感应装置和杯体;显示屏安装在杯盖侧面;电池设置在杯盖的上表面,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安装在显示屏下方,与显示屏连接;隔离层设置在杯盖内底部正下方;温度感应装置安装在隔离层底部,与控制板连接。进一步,所述杯盖由防水材料制成,底部与水接触的部分进行密封。进一步,所述隔离层由防水材料制成,底部与温度感应装置紧贴,顶部与杯盖紧密连接。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还包括一种温度传感显示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显示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热敏电阻RT1、电位器RV1、电位器RV2、发光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电压跟随器U1:A和电压跟随器U1:B;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均接VCC,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和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均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压跟随器U1: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U1: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压跟随器U1:A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所述电压跟随器U1:B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压跟随器U1: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U1:B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显示单元,包括集成电路U2、集成电路U3、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晶振X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显示屏P1;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17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压跟随器U1:B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9引脚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VCC,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19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晶振X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18引脚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31引脚接VCC,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39引脚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38引脚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37引脚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36引脚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4引脚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5引脚、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3引脚均接VCC,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3引脚与所述显示屏P1的引脚A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2引脚与所述显示屏P1的引脚B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1引脚与所述显示屏P1的引脚C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0引脚与所述显示屏P1的引脚D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9引脚与所述显示屏P1的引脚E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5引脚与所述显示屏P1的引脚F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4引脚与所述显示屏P1的引脚G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35引脚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34引脚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VCC,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显示屏P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显示屏P1的第2引脚连接。进一步,所述电压跟随器U1:A和所述电压跟随器U1:B均为电压跟随器LM324。进一步,所述集成电路U2为单片机MCS51。进一步,所述集成电路U3为译码器驱动器74LS4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杯体中有水时,可以通过摇晃或者倒置,使水接触到温度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将信号传至控制板,控制板控制显示区域,显示温度,不需要触摸,单手操作非常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电路的温度传感显示电路原理图。图1中各附图标记为:显示屏1、电池2、控制板3、杯盖4、隔离层5、温度感应装置6、杯体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以下简称“该装置”,该装置由显示屏、电池、控制板、杯盖、隔离层、温度感应装置和杯体组成。其中,显示屏设置在杯盖侧面;电池设置在杯盖的上表面,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安装在显示屏下方,与显示屏连接;隔离层设置在杯盖内底部正下方;温度感应装置安装在隔离层底部,与控制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杯盖由防水材料制成,底部与水接触的部分进行密封,用于防水,保护杯盖内的电路。作为优选,所述隔离层由防水材料制成,底部与温度感应装置紧贴,顶部与杯盖紧密连接,用于保证温度感应装置的灵敏度,且隔离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电池、控制板、杯盖、隔离层、温度感应装置和杯体;/n显示屏安装在杯盖侧面;/n电池设置在杯盖的上表面,与控制板连接;/n控制板安装在显示屏下方,与显示屏连接;/n隔离层设置在杯盖内底部正下方;/n温度感应装置安装在隔离层底部,与控制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电池、控制板、杯盖、隔离层、温度感应装置和杯体;
显示屏安装在杯盖侧面;
电池设置在杯盖的上表面,与控制板连接;
控制板安装在显示屏下方,与显示屏连接;
隔离层设置在杯盖内底部正下方;
温度感应装置安装在隔离层底部,与控制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底部与温度感应装置紧贴,顶部与杯盖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触摸式显温保温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温度传感显示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显示单元;
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热敏电阻RT1、电位器RV1、电位器RV2、发光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电压跟随器U1:A和电压跟随器U1:B;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均接VCC,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和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均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压跟随器U1: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U1: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压跟随器U1:A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所述电压跟随器U1:B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压跟随器U1: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U1:B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
控制显示单元,包括集成电路U2、集成电路U3、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晶振X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显示屏P1;
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17引脚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德青陈喜旺汪红军柳明金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盖乐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