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398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包括采集层和监测层,采集层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监测层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过滤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计时模块、服务器、监测数据分析模块、报警模块和智能诊断模块,过滤模块包括光电噪声数据库、信号分辨单元、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和信号还原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眼部疲劳监测技术领域。该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通过设有过滤模块,对光电噪声进行过滤,大大降低了光电噪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了数据反馈的准确性,通过设有智能诊断模块,结合传输的数据对传感器工作状态进行预测,并且出现故障时进行诊断,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部疲劳监测
,具体为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视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视、电脑或手机等电子产品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眼疲劳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缓解眼睛疲劳的最佳方式是让眼睛休息。现有的对人体眼部疲劳的监测通常是通过传感器监测反馈,但是缺少对传感器出现故障时的诊断以及工作状态的预测,并且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在传输时容易受到光电噪声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数据反馈的准确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包括采集层和监测层,所述采集层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监测层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过滤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计时模块、服务器、监测数据分析模块、报警模块和智能诊断模块。优选的,所述过滤模块包括光电噪声数据库、信号分辨单元、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和信号还原单元,所述光电噪声数据库的输出端与信号分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且信号分辨单元的输出端与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还原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监测数据分析模块包括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分类单元和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单元,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分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分类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预警数据库、预警值设定单元、数据对比单元和报警反馈单元,所述预警数据库的输出端与预警值设定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预警值设定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对比单元的输出端与报警反馈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智能诊断模块包括故障数据库、故障诊断方法形成单元、算法单元、故障诊断模型生成单元、诊断单元和工资状态预测单元,所述故障数据库、故障诊断方法形成单元和算法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故障诊断模型生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且故障诊断模型生成单元的输出端与诊断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诊断单元的输出端与工资状态预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柔性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过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滤模块和计时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信息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监测数据分析模块和智能诊断模块均与服务器实现双向连接,且服务器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通过设有过滤模块,对光电噪声进行过滤,大大降低了光电噪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了数据反馈的准确性,通过设有智能诊断模块,结合传输的数据对传感器工作状态进行预测,并且出现故障时进行诊断,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工作。(2)、该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通过柔性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的监测,监测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从而对人体眼部疲劳程度进行监测,达到一定值后由报警模块报警,便于提醒使用者注意休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过滤模块的原理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监测数据分析模块的原理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报警模块的原理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智能诊断模块的原理框图。图中,1、采集层;11、传感器模块;111、柔性传感器;112、压电传感器;12、信号转换模块;13、第一无线通信单元;2、监测层;21、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2、过滤模块;221、光电噪声数据库;222、信号分辨单元;223、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224、信号还原单元;23、信息管理模块;24、计时模块;25、服务器;26、监测数据分析模块;261、数据分析单元;262、数据分类单元;263、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单元;27、报警模块;271、预警数据库;272、预警值设定单元;273、数据对比单元;274、报警反馈单元;28、智能诊断模块;281、故障数据库;282、故障诊断方法形成单元;283、算法单元;284、故障诊断模型生成单元;285、诊断单元;286、工资状态预测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包括采集层1和监测层2,采集层1包括传感器模块11、信号转换模块12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3,传感器模块11包括柔性传感器111和压电传感器112,传感器模块11的输出端与信号转换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且信号转换模块12的输出端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3的输入端连接,监测层2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过滤模块22、信息管理模块23、计时模块24、服务器25、监测数据分析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智能诊断模块28,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3的输出端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的输出端与过滤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过滤模块22和计时模块24的输出端均与信息管理模块23的输入端连接,信息管理模块23、监测数据分析模块26和智能诊断模块28均与服务器25实现双向连接,且服务器25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27的输入端连接,过滤模块22包括光电噪声数据库221、信号分辨单元222、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223和信号还原单元224,光电噪声数据库221的输出端与信号分辨单元222的输入端连接,且信号分辨单元222的输出端与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223的输入端连接,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223的输出端与信号还原单元224的输入端连接,监测数据分析模块26包括数据分析单元261、数据分类单元262和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单元263,数据分析单元261的输出端与数据分类单元262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分类单元262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单元263的输入端连接,报警模块27包括预警数据库271、预警值设定单元272、数据对比单元273和报警反馈单元274,预警数据库271的输出端与预警值设定单元272的输入端连接,预警值设定单元272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单元273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对比单元273的输出端与报警反馈单元274的输入端连接,智能诊断模块28包括故障数据库281、故障诊断方法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包括采集层(1)和监测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层(1)包括传感器模块(11)、信号转换模块(12)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3),所述监测层(2)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过滤模块(22)、信息管理模块(23)、计时模块(24)、服务器(25)、监测数据分析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智能诊断模块(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包括采集层(1)和监测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层(1)包括传感器模块(11)、信号转换模块(12)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3),所述监测层(2)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过滤模块(22)、信息管理模块(23)、计时模块(24)、服务器(25)、监测数据分析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智能诊断模块(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22)包括光电噪声数据库(221)、信号分辨单元(222)、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223)和信号还原单元(224),所述光电噪声数据库(221)的输出端与信号分辨单元(222)的输入端连接,且信号分辨单元(222)的输出端与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22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噪声信号过滤单元(223)的输出端与信号还原单元(224)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数据分析模块(26)包括数据分析单元(261)、数据分类单元(262)和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单元(263),所述数据分析单元(261)的输出端与数据分类单元(262)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分类单元(262)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单元(263)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眼部疲劳程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27)包括预警数据库(271)、预警值设定单元(272)、数据对比单元(273)和报警反馈单元(274),所述预警数据库(271)的输出端与预警值设定单元(27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预警值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彬苏娱贾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猫头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