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789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其包括LED灯、负反馈模块以及参考电压模块,所述负反馈模块与LED灯连接用于对LED灯进行恒流控制,所述参考电压模块与负反馈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负反馈模块控制流经LED灯的电流以调节LED灯的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负反馈模块对LED灯进行恒流控制,通过参考电压模块和负反馈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对LED灯亮度的调节;整个过程摒弃了传统的基于开关电源的LED恒流电路以及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的LED恒流电路,解决了现有恒流电路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
本技术属于恒流驱动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
技术介绍
家用电器,比如吸油烟机、蒸箱、烤箱等显示板上常设置有LED氛围灯,还有日常所用的照明灯一般都采用恒流电源进行驱动。现有的恒流电路一般是基于开关电源的LED恒流电路,其用于大功率场合,具有EMI效果差,开关尖峰信号突出,电路成本高昂等缺点;还有一种是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的LED恒流电路,其用于小功率场合,但其运行效率低,不足50%。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摒弃了传统的基于开关电源的LED恒流电路以及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的LED恒流电路,解决了现有恒流电路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其包括LED灯、负反馈模块以及参考电压模块,所述负反馈模块与LED灯连接用于对LED灯进行恒流控制,所述参考电压模块与负反馈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负反馈模块控制流经LED灯的电流以调节LED灯的亮度。优选地,所述负反馈模块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TR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发射极一路和参考电压模块连接,另一路和第九电容C9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发射极和第十电容C10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共接地,所述第十电容C10与第七电阻R7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VCC_SW,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VCC_SW;还包括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栅极和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漏极和LED灯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源极和第七电阻R7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构成对称性晶体管Q4,所述晶体管Q4的信号为BCV61C。优选地,所述参考电压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单片机的端口CMD_PL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一路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另一路和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一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路和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一路通过第三十电容C30接地,另一路和负反馈模块连接;所述端口CMD_PL用于产生高电平或低电平。优选地,当所述端口CMD_PL为低电平时,LED灯为高亮模式。优选地,当所述端口CMD_PL为高电平时,LED灯为低亮模式。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型号为BCR133W。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负反馈模块对LED灯进行恒流控制,通过参考电压模块和负反馈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对LED灯亮度的调节;整个过程摒弃了传统的基于开关电源的LED恒流电路以及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的LED恒流电路,解决了现有恒流电路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如图1所示,其包括LED灯1、负反馈模块2以及参考电压模块3,所述负反馈模块2与LED灯1连接用于对LED灯1进行恒流控制,所述参考电压模块3与负反馈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负反馈模块2控制流经LED灯1的电流以调节LED灯1的亮度;这样,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负反馈模块2对LED灯1进行恒流控制,通过参考电压模块3和负反馈模块2的相互配合实现对LED灯1亮度的调节。所述负反馈模块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TR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发射极一路和参考电压模块3连接,另一路和第九电容C9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发射极和第十电容C10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共接地,所述第十电容C10与第七电阻R7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VCC_SW,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VCC_SW;还包括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栅极和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漏极和LED灯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源极和第七电阻R7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构成对称性晶体管Q4,所述晶体管Q4的信号为BCV61C;这样,负反馈模块2的恒流电路功能的实现过程为:由于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的基极互相连接而处于同电位,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为对称型BJT管,故Vbe_TR1≈Vbe_TR2,VR7≈VR3,由于R7小于R3的阻值,则电流IR7大于IR3,至此由负反馈模块2产生电流不平衡效应并使得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门极电压Vgs_Q3>Vgs(th)_Q3(阈值电压),从而使得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作为纯开关导通以达到LED灯1导通目的。通过负反馈模块2进行LED灯1恒流负反馈稳定控制的过程为:LED灯1的电流(IR7)增大→VR7增大→Vb_TR1/TR2增大→Ib_TR1/TR2增大→Ic_TR1增大→VR5增大→Vgs_Q3下降→Ids_Q3下降;通过增加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二十四电容C24的电容值增加LED灯电流(IR7)的滤波及相位裕量的偏移,从而提高反馈环路稳定性。所述参考电压模块3包括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单片机的端口CMD_PL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一路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另一路和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一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路和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一路通过第三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LED灯(1)、负反馈模块(2)以及参考电压模块(3),所述负反馈模块(2)与LED灯(1)连接用于对LED灯(1)进行恒流控制,所述参考电压模块(3)与负反馈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负反馈模块(2)控制流经LED灯(1)的电流以调节LED灯(1)的亮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LED灯(1)、负反馈模块(2)以及参考电压模块(3),所述负反馈模块(2)与LED灯(1)连接用于对LED灯(1)进行恒流控制,所述参考电压模块(3)与负反馈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负反馈模块(2)控制流经LED灯(1)的电流以调节LED灯(1)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外置双BJT微电流源的恒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反馈模块(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三极管TR1和第二三极管TR2,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TR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发射极一路和参考电压模块(3)连接,另一路和第九电容C9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发射极和第十电容C10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共接地,所述第十电容C10与第七电阻R7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VCC_SW,所述第二三极管TR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VCC_SW;还包括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栅极和第一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漏极和LED灯(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三极管Q3的源极和第七电阻R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聪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