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77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使用后放在兜内容易丢失,且极易被压坏的问题包括:壳体;表带,所述表带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匹配,两个所述表带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蓝牙耳机,与所述壳体的内腔相适配插接,所述蓝牙耳机的左右两侧前端均开设有限位槽;卡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弹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该便携式蓝牙耳机,通过设置有弹动部件可使蓝牙耳机在接触固定后向前侧弹起一部分,以便于使用者将蓝牙耳机取出,使用方便,不易丢失和压坏,且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
本技术涉及蓝牙耳机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自从蓝牙耳机问世以来,一直是行动商务族提升效率的好工具;目前蓝牙在使用结束后,由于蓝牙耳机的尺寸较小,直接放在兜内容易丢失,且极易被压坏,因此不便于使用者日常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使用后放在兜内容易丢失,且极易被压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包括:壳体;表带,所述表带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匹配,两个所述表带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蓝牙耳机,与所述壳体的内腔相适配插接,所述蓝牙耳机的左右两侧前端均开设有限位槽;卡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弹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卡动机构包括:连杆,可左右摆动的转动连接在定位槽的内腔中部;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的内侧前端,且卡块延伸出定位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槽相插接;压块,所述压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压块分别与壳体的左右两侧后端相适配插接,所述压块的内侧延伸进定位槽的内腔并与连杆的外侧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内腔内侧后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外侧延伸出第一凹槽的内腔并固定安装在连杆的内侧后端。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内侧前端形状为弧形。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弹动部件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安装第二凹槽的内腔后侧上下两端;滑动帽,所述第二弹簧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帽,且滑动帽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延伸出第二凹槽的内腔,并与蓝牙耳机的后侧挤压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蓝牙耳机,在蓝牙耳机使用结束后可将其放入进固定在手腕上的壳体内,通过卡动机构和限位槽的配合可将蓝牙耳机固定在壳体内,通过设置有弹动部件可使蓝牙耳机在接触固定后向前侧弹起一部分,以便于使用者将蓝牙耳机取出,使用方便,不易丢失和压坏,且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壳体的仰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壳体的右侧剖视图。图中:1、壳体,2、表带,3、蓝牙耳机,4、限位槽,5、卡动机构,51、定位槽,52、连杆,53、卡块,54、压块,55、第一凹槽,56、第一弹簧,6、弹动部件,61、第二凹槽,62、第二弹簧,63、滑动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包括:壳体1、表带2、蓝牙耳机3、限位槽4、卡动机构5和弹动部件6,表带2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匹配,两个表带2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上下两侧通过设置有两个表带2可将壳体1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蓝牙耳机3与壳体1的内腔相适配插接,蓝牙耳机3的左右两侧前端均开设有限位槽4,卡动机构5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弹动部件6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底端。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51,卡动机构5包括:连杆52、卡块53和压块54,连杆52可左右摆动的转动连接在定位槽51的内腔中部,卡块53固定设置在连杆52的内侧前端,且卡块53延伸出定位槽51的内腔并与限位槽4相插接,通过卡块53和限位槽54的配合可将蓝牙耳机3固定在壳体2内,压块5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压块54分别与壳体1的左右两侧后端相适配插接,压块54的形状为“T”字形,可避免压块54与壳体1的侧壁脱离,压块54的内侧延伸进定位槽51的内腔并与连杆52的外侧相接触,向内侧按压压块54可使压块54推动连杆52的一端向内侧摆动,以使连杆52的另一端带动卡块53向外侧移动。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定位槽51的内腔内侧后端开设有第一凹槽55,第一凹槽5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56,第一弹簧56弹性系数为25N/CM,弹簧56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且第一弹簧56的外侧延伸出第一凹槽55的内腔并固定安装在连杆52的内侧后端,在第一弹簧56的弹力作用下使连杆52带动卡块53与限位槽4的内腔相插接。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块53的内侧前端形状为弧形,当蓝牙耳机3与卡块53的内侧接触后,可使卡块53自动移动进定位槽51内。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壳体1的内腔后侧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61,弹动部件6包括:第二弹簧62和滑动帽63,第二弹簧6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弹簧62固定安装第二凹槽61的内腔后侧上下两端,第二弹簧62弹性系数为28N/CM,第二弹簧62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二弹簧6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帽63,且滑动帽63在第二弹簧62的弹力作用下延伸出第二凹槽61的内腔,并与蓝牙耳机3的后侧挤压接触,当接触对蓝牙耳机3的固定后,在第二弹簧63的弹力作用下可推动滑动帽63向前侧移动,并推动蓝牙耳机3的部分移出壳体1的内腔。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使用时,通过表带2将壳体1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向内侧按压压块54可使压块54推动连杆52的一端向内侧摆动并压缩第一弹簧56,以使连杆52的另一端带动卡块53向外侧移动,直至卡块53移出限位槽4的内腔,以接触对蓝牙耳机3的位置限定,从而在第二弹簧63的弹力作用下可推动滑动帽63向前侧移动,并推动蓝牙耳机3的部分移出壳体1的内腔,从而可便于将蓝牙耳机3取出,使用结束后可将蓝牙耳机3放入进壳体1内,并在卡块53的弧面作用下使蓝牙耳机3推动卡块53自动向定位槽51内移动,直至蓝牙耳机3压动滑动帽63进入到壳体1的内腔后,在第一弹簧56的弹力作用下使连杆52带动卡块53与限位槽4的内腔相插接,从而可将蓝牙耳机3固定在壳体1内,以便于将蓝牙耳机3进行携带,使用方便,有利于广泛推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端”、“底端”、“前侧”、“后侧”、“外壁”、“内腔”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套接”、“插接”、“螺接”、“固定安装”、“过盈配合”、“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n表带(2),所述表带(2)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匹配,两个所述表带(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n蓝牙耳机(3),与所述壳体(1)的内腔相适配插接,所述蓝牙耳机(3)的左右两侧前端均开设有限位槽(4);/n卡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n弹动部件(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表带(2),所述表带(2)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匹配,两个所述表带(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
蓝牙耳机(3),与所述壳体(1)的内腔相适配插接,所述蓝牙耳机(3)的左右两侧前端均开设有限位槽(4);
卡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
弹动部件(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51),所述卡动机构(5)包括:
连杆(52),可左右摆动的转动连接在定位槽(51)的内腔中部;
卡块(53),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52)的内侧前端,且卡块(53)延伸出定位槽(51)的内腔并与限位槽(4)相插接;
压块(54),所述压块(5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压块(54)分别与壳体(1)的左右两侧后端相适配插接,所述压块(54)的内侧延伸进定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大余县欧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