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74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包括盘体、励磁端整流模块、散热鳍片、散热风扇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体的正面上以相同角度环绕均匀分布设有散热底垫;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分布设置在散热底垫上;所述散热鳍片以盘体的圆心为顶点,呈放射状分布设置在盘体的背面;所述散热风扇覆盖设置在散热鳍片上;在所述盘体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风扇与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将励磁端整流模块分散排布,并可及时将热量抽出,降低设备温度,保障励磁端整流模块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
本技术属于发电机组零部件制造
,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
技术介绍
传统抽凝式饱和蒸汽透平发电机组的励磁端整流模块为紧凑排布,虽然分布盘上设有一定数量的散热孔,但在设备高负荷运行过的程中,励磁端由于电气元件发热,防护罩内温度居高不下,当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容易发生励磁端整流模块烧损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将励磁端整流模块分散排布,并可及时将热量抽出,降低设备温度,保障励磁端整流模块不易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包括盘体、励磁端整流模块、散热鳍片、散热风扇及控制系统;在所述盘体的正面上以相同角度环绕均匀分布设有散热底垫;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分布设置在散热底垫上;所述散热鳍片以盘体的圆心为顶点,呈放射状分布设置在盘体的背面;所述散热风扇覆盖设置在散热鳍片上;在所述盘体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风扇与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散热风扇的旋转方向与盘体工作时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散热底垫及励磁端整流模块均匀分布在盘体上,可增强散热,同时兼顾到了装置旋转过程中的动平衡。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所述散热底垫上涂有散热硅脂;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压在散热硅脂上,并通过螺栓与散热底垫连接。所述散热硅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将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上的热量传导给散热底垫,再通过所述散热底垫将热量传导到盘体及散热鳍片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围绕所述散热底垫的周围分布设有散热孔Ⅰ。所述散热底垫附近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Ⅰ及时排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围绕所述盘体的边沿附近分布设有散热孔Ⅱ。所述盘体边沿附近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Ⅱ及时排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围绕所述盘体的中部分布设有散热孔Ⅲ。所述盘体中部附近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Ⅲ及时排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盘体上还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用以固定盘体。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控制系统内设有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具备数据处理功能,可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所述盘体上还设有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为汽轮发电机附属部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汽轮发电机工作时,温度传感器监测分布盘盘体附近的温度;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散热风扇启动;励磁端整流模块上的温度传导给散热底垫,再通过散热底垫将热量传导到盘体及散热鳍片上,最后由散热风扇将热气抽出,同时外部的常温空气补充进入装置内,起到降温作用;温度越高,则散热风扇转动的速度越快。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励磁端整流模块均匀分布设置在分布盘上,增加了散热效果,同时也兼顾了装置旋转过程中的动平衡。2.本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并通过散热鳍片及散热风扇将热量及时排出,达到降低温度的作用,保护了电器元件的。3.本技术设有较多散热孔,可在加强散热的同时减轻分布盘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装置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装置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图3为装置侧视图。图4为励磁端整流模块与散热底垫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盘体,2-整流模块,3-散热鳍片,4-散热风扇,5-散热底垫,6-散热硅脂,7-散热孔Ⅰ,8-散热孔Ⅱ,9-散热孔Ⅲ,10-固定螺孔,11-压敏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包括盘体1、励磁端整流模块2、散热鳍片3、散热风扇4及控制系统;在所述盘体1的正面上以相同角度环绕均匀分布设有散热底垫5;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2分布设置在散热底垫5上;所述散热鳍片3以盘体1的圆心为顶点,呈放射状分布设置在盘体1的背面;所述散热风扇4覆盖设置在散热鳍片3上;在所述盘体1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风扇4与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散热风扇4的旋转方向与盘体1工作时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散热底垫5及励磁端整流模块2均匀分布在盘体1上,可增强散热,同时兼顾到了装置旋转过程中的动平衡。在所述散热底垫5上涂有散热硅脂6;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2压在散热硅脂6上,并通过螺栓与散热底垫5连接。所述散热硅脂6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将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2上的热量传导给散热底垫5,再通过所述散热底垫5将热量传导到盘体1及散热鳍片3上。围绕所述散热底垫5的周围分布设有散热孔Ⅰ7。所述散热底垫5附近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Ⅰ7及时排出。围绕所述盘体1的边沿附近分布设有散热孔Ⅱ8。所述盘体1边沿附近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Ⅱ8及时排出。所述控制系统内设有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具备数据处理功能,可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散热风扇4的转速。在所述盘体1上还设有压敏电阻11。所述压敏电阻11为汽轮发电机附属部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汽轮发电机工作时,温度传感器监测分布盘盘体1附近的温度;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散热风扇4启动;励磁端整流模块2上的温度传导给散热底垫5,再通过散热底垫5将热量传导到盘体1及散热鳍片3上,最后由散热风扇4将热气抽出,同时外部的常温空气补充进入装置内,起到降温作用;温度越高,则散热风扇4转动的速度越快。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围绕所述盘体1的中部分布设有散热孔Ⅲ9。所述盘体1中部附近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Ⅲ9及时排出。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盘体1上还设有固定螺孔10。所述固定螺孔10用以固定盘体1。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围绕所述盘体1的中部分布设有散热孔Ⅲ9。所述盘体1中部附近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Ⅲ9及时排出。所述盘体1上还设有固定螺孔10。所述固定螺孔10用以固定盘体1。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包括盘体(1)、励磁端整流模块(2)、散热鳍片(3)、散热风扇(4)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体(1)的正面上以相同角度环绕均匀分布设有散热底垫(5);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2)分布设置在散热底垫(5)上;所述散热鳍片(3)以盘体(1)的圆心为顶点,呈放射状分布设置在盘体(1)的背面;所述散热风扇(4)覆盖设置在散热鳍片(3)上;在所述盘体(1)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风扇(4)与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控制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包括盘体(1)、励磁端整流模块(2)、散热鳍片(3)、散热风扇(4)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体(1)的正面上以相同角度环绕均匀分布设有散热底垫(5);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2)分布设置在散热底垫(5)上;所述散热鳍片(3)以盘体(1)的圆心为顶点,呈放射状分布设置在盘体(1)的背面;所述散热风扇(4)覆盖设置在散热鳍片(3)上;在所述盘体(1)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风扇(4)与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底垫(5)上涂有散热硅脂(6);所述励磁端整流模块(2)压在散热硅脂(6)上,并通过螺栓与散热底垫(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励磁端整流模块及压敏电阻安装固定分布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鹏年封吉龙陈谢军朱利斌李泓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