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70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包括架框和隔板,所述架框的侧壁焊接有侧板,且侧板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条,且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的内部均连通有转杆,所述第二连接条的顶端焊接有承重杆,且承重杆的外壁安装有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座,所述隔板焊接在架框的内壁下方,且架框的内壁上方安装有转轴,所述的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且第一夹持框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框,所述第一夹持框的顶端边缘开设有卡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螺纹之间的安装方式,不仅便于使用者对连接条之间的拆卸和组装,亦可便于使用者对该电缆桥架整体的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
本技术涉及电缆桥架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
技术介绍
电缆桥架分为槽式、托盘式和梯架式、网格式等结构,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建筑物内桥架可以独立架设,也可以敷设在各种建筑物和管廊支架上,应体现结构简单,造型美观、配置灵活和维修方便等特点,全部零件均需进行镀锌处理,安装在建筑物外露天的桥架。但是现有的电缆桥架,不便于使用者对该电缆桥架的携带,并且电缆桥架的使用范围较为单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解决了现有的电缆桥架,不便于使用者对该电缆桥架的携带,并且电缆桥架的使用范围较为单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包括架框和隔板,所述架框的侧壁焊接有侧板,且侧板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条,且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的内部均连通有转杆,所述第二连接条的顶端焊接有承重杆,且承重杆的外壁安装有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座,所述隔板焊接在架框的内壁下方,且架框的内壁上方安装有转轴,所述的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且第一夹持框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框,所述第一夹持框的顶端边缘开设有卡箍槽。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条通过转杆与第二连接条旋转连接,且第一连接条的长度和第二连接条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承重杆和中空杆关于架框的中轴线均对称布置有两组,且承重杆的表面与中空杆的表面均为开孔式设计。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均通过转轴与架框转动连接,且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构成半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之间为卡槽连接,且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的内壁均粘接有海绵层,所述第一夹持框的顶端与第二夹持框的顶端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框的顶端粘接有卡箍块,且卡箍块和卡箍槽呈一一对应设置。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条和转杆,在转动承重杆的过程中,承重杆可通过转杆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亦可便于使用者对承重杆的折叠,并且螺纹之间的安装方式,不仅便于使用者对连接条之间的拆卸和组装,亦可便于使用者对该电缆桥架整体的携带;2.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通过设置承重杆和中空杆,在抽动中空杆的过程中,可便于使用者对该架框与天花板高度之间进行调节,使得该架框适用范围极佳,并且在安装孔与螺钉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可将调节至一定位置后的架框固定在所需位置处;3.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以及转轴,因转轴自身具有一定的旋转功能,可通过转轴将第一夹持框和第二夹持框分别旋转至合适位置处,对安装在架框内部的电缆具有夹持的作用,使得电缆在安装过后具备一定的美观性能,并且海绵层可避免电缆与夹持框之间相互接触,对夹持在夹持框内部的电缆具有保护的作用,同时在卡箍块和卡箍槽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可将夹持框之间牢固,不仅便于使用者对电缆的维护和更换,亦可保证电缆夹持后整体的稳定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持框之间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架框,2、侧板,3、第一连接条,4、第二连接条,5、转杆,6、承重杆,7、中空杆,8、固定座,9、隔板,10、转轴,11、第一夹持框,12、第二夹持框,13、海绵层,14、卡箍槽,15、卡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持框之间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该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包括架框1和隔板9,架框1的侧壁焊接有侧板2,且侧板2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连接条3,第一连接条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条4,且第一连接条3和第二连接条4的内部均连通有转杆5,第二连接条4的顶端焊接有承重杆6,且承重杆6的外壁安装有中空杆7,中空杆7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座8,隔板9焊接在架框1的内壁下方,且架框1的内壁上方安装有转轴10,的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持框12,且第一夹持框1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框12,第一夹持框11的顶端边缘开设有卡箍槽14。第一连接条3通过转杆5与第二连接条4旋转连接,且第一连接条3的长度和第二连接条4的长度相同,在转动承重杆6的过程中,承重杆6可通过转杆5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亦可便于使用者对承重杆6的折叠,并且螺纹之间的安装方式,不仅便于使用者对连接条之间的拆卸和组装,亦可便于使用者对该电缆桥架整体的携带。承重杆6和中空杆7关于架框1的中轴线均对称布置有两组,且承重杆6的表面与中空杆7的表面均为开孔式设计,在抽动中空杆7的过程中,可便于使用者对该架框1与天花板高度之间进行调节,使得该架框1适用范围极佳,并且在安装孔与螺钉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可将调节至一定位置后的架框1固定在所需位置处。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持框12均通过转轴10与架框1转动连接,且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持框12构成半圆形结构,因转轴10自身具有一定的旋转功能,可通过转轴10将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持框12分别旋转至合适位置处,对安装在架框1内部的电缆具有夹持的作用,使得电缆在安装过后具备一定的美观性能。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持框12之间为卡槽连接,且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持框12的内壁均粘接有海绵层13,第一夹持框11的顶端与第二夹持框12的顶端紧密贴合,海绵层13可避免电缆与夹持框之间相互接触,对夹持在夹持框内部的电缆具有保护的作用。第二夹持框12的顶端粘接有卡箍块15,且卡箍块15和卡箍槽14呈一一对应设置,在卡箍块15和卡箍槽14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可将夹持框之间牢固,不仅便于使用者对电缆的维护和更换,亦可保证电缆夹持后整体的稳定性能。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第二连接条4安装在第一连接条3的内侧,至第二连接条4表面开设的安装孔与第一连接条3表面开设的安装孔重合,再将转杆5嵌入安装孔中,亦可将架框1与侧板2连接牢固,然后向上或者向上抽动中空杆7,至中空杆7下方的架框1为所需高度,再通过固定座8表面开设的安装孔与螺钉将架框1与墙订之间连接牢固,此时中空杆7表面开设的安装孔与承重杆6表面开设的安装孔重合,再将螺钉嵌入安装孔中,亦可将架框1与墙订之间连接牢固,最后将电缆安装在架框1的顶端后,通过转轴10分别将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持框12自由旋转至其顶端紧密贴合处,此时第二夹持框12顶端的卡箍块15亦嵌入第一夹持框11顶端边缘开设的卡箍槽14中,同时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包括架框(1)和隔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框(1)的侧壁焊接有侧板(2),且侧板(2)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连接条(3),所述第一连接条(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条(4),且第一连接条(3)和第二连接条(4)的内部均连通有转杆(5),所述第二连接条(4)的顶端焊接有承重杆(6),且承重杆(6)的外壁安装有中空杆(7),所述中空杆(7)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座(8),所述隔板(9)焊接在架框(1)的内壁下方,且架框(1)的内壁上方安装有转轴(10),所述的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持框(12),且第一夹持框(1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框(12),所述第一夹持框(11)的顶端边缘开设有卡箍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包括架框(1)和隔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框(1)的侧壁焊接有侧板(2),且侧板(2)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连接条(3),所述第一连接条(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条(4),且第一连接条(3)和第二连接条(4)的内部均连通有转杆(5),所述第二连接条(4)的顶端焊接有承重杆(6),且承重杆(6)的外壁安装有中空杆(7),所述中空杆(7)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座(8),所述隔板(9)焊接在架框(1)的内壁下方,且架框(1)的内壁上方安装有转轴(10),所述的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夹持框(11)和第二夹持框(12),且第一夹持框(1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框(12),所述第一夹持框(11)的顶端边缘开设有卡箍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条(3)通过转杆(5)与第二连接条(4)旋转连接,且第一连接条(3)的长度和第二连接条(4)的长度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荣发滑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