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玻太阳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2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玻太阳能组件,包括敷设层自下向上的玻璃、POE、电池片、POE、玻璃,每个敷设层按纵向依次布置有A串、B串、C串、D串、E串、F串,AB、EF、CD串头部均匀设有引出线孔,所述电池片之间通过高温胶带进行固定;在每个敷设层之间位于E串最顶部及B串最底部放置有POE小条,A串及F串的两端分别放置有POE小块,AB、EF、CD串尾部分别由汇流条焊接固定并进行后膜铺设,在后膜铺设完成后沿组件四周粘贴封边胶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中人力及材料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能够节约人力和工装成本,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串间距,同时能够改善组件的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玻太阳能组件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行业半片双玻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玻太阳能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组件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产品,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当中,如建筑一体化、光伏屋顶系统等。在太阳能半片双玻组件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串间距和气泡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组件的质量,目前行业内解决办法均是通过使用层压框工装来辅助生产。光伏市场上双玻组件层压过程中,使用层压工装进行辅助作业,虽然解决了层压过程中气泡、矩阵偏移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但上述工装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人力成本增加,一方面,需要两人协同作业;另一方面,层压前后需要装框去框,增加整个生产工艺时间;(2)材料成本增加,一方面不同版型的组件需要制作不同规格的层压框,另一方面,每个层压工装需要特定固定胶带固定(20cm~30cm)*6;层压窗口降低,因人工加框作业,导致层压上下层进料窗口缩短(仅限双层层压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中人力及材料成本高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节约人力和工装成本,又能能够保证串间距及改善组件的气泡的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玻太阳能组件。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玻太阳能组件,包括敷设层自下向上的玻璃、POE、电池片、POE、玻璃,每个敷设层按纵向依次布置有A串、B串、C串、D串、E串、F串,AB、EF、CD串头部沿纵向均匀设有三个引出线孔,所述电池片之间通过高温胶带进行固定;在每个敷设层之间位于E串最顶部及B串最底部放置有POE小条,A串及F串的两端分别放置有POE小块,AB、EF、CD串尾部分别由汇流条焊接固定并进行后膜铺设,在后膜铺设完成后沿组件四周粘贴封边胶带。优选的,所述POE小条长500±5,宽度15±3mm,POE小块宽25±3,长60±5mm。进一步地,所述引出线孔为椭圆孔时,在引出线孔的底部设有引出线小块。优选的,所述引出线小块长20±2,宽20±2mm。优选的,所述封边胶带为带孔封边胶带,可以使得组件在整个层压的过程中保证溢胶均匀。本技术在完成激光划片-自动串焊-前玻及前膜敷设-自动排版-自动叠焊以后,进入层压机前,增加POE小条和小块以及在完成后膜铺设在组件四周粘贴带孔的封边胶带。本技术不仅可以在抽真空阶段及层压阶段保证串间距,在抽真空阶段组件变成“凹型”,在层压阶段,组件变成凸型,封边胶带在任何阶段都可以减小组件的变形,便于气泡的均匀逸出,有效控制层压不良,确保产品质量。本技术由于封边胶带的作用,在撕掉封边胶带以后,能够保证玻璃边缘圆弧光滑过渡,保证组件的美观可靠。本技术简化了双玻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人力及物力,同时能够提高双玻组件生产的良率,适合任何版型的半片双玻组件制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抽真空阶段示意图;图3为层压阶段示意图;图4为开盖阶段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POE小条,2、POE小块,3、高温胶带,4、汇流条,5、电池片,6、引出线孔,7、封边胶带,8、尾部,9、头部,10、玻璃,11、高温布,12、硅胶板,13、气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玻太阳能组件,包括敷设层自下向上的玻璃、POE、电池片5、POE、玻璃,每个敷设层按纵向依次布置有A串、B串、C串、D串、E串、F串,AB、EF、CD串头部9沿纵向均匀设有三个引出线孔6,所述电池片5之间通过高温胶带3进行固定;在每个敷设层之间位于E串最顶部及B串最底部放置有POE小条1,A串及F串的两端分别放置有POE小块2,AB、EF、CD串尾部8分别由汇流条4焊接固定并进行后膜铺设,在后膜铺设完成后沿组件四周粘贴封边胶带7。优选的,所述POE小条1长500±5,宽度15±3mm,POE小块2宽25±3,长60±5mm。进一步地,所述引出线孔6为椭圆孔时,在引出线孔的底部设有引出线小块。优选的,所述引出线小块长20±2,宽20±2mm。优选的,所述封边胶带7为带孔封边胶带,可以使得组件在整个层压的过程中保证溢胶均匀。本技术在完成激光划片-自动串焊-前玻及前膜敷设-自动排版-自动叠焊以后,进入层压机前,增加POE小条1和POE小块2以及在完成后膜铺设在组件四周粘贴带孔的封边胶带7。本技术在以下工艺中保证串间距及改善组建的气泡:一、保证串间距:组件在抽真空的过程中,整体矩阵通过高温胶带7固定,相互拉扯,从而保证间距正常,而A、F串位于矩阵两侧,胶带只可拉扯电池片串不向外延伸,无法减缓A、F串向内侧滑动。AB、EF串尾部由汇流条焊接固定,头部使用小条增加阻力从而解决A/F电池片串不会向外延伸、也可保证不会向内延伸。二、改善组件的气泡:组件在层压的整个过程中,气泡排出的方式有2种,(1)抽真空排出(2)压力挤压排出在层压的过程中,分为3个阶段。1.抽真空阶段:(1)保证正常的串间距:组件进入层压机以后,下层玻璃10首先接触到高温布11,及加热板由于受热发生变形,与电池片5及上层玻璃10形成“凹”型(图2),组件左右边缘两侧的电池片5向内侧偏移,导致串间距减小。组件在抽真空的时候,温度达到80℃POE胶膜已经开始融化,胶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抽力将POE向边缘流动,会阻碍左右最边缘两串电池片片向内侧移动,进而解决串间距不良的问题。(2)在抽真空阶段,组件变成“凹”型,不利于气泡的排出,通过抽真空和POE胶膜的流动,将组件封装材料和组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排出。2.层压阶段:(1)保证正常的串间距:层压阶段:上室充气,硅胶板12下移,硅胶板12紧压组件玻璃四边,因高度差原因上层玻璃10的边缘受力明显大于其他部位,结果导致上层玻璃10受力不均而发生形变,边缘玻璃向下部变形,成“凸”形状态(图3),玻璃四边过压,导致电池片5串向内挤压,产生串间距变小;该工艺通过叠层添加POE小条1方式增加该位置的胶量,POE向边缘流动,会阻碍最边缘两串电池片5向内测移动,进而解决串间距不良的问题,随着POE逐步交联凝固同时该工艺在该阶段采取缓慢充气的方式,压力由小逐步递增,最大不可超15kpa,保证在层压的过程中,缓慢充气,保证整个层压过程中组件受力均匀,有利于保证串间距的稳定,以及气泡的均匀逸出。(2)改善气泡:由于层压过程中,组件呈“凸”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玻太阳能组件,包括敷设层自下向上的玻璃、POE、电池片、POE、玻璃,每个敷设层按纵向依次布置有A串、B串、C串、D串、E串、F串,AB、EF、CD串头部沿纵向均匀设有三个引出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之间通过高温胶带进行固定;在每个敷设层之间位于E串最顶部及B串最底部放置有POE小条,A串及F串的两端分别放置有POE小块,AB、EF、CD串尾部分别由汇流条焊接固定并进行后膜铺设,在后膜铺设完成后沿组件四周粘贴封边胶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玻太阳能组件,包括敷设层自下向上的玻璃、POE、电池片、POE、玻璃,每个敷设层按纵向依次布置有A串、B串、C串、D串、E串、F串,AB、EF、CD串头部沿纵向均匀设有三个引出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之间通过高温胶带进行固定;在每个敷设层之间位于E串最顶部及B串最底部放置有POE小条,A串及F串的两端分别放置有POE小块,AB、EF、CD串尾部分别由汇流条焊接固定并进行后膜铺设,在后膜铺设完成后沿组件四周粘贴封边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层压框工艺生产的半片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刘俊芳郑旭斌赵兵冯仁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