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56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包括演示基板、月相模拟片、支撑板和底座;演示基板为圆片形结构,在演示基板中心表面贴覆有地球图片;在演示基板上嵌设有多个强力磁铁柱,强力磁铁柱位于地球图片外侧,相互间隔设置;月相模拟片为圆片形,内部嵌设有铁柱;在月相模拟片上贴覆有月相图片;月相模拟片通过强力磁铁柱吸附在演示基板上;支撑板与演示基板连接;支撑板插接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方便,适于学生自主体验学具的开发,可操作性好,简约高效,仿真效果好,可以模拟地球上不同纬度位置观测各种月相的效果,对地球各地实地观测月相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
技术介绍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教学中有关于月相教学活动。经过简单易行的模拟实验,学生观察到月相的变化规律。但是在实地观测时,除了要解决观测时间和观测方位的问题,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月相的亮面存在朝向不正的问题。月相的变化不是简单的月相的亮面在相对观测者左右方向上的变化,根据观测时间的不同以及观测方位的不同,月相的亮面在实际观测中会出现相对月球中心偏上或偏下的位置变化。但是现有的模拟实验教具一方面结构复杂,可操作性差,另一方面没有与地球各地实地观测相结合,单纯偏面只是针对月相变化规律,而没有引入观测方位这一重要因素,仿真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在月相模拟教具中引入观测方位的因素,与地球各地实地观测相结合,解决了现有的模拟实验教具一方面结构复杂,可操作性差,另一方面仿真效果差,没有与地球各地实地观测相结合,单纯偏面只是针对月相变化规律,而没有引入观测方位这一重要因素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包括演示基板;所述演示基板为圆片形结构,在所述演示基板中心表面贴覆有地球图片;在所述演示基板上嵌设有多个强力磁铁柱,所述强力磁铁柱位于所述地球图片外侧,相互间隔设置;在每个所述强力磁铁柱的周围标注相对所述地球图片的上、下、左、右的四个方位点;月相模拟片;所述月相模拟片为圆片形,内部嵌设有铁柱;在所述月相模拟片上贴覆有月相图片;所述月相模拟片通过所述强力磁铁柱吸附在所述演示基板上;支撑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演示基板连接;所述支撑板插接在所述底座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演示基板为有机玻璃圆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强力磁铁柱为12个,分别位于所述地球图片的两极、赤道、北纬30°、北纬60°、南纬30°、南纬60°的对应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演示基板上标示有地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形托槽,所述演示基板插设在所述圆弧形托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加重块。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方便,适于学生自主体验学具的开发,可操作性好,简约高效,仿真效果好,可以模拟地球上不同纬度位置观测各种月相的效果,对地球各地实地观测月相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图2和图3都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演示基板2.地球图片3.支撑板4.底座5.强力磁铁柱6.月相模拟片7.圆弧形托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结合图1,本技术为一种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包括演示基板1、月相模拟片6、支撑板3和底座4。演示基板1为圆片形结构,在演示基板1中心表面贴覆有地球图片2;在演示基板1上嵌设有多个强力磁铁柱5,强力磁铁柱5位于地球图片2外侧,相互间隔设置;在每个强力磁铁柱5的周围标注相对地球图片2的上、下、左、右的四个方位点。月相模拟片6为圆片形,内部嵌设有铁柱;在月相模拟片6上贴覆有月相图片;月相模拟片6通过强力磁铁柱5吸附在演示基板1上。支撑板3与演示基板1连接;支撑板3插接在底座4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制作,具体制作方法:1、选择直径27cm有机玻璃圆片制作演示基板1,右下角设置3cm高的支撑板3,在有机玻璃圆片上面按地球仪的倾斜角度,分别画出南北纬度0度、30度、60度和90度线,每线距边缘2.6cm出画出长4cm垂直线。2、在每直径线与垂直线边缘十字交叉点钻取直径0.5cm小孔,并将相应的强力磁铁柱5固定其中。3、制作直径2-4cm的有机玻璃小圆片制作月相模拟片6,在有机玻璃小圆片上钻孔,小孔处与表面平齐固定一段铁螺杆,然后在有机玻璃小圆片两面表面贴覆月相图片。4、距每直径线边缘与垂直线交叉点2cm处,分别双面粘贴上、下、左、右四个位置标识。在演示基板1中间双面粘贴直径15cm地球图片2,南北极地轴用红色线标注。5、底部粘贴10cm×5cm圆角有机玻璃片作为底座4,将演示基板1安装在底座4上,两侧用有机玻璃条加固,粘贴该装置的教具名称。本技术的使用演示方法:举例说明,选择一个月相模拟片6,模拟的是北半球夏至,上弦月模拟效果。月相模拟片6的亮面始终朝向演示基板1右侧太阳模拟区,将月相圆片分别吸合到需要模拟的纬度地区,然后按照不同纬度人的站立效果,看月相圆片转动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至上下直立效果,就模拟出同一月相不同纬度下的不同月相朝向效果了。实施例2结合图2和图3,实施例2的月相模拟观测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是针对支撑板3进行改进,在支撑板3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形托槽7,演示基板1插设在圆弧形托槽7内。这一改进,主要是为了便于进行使用和观察。由于支撑板3和演示基板1能够进行自由插接,在演示过程中,可以使演示基板1进行转动,在演示时,可以使演示基板1上的地轴线呈类似地球仪的倾斜状态,在观测时,可以转动演示基板1,使演示基板1上地轴线处于竖直状态,提高观测时的便利性。图2和图3中是对北半球夏至,东侧,北纬60度的月相进行演示,从图3中的演示结果可见,月相的亮面偏向上方。结合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优点:本技术简化地球全方位模拟观测实验,利用地球北半球冬至或夏至时段,设置12个南北球维度30度间隔的位置,用来模拟不同纬度的月相观测效果。作为学具,具有形象逼真,结构简单,模拟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演示基板;所述演示基板为圆片形结构,在所述演示基板中心表面贴覆有地球图片;在所述演示基板上嵌设有多个强力磁铁柱,所述强力磁铁柱位于所述地球图片外侧,相互间隔设置;在每个所述强力磁铁柱的周围标注相对所述地球图片的上、下、左、右的四个方位点;/n月相模拟片;所述月相模拟片为圆片形,内部嵌设有铁柱;在所述月相模拟片上贴覆有月相图片;所述月相模拟片通过所述强力磁铁柱吸附在所述演示基板上;/n支撑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演示基板连接;所述支撑板插接在所述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演示基板;所述演示基板为圆片形结构,在所述演示基板中心表面贴覆有地球图片;在所述演示基板上嵌设有多个强力磁铁柱,所述强力磁铁柱位于所述地球图片外侧,相互间隔设置;在每个所述强力磁铁柱的周围标注相对所述地球图片的上、下、左、右的四个方位点;
月相模拟片;所述月相模拟片为圆片形,内部嵌设有铁柱;在所述月相模拟片上贴覆有月相图片;所述月相模拟片通过所述强力磁铁柱吸附在所述演示基板上;
支撑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演示基板连接;所述支撑板插接在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不同纬度月相模拟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牛科教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