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44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计量模块,包括控制电路、计量电路和接口电路,计量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接口电路与控制电路和计量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的计量模块相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接口简单和应用简单的优点,这样一来,能够减小计量模块的体积,且能够降低计量模块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量模块
本技术涉及计量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计量模块。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对电流、电压和功率的计量,目前市面上出现了用于对电流、电压和功率进行计量的计量模块,但是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计量模块普遍存在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数量多的缺点,这样一来,存在计量模块体积大和生产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计量模块,其与传统的计量模块相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接口简单和应用简单的优点,这样一来,能够减小计量模块的体积,且能够降低计量模块的生产成本。本技术的计量模块,包括控制电路、计量电路和接口电路,计量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接口电路与控制电路和计量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2,电容C4,电阻R7、R6,接口RX0、TX0,主控芯片U2的1脚串联电容C4后接地,主控芯片U2的1脚与电源VCC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2脚串联电阻R6后与电源VCC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2脚与接口TX0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7脚串联电阻R7后与电源VCC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7脚与接口RX0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8脚接地;计量电路包括计量芯片U1,电容C1、C2,电阻R1、R2、R3、R4、R5,接口IS1、FLQ、N1、L1,计量芯片U1的1脚与电源VCC电连接,计量芯片U1的2脚串联电阻R2后与接口FLQ的其中一端和接口IS1电连接,计量芯片U1的2脚串联电容C2后接地,计量芯片U1的3脚串联电阻R1后接地,接口FLQ的另一端和接口N1均接地,计量芯片U1的3脚串联电容C1后接地,计量芯片U1的4脚串联电容C3后接地,计量芯片U1的4脚依次串联电阻R4和电阻R3后与接口L1电连接,电阻R5与电容C3并联,计量芯片U1的5脚接地,计量芯片U1的6脚与主控芯片U2的3脚电连接,计量芯片U1的7脚与主控芯片U2的6脚电连接,计量芯片U1的8脚与主控模块U2的4脚电连接;接口电路包括接口P1,接口P1的1脚接地,接口P1的2脚与主控芯片U2的5脚电连接,接口P1的3脚与主控芯片U2的4脚电连接,接口P1的4脚与电源VCC电连接,接口P1的5脚与主控芯片U2的7脚电连接。本技术的计量模块,其中,主控芯片U2的型号为Mxd61b。本技术的计量模块,其中,计量芯片U1的型号为CE807C。本技术与传统的计量模块相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接口简单和应用简单的优点,这样一来,能够减小计量模块的体积,且能够降低计量模块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计量模块,包括控制电路1、计量电路2和接口电路3,计量电路2与控制电路1电连接,接口电路3与控制电路1和计量电路2电连接;控制电路1包括主控芯片U2,电容C4,电阻R7、R6,接口RX0、TX0,主控芯片U2的1脚串联电容C4后接地,主控芯片U2的1脚与电源VCC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2脚串联电阻R6后与电源VCC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2脚与接口TX0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7脚串联电阻R7后与电源VCC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7脚与接口RX0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8脚接地;计量电路2包括计量芯片U1,电容C1、C2,电阻R1、R2、R3、R4、R5,接口IS1、FLQ、N1、L1,计量芯片U1的1脚与电源VCC电连接,计量芯片U1的2脚串联电阻R2后与接口FLQ的其中一端和接口IS1电连接,计量芯片U1的2脚串联电容C2后接地,计量芯片U1的3脚串联电阻R1后接地,接口FLQ的另一端和接口N1均接地,计量芯片U1的3脚串联电容C1后接地,计量芯片U1的4脚串联电容C3后接地,计量芯片U1的4脚依次串联电阻R4和电阻R3后与接口L1电连接,电阻R5与电容C3并联,计量芯片U1的5脚接地,计量芯片U1的6脚与主控芯片U2的3脚电连接,计量芯片U1的7脚与主控芯片U2的6脚电连接,计量芯片U1的8脚与主控模块U2的4脚电连接;接口电路3包括接口P1,接口P1的1脚接地,接口P1的2脚与主控芯片U2的5脚电连接,接口P1的3脚与主控芯片U2的4脚电连接,接口P1的4脚与电源VCC电连接,接口P1的5脚与主控芯片U2的7脚电连接;主控芯片U2的型号为Mxd61b;计量芯片U1的型号为CE807C。本技术高度集成了测量和数字信号通讯的功能,能准确完成对功率、电压、电流的各项参数的测量及传输;而且具有体积小,接口简单,应用简单的优点,只需要通过UART协议就可以进行通信并获取功率、电压、电流参数信息,方便开发设计,简化设计难度,且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量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1)、计量电路(2)和接口电路(3),所述计量电路(2)与控制电路(1)电连接,所述接口电路(3)与控制电路(1)和计量电路(2)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1)包括主控芯片U2,电容C4,电阻R7、R6,接口RX0、TX0,所述主控芯片U2的1脚串联电容C4后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1脚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2脚串联电阻R6后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2脚与接口TX0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7脚串联电阻R7后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7脚与接口RX0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8脚接地;所述计量电路(2)包括计量芯片U1,电容C1、C2,电阻R1、R2、R3、R4、R5,接口IS1、FLQ、N1、L1,所述计量芯片U1的1脚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计量芯片U1的2脚串联电阻R2后与接口FLQ的其中一端和接口IS1电连接,所述计量芯片U1的2脚串联电容C2后接地,所述计量芯片U1的3脚串联电阻R1后接地,所述接口FLQ的另一端和接口N1均接地,所述计量芯片U1的3脚串联电容C1后接地,所述计量芯片U1的4脚串联电容C3后接地,所述计量芯片U1的4脚依次串联电阻R4和电阻R3后与接口L1电连接,所述电阻R5与电容C3并联,所述计量芯片U1的5脚接地,所述计量芯片U1的6脚与主控芯片U2的3脚电连接,所述计量芯片U1的7脚与主控芯片U2的6脚电连接,所述计量芯片U1的8脚与主控模块U2的4脚电连接;所述接口电路(3)包括接口P1,所述接口P1的1脚接地,所述接口P1的2脚与主控芯片U2的5脚电连接,所述接口P1的3脚与主控芯片U2的4脚电连接,所述接口P1的4脚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接口P1的5脚与主控芯片U2的7脚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型号为Mxd61b;所述计量芯片U1的型号为CE807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量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1)、计量电路(2)和接口电路(3),所述计量电路(2)与控制电路(1)电连接,所述接口电路(3)与控制电路(1)和计量电路(2)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1)包括主控芯片U2,电容C4,电阻R7、R6,接口RX0、TX0,所述主控芯片U2的1脚串联电容C4后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1脚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2脚串联电阻R6后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2脚与接口TX0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7脚串联电阻R7后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7脚与接口RX0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8脚接地;所述计量电路(2)包括计量芯片U1,电容C1、C2,电阻R1、R2、R3、R4、R5,接口IS1、FLQ、N1、L1,所述计量芯片U1的1脚与电源VCC电连接,所述计量芯片U1的2脚串联电阻R2后与接口FLQ的其中一端和接口I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源淼张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