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35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包括充气阀,所述充气阀的一侧连接有漏孔容器,且漏孔容器的另一侧连接有隔离阀,所述隔离阀的另一侧连接有漏滤元件,且的另一侧连接有真空接口,所述真空接口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机构,所述充气阀与漏孔容器之间安装有密封机构。通过手动拧动第一手拧螺栓,第一手拧螺栓与螺纹槽相连接,可以将其两个弧形板固定在充气阀与漏孔容器的连接处,通过弧形板内的胶条,可以将其连接处密封,防止出现间隙,通过拧动第一手拧螺栓可以控制胶条的松紧度,拧动第二手拧螺栓,可以带动着垫片进行伸缩移动,可以将其真空接口处的连接件进行夹紧固定,能够固定住多种规格尺寸的连接件,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孔,具体是指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
技术介绍
一般厂商的标准漏孔分为真空和正压两种类型,真空类标准漏孔和正压类标准漏孔接口不统一、不匹配,所造成的后果直接影响最终标准漏孔的漏率值和重复性。真空类标准漏孔作为正压漏孔使用时候,因为漏率元件的材质不同、以及漏率元件安装位置的不同、数据不稳定、上下浮动偏大、数据重复性等问题无法解决。反之正压类标准漏孔也会出现同样问题,且接口不匹配也是一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包括充气阀,所述充气阀的一侧连接有漏孔容器,且漏孔容器的另一侧连接有隔离阀,所述隔离阀的另一侧连接有漏滤元件,且的另一侧连接有真空接口,所述真空接口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机构,所述充气阀与漏孔容器之间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充气阀的一侧与漏孔容器的内部之间为卡合连接,且漏孔容器与隔离阀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弧形板,且第一弧形板的内部嵌合连接有第一胶条,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两侧分别焊接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手拧螺栓。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板,且第二弧形板的内部嵌合连接有第二胶条,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侧分别焊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通过第一手拧螺栓与第一连接板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一连接板关于第一弧形板的中轴线呈对称。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支撑板,且支撑板与真空接口的两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手拧螺栓,且第二手拧螺栓靠近真空接口中心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通过第二手拧螺栓与支撑板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垫片关于真空接口的中轴线呈对称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将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贴合在充气阀与漏孔容器的连接处,通过手动拧动第一手拧螺栓,第一手拧螺栓与螺纹槽相连接,在螺纹槽内伸缩移动,可以将其两个弧形板固定在充气阀与漏孔容器的连接处,通过弧形板内的胶条,可以将其连接处密封,防止出现间隙,防止在冲压氦气时发生漏气,且通过拧动第一手拧螺栓可以控制胶条的松紧度,通过拧动第二手拧螺栓,可以带动着垫片进行伸缩移动,通过两个垫片,可以将其真空接口处的连接件进行夹紧固定,能够固定住多种规格尺寸的连接件,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机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充气阀;2、漏孔容器;3、隔离阀;4、漏滤元件;5、真空接口;6、密封机构;601、第一弧形板;602、第一胶条;603、第一连接板;604、第一手拧螺栓;605、第二弧形板;606、第二胶条;607、第二连接板;608、螺纹槽;7、固定机构;701、支撑板;702、第二手拧螺栓;703、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包括充气阀1,充气阀1的一侧连接有漏孔容器2,且漏孔容器2的另一侧连接有隔离阀3,隔离阀3的另一侧连接有漏滤元件4,且的另一侧连接有真空接口5,真空接口5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机构7,充气阀1与漏孔容器2之间安装有密封机构6,充气阀1的一侧与漏孔容器2的内部之间为卡合连接,且漏孔容器2与隔离阀3之间为固定连接,充气阀1可以对其漏孔容器2内冲入氦气,通过真空接口5可以卡合待充气作业的连接件。如图2所示,密封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弧形板601,且第一弧形板601的内部嵌合连接有第一胶条602,第一弧形板601的两侧分别焊接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03,且第一连接板6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手拧螺栓604,第一弧形板60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板605,且第二弧形板605的内部嵌合连接有第二胶条606,第二弧形板605的两侧分别焊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07,且第二连接板607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608,螺纹槽608通过第一手拧螺栓604与第一连接板603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一连接板603关于第一弧形板601的中轴线呈对称,第一弧形板601的内部与充气阀1的表面之间为贴合连接,且充气阀1与第二弧形板605之间为活动贴合连接,拧动第一手拧螺栓604,可以与螺纹槽608相连接,能够将两个弧形板固定在充气阀1与漏孔容器2的连接处。如图3所示,固定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支撑板701,且支撑板701与真空接口5的两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支撑板7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手拧螺栓702,且第二手拧螺栓702靠近真空接口5中心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片703,垫片703通过第二手拧螺栓702与支撑板701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垫片703关于真空接口5的中轴线呈对称状,通过两个垫片703可以固定住连接件。工作原理:在其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弧形板601与第二弧形板605贴合在充气阀1与漏孔容器2的连接处,再手动拧动第一手拧螺栓604,第一手拧螺栓604与螺纹槽608相连接,通过旋转在螺纹槽608内向下移动,将其第一弧形板601与第二弧形板605固定在充气阀1与漏孔容器2的连接处,通过拧动第一手拧螺栓604,使其第一弧形板601与第二弧形板605内的第一胶条602与第二胶条606可以与连接处紧密贴合,防止出现间隙,将其连接件卡合在真空接口5处,通过手动拧动第二手拧螺栓702,第二手拧螺栓702带动着垫片703进行伸缩移动,通过两个垫片703将其真空接口处5的连接件进行夹紧固定,就这样完成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包括充气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1)的一侧连接有漏孔容器(2),且漏孔容器(2)的另一侧连接有隔离阀(3),所述隔离阀(3)的另一侧连接有漏滤元件(4),且的另一侧连接有真空接口(5),所述真空接口(5)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机构(7),所述充气阀(1)与漏孔容器(2)之间安装有密封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包括充气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1)的一侧连接有漏孔容器(2),且漏孔容器(2)的另一侧连接有隔离阀(3),所述隔离阀(3)的另一侧连接有漏滤元件(4),且的另一侧连接有真空接口(5),所述真空接口(5)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机构(7),所述充气阀(1)与漏孔容器(2)之间安装有密封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1)的一侧与漏孔容器(2)的内部之间为卡合连接,且漏孔容器(2)与隔离阀(3)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弧形板(601),且第一弧形板(601)的内部嵌合连接有第一胶条(602),所述第一弧形板(601)的两侧分别焊接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03),且第一连接板(6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手拧螺栓(6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压法和真空法氦气标准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60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板(605),且第二弧形板(605)的内部嵌合连接有第二胶条(606),所述第二弧形板(605)的两侧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朋姜伟景晓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贝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