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32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包括测杆、气体采样单元、温度传感器、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气体成分检测单元、外连接杆;测杆的一端连接气体采样单元,温度传感器在测杆内部悬空不与测杆内壁接触,位于测杆连接气体采样单元的一端,测杆的另一端连接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通过外连接杆连接气体成分检测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快速准确测量煤堆内部温度,并同时检测其内部气氛,包括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堆安全监测
,涉及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是我国当前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一次能源,煤炭虽然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强迫着火燃烧(快速氧化),但是实际上,煤炭在常温环境下依旧存在缓慢氧化的现象,氧化过程即伴随着放热过程,所以煤堆在长时间堆放的过程中,煤堆内部温度会逐渐升高,温度升高后又加速了氧化放热过程。因此,煤在储存过程中会存在热损甚至自燃的情况,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污染环境。煤的反应性不同,缓慢氧化速度会有一定差异。对于反应性较差的煤,一般缓慢放热与煤堆自然散热能达到平衡,不会造成明显的热损或发生自燃,而对于反应性较好的煤,如高挥发分烟煤,尤其是褐煤,煤堆自燃现象则非常普遍。因此,在高挥发分烟煤和褐煤的储运过程中,如何监控煤堆热损和自燃,是储运人员高度关注的问题。通过监测煤堆内部温度来判断煤堆的热损趋势或预防自燃,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多数采用烟温测量装置来在线或定期检测煤堆内部温度。目前各种不同结构的测温装置,基本上都存在以下不足:(1)其核心结构基本上都是将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测温杆(钢管)插入端的内部并进行封闭处理,钢管由外向内存在换热过程,钢管自身也从一端向另一端的良好导热能力,因此测量的快速性和精准性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2)煤的氧化需要氧气的参与,消耗氧气并产生CO2、CO等气体,当煤堆内部氧气耗尽时,即使温度较高,也未必会继续恶化,因此,单纯检测煤堆内部温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可能导致煤堆过度处理情况,形成新的氧化环境,反而使热损增加甚至加速。(3)插入端一般采用尖头结构或电钻结构,目的是为了便于插入煤堆内部深处,不过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尖头会顶住煤块)或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能够快速准确测量煤堆内部温度,并同时检测其内部气氛,包括O2、CO、温度、湿度等,为准确判断或研究煤堆内部热损与自燃倾向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包括测杆、气体采样单元、温度传感器、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气体成分检测单元、外连接杆。测杆的一端连接气体采样单元,温度传感器在测杆内部悬空不与测杆内壁接触,位于测杆连接气体采样单元的一端,测杆的另一端连接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通过外连接杆连接气体成分检测单元。所述的测杆,为不锈钢管,优选外径为10mm-20mm的不锈钢管,壁厚1mm以上,测杆长度根据所需测量温度点的深度确定。所述的气体采集单元,包括钢珠紧定螺钉、圆柱形加长螺母、定位点、通气槽。所述的钢珠紧定螺钉,为标准件,安装于测量装置插入端末端,便于测量装置顺利插入煤堆内部。所述的圆柱形加长螺母,为标准件,用于安装钢珠紧定螺钉,其内丝型号与钢珠紧定螺钉匹配,圆柱形加长螺母的外径略小于测杆外径,焊接于测杆端部。所述的定位点为焊点,在圆柱形加长螺母与测杆焊接处的圆柱形加长螺母内丝上,用电焊点焊1-2个焊点,用于避免钢珠紧定螺钉被拧入或受力时自动旋入测杆内。所述的通气槽,为测杆端部沿长度方向切割的开口槽,数量为2-4个,用于煤堆内部测点处的气体进入测杆内。通气槽长度3cm-10cm,宽度2mm-4mm,以避免煤颗粒完全堵塞通气槽,并便于清除进入测杆内的煤颗粒。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煤堆内部测点处的温度,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感温点沿测杆长度方向不到但接近测杆末端。为避免钢管导热导致温度偏差,温度传感器感温点在测杆内悬空,不能与钢管壁接触,简易方法是在靠近感温点将引线打结,感温点悬空位于引线结中间。所述的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接线、温湿度筒体、温湿度螺盖。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从煤堆内部通过通气槽逸出的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所述的温湿度接线,为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与信号连接线。所述的温湿度筒体,为一段不锈钢管,其内径以可以装入温湿度传感器且尚有气体流通空间为宜,采用标准件。所述的温湿度螺盖,采用与温湿度筒体匹配的标准件,本技术采用了1吋不锈钢管帽。温湿度螺盖的一端上开孔并与测杆同轴焊接,孔径与测杆内径匹配。温湿度螺盖与温湿度筒体连接时采用垫片或生料带密封。所述的气体成分检测单元,包括气体成分传感器、气体成分接线、气体成分筒体、气体成分螺盖、接线端子、接线盒、薄螺母、气体逸出孔。所述的气体成分传感器,采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传感器型号与数量根据所需要检测气体的组分确定,本技术采用了O2、CO传感器。所述的气体成分接线,为气体成分传感器的电源与信号连接线。所述的气体成分筒体,为一段不锈钢管,其内径以可以装入气体成分传感器且尚有气体流通空间为宜,可以选用标准件,本技术采用了长度为10cm的1吋外丝不锈钢管。所述的气体成分螺盖,采用与气体成分筒体匹配的标准件,本技术采用了1吋不锈钢管帽。气体成分螺盖与气体成分筒体连接时需要采用垫片或生料带密封。所述的接线端子,用于将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成分传感器的接线汇总,便于与外部测量仪表的电源线、信号线对接。所述的接线盒,用于安装接线端子。所述的薄螺母,为标准件,用于将接线盒夹持安装在气体成分筒体上,其型号与气体成分筒体匹配即可。所述的气体逸出孔,是在接线盒上开一个或多个圆孔,用于煤堆内部气体自然流动逸出。所述的外连接杆,用于连接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与气体成分检测单元,外连接杆的长度能够使逸出气体冷却到气体传感器耐受温度即可。外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温湿度螺盖、气体成分螺盖同轴焊接,两个螺盖分别开孔,孔径与外连接杆内径匹配。由于煤堆内部气体量少,不适合采用外部动力源抽气。基于煤堆的梯形形状,本技术装置在测量煤堆内部气体成分时,利用煤堆内外温差(气体密度差)使内部气体向外自然流动,在使用时,需要垂直或斜向下插入煤堆。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装置能够快速准确测量煤堆内部温度,并同时检测其内部气氛,包括O2、CO、温度、湿度等,为准确判断或研究煤堆内部热损与自燃倾向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插入端与气体采样单元示意图。图3是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示意图。图4是气体成分检测单元示意图。图中:1、测杆;2、插入端与气体采样单元;3、温度传感器;4、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5、气体成分检测单元;6、外连接杆;2-1、钢珠紧定螺钉;2-2、圆柱形加长螺母;2-3、定位点;2-4、通气槽;4-1、温湿度传感器;4-2、温湿度接线;4-3、温湿度筒体;4-4、温湿度螺盖;5-1、气体成分传感器;5-2、气体成分接线;5-3、气体成分筒体;5-4、气体成分螺盖;5-5、接线端子;5-6、接线盒;5-7、薄螺母;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杆、气体采样单元、温度传感器、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气体成分检测单元、外连接杆;/n测杆的一端连接气体采样单元,温度传感器在测杆内部悬空不与测杆内壁接触,位于测杆连接气体采样单元的一端,测杆的另一端连接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通过外连接杆连接气体成分检测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杆、气体采样单元、温度传感器、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气体成分检测单元、外连接杆;
测杆的一端连接气体采样单元,温度传感器在测杆内部悬空不与测杆内壁接触,位于测杆连接气体采样单元的一端,测杆的另一端连接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通过外连接杆连接气体成分检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杆,为不锈钢管;外径为10mm-20mm的不锈钢管,壁厚1mm以上,测杆长度根据所需测量温度点的深度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采集单元,包括钢珠紧定螺钉、圆柱形加长螺母、定位点、通气槽;
所述的钢珠紧定螺钉,为标准件,安装于测量装置插入端末端,便于测量装置顺利插入煤堆内部;
所述的圆柱形加长螺母,为标准件,用于安装钢珠紧定螺钉,其内丝型号与钢珠紧定螺钉匹配,圆柱形加长螺母的外径略小于测杆外径,焊接于测杆端部;
所述的定位点为焊点,在圆柱形加长螺母与测杆焊接处的圆柱形加长螺母内丝上,用电焊点焊1-2个焊点,用于避免钢珠紧定螺钉被拧入或受力时自动旋入测杆内;
所述的通气槽,为测杆端部沿长度方向切割的开口槽,数量为2-4个,用于煤堆内部测点处的气体进入测杆内;通气槽长度3cm-10cm,宽度2mm-4mm,以避免煤颗粒完全堵塞通气槽,并便于清除进入测杆内的煤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堆内部温度与气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煤堆内部测点处的温度,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感温点沿测杆长度方向不到但接近测杆末端;为避免钢管导热导致温度偏差,温度传感器感温点在测杆内悬空,不能与钢管壁接触;
所述的气体温湿度检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接线、温湿度筒体、温湿度螺盖;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从煤堆内部通过通气槽逸出的气体的温度和湿度;
所述的温湿度接线,为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与信号连接线;
所述的温湿度筒体,为一段不锈钢管,其内径以可以装入温湿度传感器且尚有气体流通空间,采用标准件;
所述的温湿度螺盖,采用与温湿度筒体匹配的标准件;温湿度螺盖的一端上开孔并与测杆同轴焊接,孔径与测杆内径匹配;温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乔杨建国季雄冠赵虹毛志平吴哲鹏朱圣云徐智慧江伯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港口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