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16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包括:呈拱形的灯体,设置在灯体底部的支撑架,和盖合在灯体上的灯罩;灯体上设有灯槽、散热腔和散热口;灯槽设置在灯体前端且灯槽内安装有LED灯板,LED灯板的出光侧设置有灯罩,灯罩内嵌在灯槽上;散热腔设置在灯体的后端且抵接在灯槽的背面,散热腔内设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抵接在灯槽背面与灯体的顶面之间;灯体的顶面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处抵接有散热鳍片;支撑架,支撑架呈上拱的弧形状且可拆卸地连接在灯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稳定的贴合瓦片或梁柱等建筑物的弧形安装面,密封性能好,散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成本,能够应用在围墙等小型建筑物灯多种室外场合,适用场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
本技术涉户外灯方面的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
技术介绍
古建筑装饰灯,主要是以LED光源制作的装饰灯具投射到瓦片实现的一个景观效果,特别适合景观建筑物楼体,古建筑物,琉璃瓦,别墅小区,公园等景观装饰。现有的老式的LED投光灯质量偏重、散热效果差,且结构复杂笨重,不能与建筑物很好的融合,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能够稳定的贴合瓦片或梁柱等建筑物的弧形安装面,密封性能好,散热效率高、结构简单,克服了传统此类灯的复杂安装结构、散热效率低的缺陷,有效降低成本,能够应用在围墙等小型建筑物灯多种室外场合,适用场景广泛。(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以提供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包括:呈拱形的灯体,设置在所述灯体内的LED灯板,和盖合在所述LED灯板出光侧的灯罩;所述灯体上设有灯槽、散热腔和散热口;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灯体前端且所述灯槽内安装有所述LED灯板,所述灯罩盖合在所述灯槽上;所述散热腔设置在所述灯体的后端且抵接在所述灯槽的背面,所述散热腔内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抵接在所述灯槽背面与所述灯体的顶面之间;所述灯体的顶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处抵接有所述散热鳍片。由此,本技术通过灯体呈拱形,使灯体整体形成弧形状,以实现弧形灯体能够稳定的时候贴合瓦片或梁柱等建筑物的弧形安装面,隐藏式外形设计,使产品外形与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灯罩卡合在灯槽内能够使LED灯板实现优良的密封性能,具有安装简单、设计巧妙、结构科学的特点;再者,为了提高灯体的散热效率,本技术在灯体上设置散热结构,通过散热鳍片和散热口的设置能够将灯槽内的热量快速导向至散热口,散热效率高、结构简单,克服了传统此类灯的复杂安装结构、散热效率低的缺陷,有效降低成本,能够应用在围墙等小型建筑物灯多种室外场合,适用场景广泛。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在竖向上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散热鳍片以一侧抵接至所述灯槽的背面,另一侧抵接至所述灯体的顶面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竖向设置在散热腔的两侧,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一端竖向抵接在所述灯槽的背面,顶面横向抵接至所述散热口处;第二散热鳍片,竖向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中间,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一端竖向抵接在所述灯槽的背面,顶面横向抵接在所述灯体的顶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内设置电源槽,所述电源槽抵接在所述灯体的顶面内侧,且所述电源槽的一侧抵接至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灯槽的沿出光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围设在所述灯槽四周,所述灯罩卡合在所述安装槽内以内嵌在所述灯体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灯体的前端顶面沿出光方向延伸形成灯沿,所述灯沿呈拱形且围设在所述安装槽的外侧。进一步地,本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上拱的弧形状且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灯体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上倾斜延伸并在延伸部分上开设有支架连接孔,所述散热腔的两侧底部设有与所述支架连接孔相对应的灯体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上内嵌有多个透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散热型建筑装饰灯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散热型建筑装饰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灯体1,灯槽11、散热腔12,散热口13,散热鳍片14,第一散热鳍片141,第二散热鳍片142,安装槽15,灯沿16,灯体连接孔17,电源槽18,LED灯板2,灯罩3,支撑架4,连接部41,支架连接孔42,透镜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包括:呈拱形的灯体1,设置在灯体1内的LED灯板2,和盖合在LED灯板2出光侧的灯罩3;灯体1上设有灯槽11、散热腔12和散热口13;灯槽11设置在灯体1前端且灯槽11内安装有LED灯板2,灯罩盖合在灯槽11上;散热腔12设置在灯体1的后端且抵接在灯槽11的背面,散热腔12内设有散热鳍片14,散热鳍片14抵接在灯槽11背面与灯体1的顶面之间;灯体1的顶面开设有散热口13,散热口13处抵接有散热鳍片14。如图3所示,多个散热鳍片14在竖向上相互平行设置,且散热鳍片14以一侧抵接至灯槽11的背面,另一侧抵接至灯体1的顶面内侧。如图3所示,散热鳍片14包括第一散热鳍片141,第二散热鳍片142,具体的:第一散热鳍片141竖向设置在散热腔12的两侧,第一散热鳍片141的一端竖向抵接在灯槽11的背面,顶面横向抵接至散热口13处;第二散热鳍片142竖向设置在两第一散热鳍片141的中间,第二散热鳍片141的一端竖向抵接在灯槽11的背面,顶面横向抵接在灯体1的顶面上。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散热腔12内设置电源槽18,电源槽18抵接在灯体1的顶面内侧,且电源槽18的一侧抵接至第二散热鳍片142的另一端。如图1、2所示,灯槽11的沿出光方向设置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围设在灯槽11四周,灯罩3卡合在安装槽15内以内嵌在灯体1的前端。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灯体1的前端顶面沿出光方向延伸形成灯沿16,灯沿16呈拱形且围设在安装槽15的外侧,灯沿16设置在灯体1的顶面,且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设置在俯视面积上,灯沿16的面积能够覆盖灯体1底面的面积,从而起到遮挡风雨的作用,有效提高灯体1的密封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支撑架4,其中,支撑架4呈上拱的弧形状且可拆卸地连接在灯体1的底部。具体的,如图2所示,支撑架4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部41,连接部41向上倾斜延伸并在延伸部分上开设有支架连接孔42,散热腔12的两侧底部设有与支架连接孔42相对应的灯体连接孔17。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灯罩3上内嵌有多个透镜5。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呈拱形的灯体,设置在所述灯体底部的支撑架,和盖合在所述灯体上的灯罩;/n所述灯体上设有灯槽、散热腔和散热口;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灯体前端且所述灯槽内安装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的出光侧设置有所述灯罩,所述灯罩内嵌在所述灯槽上;所述散热腔设置在所述灯体的后端且抵接在所述灯槽的背面,所述散热腔内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抵接在所述灯槽背面与所述灯体的顶面之间;所述灯体的顶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处抵接有所述散热鳍片;/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上拱的弧形状且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灯体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建筑装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拱形的灯体,设置在所述灯体底部的支撑架,和盖合在所述灯体上的灯罩;
所述灯体上设有灯槽、散热腔和散热口;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灯体前端且所述灯槽内安装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的出光侧设置有所述灯罩,所述灯罩内嵌在所述灯槽上;所述散热腔设置在所述灯体的后端且抵接在所述灯槽的背面,所述散热腔内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抵接在所述灯槽背面与所述灯体的顶面之间;所述灯体的顶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处抵接有所述散热鳍片;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上拱的弧形状且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灯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建筑装饰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在竖向上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散热鳍片以一侧抵接至所述灯槽的背面,另一侧抵接至所述灯体的顶面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型建筑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包括:
第一散热鳍片,竖向设置在散热腔的两侧,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一端竖向抵接在所述灯槽的背面,顶面横向抵接至所述散热口处;
第二散热鳍片,竖向设置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