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10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它包括阀套,所述阀套的底部设有出油口,所述阀套的内部设有控制活塞,所述控制活塞的顶部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于控制活塞顶部的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于压缩弹簧顶部的静铁芯及设于静铁芯外端的衔铁,所述静铁芯的外部缠绕有线圈,所述衔铁的外部设有衔铁套,所述衔铁套固定在阀套的顶部,所述控制活塞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阀套底部的外沿设有进流腔,所述阀套底部外沿位于进流腔的顶部设有回流腔,所述密封块设置在进流腔的底部,所述进流腔与回流腔互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阀。
技术介绍
电磁阀(Electromagnetic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其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目前,公开号为CN1033631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赋能的控制阀密封件组件和包括其的流体阀,它包括阀体,阀体具有通过流体通道连接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阀座设置于流体通道内,流体控制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流体通道内,流体控制构件与阀座配合以控制流体流过流体通道,密封件组件设置于阀体内,密封件组件在流体控制构件在闭合位置时防止流体经过阀体泄漏,密封件组件至少部分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这种流体阀虽然,但是:这种流体阀中,若控制活塞处于关闭时,因流体进入腔与流体流出腔之间的压力不平衡,阀一侧上的高压流体流向阀的另一侧较低压强的位置。由于压差的存在使高压侧的流体通过控制活塞与阀套之间的间隙流通至低压区域,因此控制活塞必须承受强压,容易造成控制活塞与阀套之间的密封不严。因而,需要使用到一种电磁阀,可以依靠自身材质结构密封且密封可靠,同时具备耐磨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阀,其具有便于实现液路通断、密封性能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磁阀,包括阀套,所述阀套的底部设有出油口,所述阀套的内部设有控制活塞,所述控制活塞的顶部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于控制活塞顶部的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于压缩弹簧顶部的静铁芯及设于静铁芯外端的衔铁,所述静铁芯的外部缠绕有线圈,所述衔铁的外部设有衔铁套,所述衔铁套固定在阀套的顶部,所述控制活塞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阀套底部的外沿设有进流腔,所述阀套底部外沿位于进流腔的顶部设有回流腔,所述密封块设置在进流腔的底部,所述进流腔与回流腔互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装置通过静铁芯、衔铁与控制活塞的配合实现,密封块用于隔离进流腔和回流腔,依据外部的信号,静铁芯对衔铁产生吸引力,从而改变密封块的隔离位置,阀套中存在两种流向,第一是进流腔与回流腔互相连通,第二是进流腔与出油口直接连通,这两种情况为电磁阀关闭和开启的两种情况。进一步设置:所述阀套上位于进流腔处设有固定在阀套上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覆盖于进流腔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对进入到电磁阀内部的物料进行过滤。进一步设置:所述衔铁套内的顶部设有填充在静铁芯外部的第一密封圈,所述阀套顶部的两侧填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阀套外侧位于过滤网的顶部设有填充于阀套外部的第三密封圈,所述阀套外侧位于过滤网的底部设有填充于阀套外部的第四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组密封圈均用于提升阀套内外部的密封性能,保证阀套内部的正常工作,保证阀套与外部配件安装后的正常工作。进一步设置:所述阀套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波形弹簧垫圈,所述波形弹簧垫圈设置于衔铁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形弹簧垫圈用于保护衔铁的升降活动,防止衔铁下落时多次撞击阀套内壁,对衔铁造成损坏。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外部设有固定在阀套外壁的第一尼龙垫,所述第四密封圈的外部设有固定在阀套外壁的第二尼龙垫,所述第一尼龙垫裹覆于第三密封圈的外部,所述第二尼龙垫裹覆于第四密封圈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尼龙垫用于保护第三密封圈,第二尼龙垫用于保护第四密封圈,防止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与阀套之间产生过多磨损,减少第三密封圈与第四密封圈的寿命。进一步设置:所述静铁芯的顶部设有用于限位的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用于限制静铁芯的位置。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活塞采用不锈钢系形状记忆合金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活塞采用记忆合金的材料,当温度升高时,记忆合金发生膨胀,控制活塞与阀套之间的缝隙降低,增强了电磁阀内部的密封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密封装置可以快速对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状态进行切换,电磁阀本身的密封性能较好,同时,便于对控制活塞进行安装,工作时控制活塞自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实施例1中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1、阀套;2、出油口;3、控制活塞;4、密封装置;41、压缩弹簧;42、静铁芯;43、衔铁;5、线圈;6、衔铁套;7、密封块;8、进流腔;9、回流腔;10、过滤网;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第三密封圈;14、第四密封圈;15、波形弹簧垫圈;16、第一尼龙垫;17、第二尼龙垫;18、螺母。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电磁阀,如图1、图2所示,电磁阀的外部为阀套,阀套的底部设有出油口,阀套底部的两侧设有填充在阀套外壁的第四密封圈,第四密封圈设置于出油口顶部的位置,第四密封圈的外部填充有第二尼龙垫,第二尼龙垫裹覆于第四密封圈的外部,用于保护第四密封圈,防止其受到大量磨损。如图1、图2所示,阀套外壁位于第四密封圈的顶部设有进流腔,进流腔由阀套内部延伸至阀套的侧壁,进流腔的外部设有固定在阀套上的过滤网,过滤网用于对进入到进流腔中的物料进行过滤,防止杂质等进入到阀套内部。如图1、图2所示,阀套外壁位于过滤网的顶部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填充在阀套的外壁,第三密封圈的外部设有第一尼龙垫,第一尼龙垫裹覆于第三密封圈的外部,用于保护第三密封圈,防止其收到大量磨损。如图1、图2所示,阀套外壁位于第三密封圈的顶部设有回流腔,回流腔与进流腔相互连通,阀套外壁位于回流腔的顶部设有填充在阀套外壁上的第二密封圈。如图1、图2所示,阀套的内部设有贯穿阀套设置的控制活塞,控制活塞位于出油口的顶部,控制活塞底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紧紧顶在阀套内壁位于进流腔的底部,控制活塞采用不锈钢系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如图1、图2所示,控制活塞的顶部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压缩弹簧、静铁芯与衔铁,压缩弹簧的底部固定在控制活塞的顶部,压缩弹簧的顶部固定在静铁芯的底部,衔铁固定在控制活塞的外端,其位于压缩弹簧的底部,衔铁的外部设有衔铁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包括阀套,所述阀套的底部设有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的内部设有控制活塞,所述控制活塞的顶部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于控制活塞顶部的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于压缩弹簧顶部的静铁芯及设于静铁芯外端的衔铁,所述静铁芯的外部缠绕有线圈,所述衔铁的外部设有衔铁套,所述衔铁套固定在阀套的顶部,所述控制活塞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阀套底部的外沿设有进流腔,所述阀套底部外沿位于进流腔的顶部设有回流腔,所述密封块设置在进流腔的底部,所述进流腔与回流腔互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包括阀套,所述阀套的底部设有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的内部设有控制活塞,所述控制活塞的顶部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于控制活塞顶部的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于压缩弹簧顶部的静铁芯及设于静铁芯外端的衔铁,所述静铁芯的外部缠绕有线圈,所述衔铁的外部设有衔铁套,所述衔铁套固定在阀套的顶部,所述控制活塞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阀套底部的外沿设有进流腔,所述阀套底部外沿位于进流腔的顶部设有回流腔,所述密封块设置在进流腔的底部,所述进流腔与回流腔互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上位于进流腔处设有固定在阀套上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覆盖于进流腔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套内的顶部设有填充在静铁芯外部的第一密封圈,所述阀套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兴锟吴瑾秋陆玲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