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房的隔音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852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公开一种阳光房的隔音墙,包括依次连接的表层(1)、第一真空玻璃层(2)及连接层(3)组成的主体(100),所述主体(100)的一端固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层(3)的一侧向内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主体(100)设有连接槽(5)的一端依次设有隔音棉层(6)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运输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光房的隔音墙
本技术涉及阳光房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阳光房的隔音墙。
技术介绍
阳光房作为人们休闲养生的一种房屋,现在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人们希望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享受太阳浴,从而放松身体和心灵,现有技术中的阳光房多采用拼装的结构组件而成,因此通过若干墙板组装而成的阳光房墙板都不具备隔音功能,本技术旨在解决阳光房墙板的不隔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阳光房的隔音墙,包括依次连接的表层1、第一真空玻璃层2及连接层3组成的主体100,所述主体100的一端固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层3的一侧向内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主体100设有连接槽5的一端依次设有隔音棉层6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优选地,所述隔音棉层6为矩形且紧贴合于所述主体100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优选地,所述连接件4呈“T”型;优选地,所述连接槽5呈“T”型;优选地,所述表层1的厚度最多三厘米;优选地,所述第一真空玻璃层2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的厚度均不超过三厘米;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运输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主体(100)、1-表层、2-第一真空玻璃层、3-连接层、4-连接件、5-连接槽、6-隔音棉层、7-第二真空玻璃隔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领域从业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解释,下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均为图中所示的方向;一种阳光房的隔音墙,包括依次连接的表层1、第一真空玻璃层2及连接层3组成的主体100,所述主体100的一端固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层3的一侧向内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主体100设有连接槽5的一端依次设有隔音棉层6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所述隔音棉层6为矩形且紧贴合于所述主体100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所述连接件4呈“T”型;所述连接槽5呈“T”型;所述表层1的厚度最多三厘米;所述第一真空玻璃层2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的厚度均不超过三厘米;工作原理:将主体100的一端连接件4装接入所述连接层3上的连接槽5,所述连接件4端的主体100紧密贴合于所述隔音棉层6,因此,组成的阳光房墙板与墙板均紧密贴合,可以有效的保证阳光房的隔音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光房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表层(1)、第一真空玻璃层(2)及连接层(3)组成的主体(100),所述主体(100)的一端固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层(3)的一侧向内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主体(100)设有连接槽(5)的一端依次设有隔音棉层(6)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光房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表层(1)、第一真空玻璃层(2)及连接层(3)组成的主体(100),所述主体(100)的一端固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层(3)的一侧向内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主体(100)设有连接槽(5)的一端依次设有隔音棉层(6)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层(6)为矩形且紧贴合于所述主体(100)及第二真空玻璃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坤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