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282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单元,雨水净化单元,雨水储存单元,所述雨水净化单元包括过滤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体、带滤孔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与过滤腔体的侧壁贴合,所述过滤板底端与过滤腔体贴合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有效收集处理雨水,缓解城市用水短缺、内涝等问题,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净化装置分离出的垃圾杂物清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市建设
,特别涉及雨水收集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水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城市的硬化道路难以渗透,大量降雨时往往导致城市排水紧张,雨水容易积蓄在道路上造成城市内涝问题,因此收集利用雨水不仅能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缓解排水系统的压力,避免内涝发生。如在公开号为CN201610619621.7的中国专利技术中公布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处理方法,包括引水系统、雨水渗透单元、雨水储蓄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和雨水回收单元。该专利技术将雨水收集处理后再用于灌溉、冲厕、冲洗车辆以及用于补充景观水,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是该专利技术设置于地底,其净化过滤装置经过长期使用容易积聚大量垃圾杂物且难以清理,影响过滤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能有效收集处理雨水,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内涝等问题,同时该系统中的雨水净化单元设有垃圾收集装置,便于随时清理分离出的垃圾杂物,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单元,雨水净化单元,雨水储存单元,所述雨水净化单元包括过滤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体、带滤孔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与过滤腔体的侧壁贴合,所述过滤板底端与过滤腔体贴合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收集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收集单元收集的雨水被送往净化单元,在经过过滤腔体时,雨水中混合的垃圾杂物被倾斜设置的过滤板阻隔,在重力及水流的作用下从过滤腔体开口进入收集装置,从而达到分离雨水并收集垃圾的目的,便于后续对垃圾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设置有多个,所述过滤板的底端与相邻过滤板的底端错位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过多层过滤,显著提高了过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目数规格不同,所述过滤板的滤孔目数从上至下依次增加。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目数不同的过滤板可分离大小不同的垃圾,避免垃圾堆积在上方的过滤板上,下方的过滤板得不到有效利用,使得各个过滤板的设置更为合理高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各个过滤板首尾相连,所述过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使得过滤腔体内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顶端下方的过滤腔体侧壁上均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朝向上方的过滤板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喷淋装置可向过滤板上喷射水柱,清洗过滤板滤孔内堵塞的垃圾,并通过流水带动过滤板表面堆积的垃圾向收集箱方向滑动,避免因垃圾堆积导致过滤装置失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装置与雨水储存单元之间设有输水装置,所述输水装置包括管道、水泵,所述喷淋装置、管道、水泵、与雨水储存单元依次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储存单元中过滤干净的雨水用于过滤板喷淋,可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底部设置为滤水板,所述收集箱与收集装置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底部设置成可供雨水透过的滤水板,避免从开口进入的雨水积聚在收集箱内,影响垃圾收集。收集箱设置成可拆卸,可方便清理垃圾,提高过滤装置的使用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上设有把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从收集装置内拿取收集箱,方便清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首尾相连倾斜设置的过滤板,实现了对雨水与垃圾的有效分离和收集,避免垃圾堆积在过滤装置内,保障了系统的正常运行。2.喷淋装置可防止过滤板滤孔及表面被垃圾堵塞,提高了过滤板的可靠性。3.可拆卸设置的垃圾收集箱便于清理,提高了收集装置的实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图2中喷淋装置与过滤板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雨水收集单元;11、收集口;12、收集部;2、雨水净化单元;21、过滤装置;211、过滤腔体;212、过滤板;22、收集装置;221、收集箱;222、滤水板;223、把手;23、开口;3、雨水储存单元;4、喷淋装置;5、输水装置;51、管道;52、水泵;6、空腔;7、排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本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设置在地面及地面以下,依次包括雨水收集单元1,雨水净化单元2,雨水储存单元3。如附图2所示,雨水收集单元1中部设置有收集口11、收集部12,收集部12朝向收集口11略微倾斜以便于雨水汇集至收集口11,雨水从收集口11流入本雨水净化单元2。雨水收集单元1大致为朝向中部略微倾斜的面板,并铰接于雨水净化单元2上。雨水净化单元2包括过滤装置21和收集装置22。过滤装置21包括过滤腔体211、带滤孔的过滤板212,收集装置22包括收集箱221与滤水板222。为了过滤分离出雨水中混杂的垃圾杂物,上述过滤板21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过滤板212与过滤腔体211的侧壁贴合。上述过滤板212底端与过滤腔体211贴合处设有开口23,开口23连通收集装置22,以收集分离出的垃圾。开口与过滤板212等宽设置,过滤板212底端与开口23底端平齐,以避免垃圾卡在开口23处。上述过滤腔体211大致呈长方体,因此过滤板212设置成长方形以贴合过滤腔体211,过滤腔体211底部连接有排水管道7。为了更高效的过滤和更合理的利用过滤腔体211的空间,过滤腔体211内设有多个过滤板212,各个过滤板212之间首尾相连,向下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过滤效果,倾斜角度设为60度,上述过滤板212的目数规格不同,从上到下目数依次增加,滤孔逐渐变小,过滤板212所能过滤的垃圾也越来越小,使各个过滤板212的过滤功能得到合理的分配。上述过滤板212上阻隔的垃圾可能会有部分残留在过滤板212表面或堵塞在过滤板212滤孔内。为解决该问题,在过滤板顶端下方的过滤腔体211侧壁上均设有喷淋装置4,所述喷淋装置4朝向上方的过滤板212设置。该喷淋装置4靠近过滤板212顶端设置,使喷淋水沿顶端往底端流动,保证喷淋效果。出于经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喷淋装置4与雨水储存单元3之间设有输水装置5,上述输水装置5包括第一管道51、水泵52,上述喷淋装置4、第一管道51、水泵52与雨水储存单元3依次连接,该设置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上述收集装置22包括收集箱221,收集箱221与收集装置2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为配合过滤腔体211与过滤板212的设置,在过滤板212两侧开口23均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单元(1),雨水净化单元(2),雨水储存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净化单元(2)包括过滤装置(21)和收集装置(22),所述过滤装置(21)包括过滤腔体(211)、带滤孔的过滤板(212),所述过滤板(21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212)与过滤腔体(211)的侧壁贴合,所述过滤板(212)底端与过滤腔体(211)贴合处设有开口(23),所述开口(23)连通收集装置(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单元(1),雨水净化单元(2),雨水储存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净化单元(2)包括过滤装置(21)和收集装置(22),所述过滤装置(21)包括过滤腔体(211)、带滤孔的过滤板(212),所述过滤板(21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212)与过滤腔体(211)的侧壁贴合,所述过滤板(212)底端与过滤腔体(211)贴合处设有开口(23),所述开口(23)连通收集装置(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12)设置有多个,所述过滤板(212)的底端与相邻过滤板(212)的底端错位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12)目数规格不同,所述过滤板(212)的滤孔目数从上至下依次增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过滤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尹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