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打捞船货仓转动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79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打捞船货仓转动调节机构,它包括船体、货仓和第一油缸,所述船体行走方向的前端中心设有支撑座,所述货仓设置于船体的中部,所述支撑座的尾端设有铰接轴与货仓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油缸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船体的顶部两侧,且两个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货仓的两侧倾斜铰接,当第一油缸动作时,经活塞杆可使货仓围绕支撑座尾端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实现货仓尾端向上倾斜卸料;它采用货仓可转动倾斜卸料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卸料存在的缺陷,能有效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大幅提高打捞垃圾和卸料的工作效率,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它广泛适用于河道垃圾打捞船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打捞船货仓转动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河道垃圾清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打捞船货仓转动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河流较缓的河面很容易滋生浮萍或杂草等水生植物,同时由于我国基础建设越来越快,河道的人为破坏也日益加重,各种垃圾的不合理倾倒,造成很多漂浮垃圾包括塑料袋、发泡塑料、树枝聚集在河面上,导致严重影响水体质量和景观,以致河道阻塞;传统的方式是人工采用打捞杆或打捞钩去打捞河道里的垃圾,或者采用在河道上横向设置栅栏来拦截垃圾,然后人工打捞处理,该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费用高,而且人工打捞还存在落水的安全隐患。目前很多厂家开发出打捞船,一般包括在船体的前端设有前仓,前仓底部设有第二输送带,前仓前端两侧设有收集臂,打捞时,先把收集臂张开将垃圾收集至前仓内并经第二输送带运送至船体货仓内,当货仓垃圾堆满后将打捞船运行至垃圾收集点人工搬运卸料,此种方式虽然垃圾打捞效率高,但垃圾卸料时麻烦,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打捞船货仓转动调节机构,它采用货仓可转动倾斜卸料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卸料存在的缺陷,能有效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大幅提高打捞垃圾和卸料的工作效率,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垃圾打捞船货仓转动调节机构,它包括船体、货仓和第一油缸,所述船体行走方向的前端中心设有支撑座,所述货仓设置于船体的中部,所述支撑座的尾端设有铰接轴与货仓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油缸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船体的顶部两侧,且两个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货仓的两侧倾斜铰接,当第一油缸动作时,经活塞杆可使货仓围绕支撑座尾端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实现货仓尾端向上倾斜卸料。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货仓两侧的铰接处位于第一油缸底部的前上方,且第一油缸活塞杆与货仓两侧的铰接处位于货仓中部。所述货仓的底部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船体行走方向的尾端安装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内设有液压站和控制中心。所述液压站分别与第一油缸和控制中心连接。所述船体行走方向的前端中心设有前仓,所述前仓底部设有第二输送带用于运送垃圾。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Ⅰ)本技术采用货仓前端与支撑座铰接并结合货仓两侧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当第一油缸动作时可使货仓围绕支撑座尾端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即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收缩时可使货仓的尾端下降平放至船体上,经前仓底部的第二输送带方便将打捞的垃圾输送至船体的货仓内盛载,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外伸时可使货仓的尾端抬高,可使货仓倾斜将垃圾卸料至前仓底部的第二输送带上运走,从而实现自动运送打捞的垃圾和自动卸料,有效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运行成本低;(Ⅱ)本技术采用货仓前端与支撑座铰接并结合货仓两侧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当第一油缸动作时可使货仓围绕支撑座尾端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实现货仓倾斜卸料,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和操作方便;(Ⅲ)本技术采用货仓可转动倾斜卸料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卸料存在的缺陷,能有效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大幅提高打捞垃圾和卸料的工作效率,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广泛适用于河道垃圾打捞船配套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卸料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打捞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船体,11-驾驶室,2-货仓,21-第一输送带,3-第一油缸,4-支撑座,5-前仓,51-第二输送带,6第二油缸。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打捞船货仓转动调节机构,它包括船体1、货仓2和第一油缸3,所述船体1行走方向的前端中心设有支撑座4,所述货仓2设置于船体1的中部,所述支撑座4的尾端设有铰接轴与货仓2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油缸3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船体1的顶部两侧,且两个第一油缸3的活塞杆分别与货仓2的两侧倾斜铰接,当第一油缸3动作时,经活塞杆可使货仓2围绕支撑座4尾端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实现货仓2尾端向上倾斜卸料;安装时货仓2的前端需与前仓5的尾端相配装,避免转动时相互干扰。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船体1行走方向的尾端安装有驾驶室11,所述驾驶室11内设有液压站和控制中心,所述液压站分别与第一油缸3和控制中心连接,通过控制中心方便分别控制液压站和第一油缸3的动作;所述第一油缸3的活塞杆与货仓2两侧的铰接处位于第一油缸3底部的前上方,且第一油缸3活塞杆与货仓2两侧的铰接处位于货仓2中部,采用该种结构方式有利于货仓2围绕铰接轴转动顺利、平稳,保障实现倾斜卸料;所述货仓2的底部设有第一输送带21,通过驾驶室11内的控制中心与驱动装置连接可驱动第一输送带21运转;所述船体1行走方向的前端中心设有前仓5,所述前仓5底部设有第二输送带51用于运送垃圾,所述第二输送带51的表面一般开设有若干通孔方便将垃圾中附带的水分滤掉,有利于减轻垃圾重量,方便垃圾的输送;所述驾驶室11内的液压站还与第二油缸6连接,所述控制中心分别与液压站和前仓底部第二输送带51的驱动装置连接,通过控制中心方便分别控制液压站、第二油缸6、第二输送带51的动作;所述支撑座4的顶部设有铰接轴与前仓5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油缸6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船体1的前端顶部两侧,且两个第二油缸6的活塞杆分别与前仓5的两侧铰接,当第二油缸6动作时,经活塞杆可使前仓5围绕支撑座4顶部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油缸6活塞杆与前仓5两侧铰接处位于支撑座4与前仓5底部铰接处的前端,采用该种结构方式可避免第二油缸6干扰影响船体1上货仓2的转动,有利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可使前仓5前端伸出船体1前端之外的距离更长,有利于更好的运送打捞的垃圾。结合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将货仓内的垃圾卸料时,先控制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外伸,在活塞杆的推力作用下可使前仓围绕支撑座顶部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使前仓的前端抬高而尾端下降,随后操作驾驶室内的控制中心控制第一油缸外伸,在活塞杆的推力作用下可使货仓围绕支撑座尾端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使货仓尾端向上倾斜卸料,同时缓慢运转第一输送带将货仓内的垃圾卸运至前仓的第二输送带上,将垃圾转移至河道岸边的垃圾收集点或垃圾输送车上运走,通过第一输送带缓慢运转结合倾斜卸料快捷、方便;当打捞河道垃圾时,先操作驾驶室内的控制中心控制第一油缸收缩,在活塞杆的拉力作用下可使货仓围绕支撑座尾端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使货仓平放在船体上,随后控制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收缩,在活塞杆的拉力作用下可使前仓围绕支撑座顶部的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打捞船货仓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货仓(2)和第一油缸(3),所述船体(1)行走方向的前端中心设有支撑座(4),所述货仓(2)设置于船体(1)的中部,所述支撑座(4)的尾端设有铰接轴与货仓(2)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油缸(3)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船体(1)的顶部两侧,且两个第一油缸(3)的活塞杆分别与货仓(2)的两侧倾斜铰接,当第一油缸(3)动作时,经活塞杆可使货仓(2)围绕支撑座(4)尾端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实现货仓(2)尾端向上倾斜卸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打捞船货仓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货仓(2)和第一油缸(3),所述船体(1)行走方向的前端中心设有支撑座(4),所述货仓(2)设置于船体(1)的中部,所述支撑座(4)的尾端设有铰接轴与货仓(2)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油缸(3)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船体(1)的顶部两侧,且两个第一油缸(3)的活塞杆分别与货仓(2)的两侧倾斜铰接,当第一油缸(3)动作时,经活塞杆可使货仓(2)围绕支撑座(4)尾端的铰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实现货仓(2)尾端向上倾斜卸料。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利谭云
申请(专利权)人:浏阳市顺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