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64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3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包括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环绕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周围侧壁上设有多个生态景观组,每个所述生态景观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风车发电装置、第一生态景观池、第二生态景观池和第三生态景观池,第一生态景观池、第二生态景观池远离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侧壁的侧边分别为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上分别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水幕板和第二水幕板,所述第一水幕板投影于第二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三生态景观池内设有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连通的回水管,利用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净水,改善了原有的污水处理厂的生态环境,增添了污水处理厂的景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
本技术涉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位于城区内的污水处理厂依旧存在脏乱臭的问题,影响周边的居民生活和工作,同时对城市的发展面貌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周边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目前的这种污水处理厂的环境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该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在不影响污水厂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净水,改善了原有的污水处理厂的生态环境,增添了污水处理厂的景观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包括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环绕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周围侧壁上设有多个生态景观组,每个所述生态景观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风车发电装置、第一生态景观池、第二生态景观池和第三生态景观池,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顶部设有净水出水管,所述净水出水管的下方设有引水渠,所述风车发电装置的外部连接有设于所述引水渠出水端下方的风叶组件,所述风叶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一生态景观池、第二生态景观池远离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侧壁的侧边分别为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所述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上分别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水幕板和第二水幕板,所述第一水幕板投影于第二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二水幕板投影于第三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一水幕板与第一生态景观池的夹角间、第二水幕板与第二生态景观池的夹角间分别设有与所述风车风车发电装置电连接的第一彩灯链和第二彩灯链,所述第三生态景观池内设有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连通的回水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溢水边的长度小于第二生态景观池的长度,所述第二溢水边的长度小于第三生态景观池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幕板、第二水幕板上的顶面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挡水板。进一步地,所述风车发电装置包括防水外壳和密封设于防水外壳内部的磁感应发电机,所述磁感应发电机的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防水外壳外部,所述风叶组件固定套设所述转轴的端部上。进一步地,所述风车发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磁感应发电机电连接的蓄电装置,所述第一彩灯链和第二彩灯链分别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生态景观池的两对应池边上分别设有朝第二水幕板照射的并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的彩色射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幕板与第一生态景观池的夹角、第二水幕板与第二生态景观池的夹角取值范围为10°-20°。进一步地,第一生态景观池、第二生态景观池分别为人工湿地池,第三生态景观池为景观养鱼池。上述技术方案中,三个景观池底部均铺设设沙土,第一生态景观池内可种植挺水类植物,第二生态景观池内可种植浮叶类植物,第三生态景观池内可养殖锦鲤等具有观赏性的鱼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不影响污水厂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净水,改善了原有的污水处理厂的生态环境,增添了污水处理厂的景观性;特别是本技术利用水流落差配合风车发电装置对设于水幕板下方的彩灯链供电,尤其是在夜晚,彩灯照应在水幕上,使污水处理厂形成别致的景观,而且供电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1-净水出水管;12-引水渠;20-风车发电装置;21-风叶组件;30-第一生态景观池;31-第一水幕板;32-第一彩灯链;40-第二生态景观池;41-第二水幕板;42-第二彩灯链;50-第三生态景观池;51-回水管;60-挡水板;70-彩色射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2所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0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包括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0,环绕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0的周围侧壁上设有多个生态景观组,每个所述生态景观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风车发电装置20、第一生态景观池30、第二生态景观池40和第三生态景观池50,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0的顶部设有净水出水管11,所述净水出水管11的下方设有引水渠12,所述风车发电装置20的外部连接有设于所述引水渠12出水端下方的风叶组件21,所述风叶组件21投影于所述第一生态景观池30上,所述第一生态景观池30、第二生态景观池40远离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0的侧壁的侧边分别为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所述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上分别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水幕板31和第二水幕板41,所述第一水幕板31投影于第二生态景观池40上,所述第二水幕板41投影于第三生态景观池50上,所述第一水幕板31与第一生态景观池30的夹角间、第二水幕板41与第二生态景观池40的夹角间分别设有与所述风车风车发电装置20电连接的第一彩灯链32和第二彩灯链42,所述第三生态景观池50内设有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0连通的回水管51。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0是一种直接将污水在内部处理后排出净水的装置,其效率高,占地小的优点得到污水处理领域的广泛推广,但此装置并不能改善污水处理厂脏乱臭的缺点,故本技术中在该装置周围设置生态景观组,生态景观组中的三个景观池上下层叠,净水从净水出水口流出,带动风叶组件21转动,使风车发电装置20发电,为第一彩灯链32和第二彩灯链42供电。净水经风车发电装置20后流到第一生态景观池30水满后由第一溢水口的第一水幕板31流出形成第一道水幕,待第二生态景观池40水满后水从第二水幕板41流出形成第二道水幕,通过第三生态景观池50的回水管51流回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0中,形成循环水流,只要设备完好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一直对彩灯链供电,使彩灯照射在水幕上形成别致景观。本实施例中,为确保净水向下流动不流到生态景观组外部,也避免浪费,所述第一溢水边的长度小于第二生态景观池40的长度,所述第二溢水边的长度小于第三生态景观池50的长度。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水流在水幕板上向两边外围流动,所述第一水幕板31、第二水幕板41上的顶面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挡水板60。本实施例中,所述风车发电装置20包括防水外壳和密封设于防水外壳内部的磁感应发电机,所述磁感应发电机的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防水外壳外部,所述风叶组件21固定套设所述转轴的端部上。风叶组件21转动带动转轴,使磁感应发电机中产生电磁感应,由机械能产生电能。本实施例中,所述风车发电装置20还包括与所述磁感应发电机电连接的蓄电装置,所述第一彩灯链32和第二彩灯链42分别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磁感应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由输入到蓄电装置中储存,并由蓄电装置给第一彩灯链32和第二彩灯链42供电,其彩灯链的功率应小于风车发电装置20所能提供的功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幕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包括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周围侧壁上设有多个生态景观组,每个所述生态景观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风车发电装置、第一生态景观池、第二生态景观池和第三生态景观池,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顶部设有净水出水管,所述净水出水管的下方设有引水渠,所述风车发电装置的外部连接有设于所述引水渠出水端下方的风叶组件,所述风叶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一生态景观池、第二生态景观池远离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侧壁的侧边分别为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所述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上分别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水幕板和第二水幕板,所述第一水幕板投影于第二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二水幕板投影于第三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一水幕板与第一生态景观池的夹角间、第二水幕板与第二生态景观池的夹角间分别设有与所述风车发电装置电连接的第一彩灯链和第二彩灯链,所述第三生态景观池内设有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连通的回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包括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周围侧壁上设有多个生态景观组,每个所述生态景观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风车发电装置、第一生态景观池、第二生态景观池和第三生态景观池,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顶部设有净水出水管,所述净水出水管的下方设有引水渠,所述风车发电装置的外部连接有设于所述引水渠出水端下方的风叶组件,所述风叶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一生态景观池、第二生态景观池远离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侧壁的侧边分别为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所述第一溢水边和第二溢水边上分别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水幕板和第二水幕板,所述第一水幕板投影于第二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二水幕板投影于第三生态景观池上,所述第一水幕板与第一生态景观池的夹角间、第二水幕板与第二生态景观池的夹角间分别设有与所述风车发电装置电连接的第一彩灯链和第二彩灯链,所述第三生态景观池内设有与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连通的回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态景观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水边的长度小于第二生态景观池的长度,所述第二溢水边的长度小于第三生态景观池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大兴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