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63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包括滤芯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芯外壳内部的超滤膜和安装在所述滤芯外壳内部的过滤器,所述滤芯外壳为中空管状机构,且所述滤芯外壳的底端具有排水管,所述滤芯外壳远离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内壁一体成型有,环形结构的卡合环,所述超滤膜的顶端具有环形凸起,且所述凸起处位于所述滤芯外壳内,并与所述卡合环相贴合,所述超滤膜与所述滤芯外壳卡合连接,所述超滤膜的底端开设有凹陷;水在经过超滤膜的净化过程中,由于过滤管呈环形排列在超滤膜内,而超滤膜不仅仅可由外部将水渗透处,还可以有超滤膜的内壁凹陷内过滤,从而过滤的面积更大,过滤速度更快排水量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
技术介绍
滤芯是过滤净化功能的专业名词,为了净化原流体的资源和资源的分离简便装置,现在滤芯主要用在油过滤、空气过滤、水过滤等过滤行业。而现有的符合滤芯在净水机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滤网的面积较小导致排水量较低;而且很多净水机内的符合滤芯不能像超滤滤芯一样反冲洗,使用的周期较短。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具有排水量大和便于清洗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包括滤芯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芯外壳内部的超滤膜和安装在所述滤芯外壳内部的过滤器;所述滤芯外壳为中空管状机构,且所述滤芯外壳的底端具有排水管,所述滤芯外壳远离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内壁一体成型有,环形结构的卡合环;所述超滤膜的顶端具有环形凸起,且所述凸起处位于所述滤芯外壳内,并与所述卡合环相贴合,所述超滤膜与所述滤芯外壳卡合连接,所述超滤膜的底端开设有凹陷,且所述凹陷延伸至所述超滤膜内;所述过滤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器的上表面具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过滤管相连通,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超滤膜的上表面卡合连接,且所述过滤管贯穿至所述超滤膜内。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的数量为十个,且十个所述过滤管呈环形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底面,并且十个所述过滤管均延伸至所述超滤膜内的所述凹陷外侧位置处。优选的,所述超滤膜内外壁的过滤孔径为0.02μm。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的长度小于所述超滤膜的长度,且所述超滤膜的长度小于所述滤芯外壳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凹陷为通孔,且所述凹陷内固定连连接有螺纹座,且所述螺纹座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内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水在经过超滤膜的净化过程中,由于过滤管呈环形排列在超滤膜内,而超滤膜不仅仅可由外部将水渗透处,还可以有超滤膜的内壁凹陷内过滤,从而过滤的面积更大,过滤速度更快排水量更大;当需要对超滤膜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可以将凹陷上方的螺纹座上螺纹连接的内膜拆卸,有超滤膜的上方转动内膜,即可对内膜进行拆卸,从而使得本装置更加方便清洗,从而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超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A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滤芯外壳;11、卡合环;12、排水管;2、超滤膜;21、凹陷;22、螺纹座;23、内膜;3、过滤器;31、过滤管;32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包括滤芯外壳1以及设置在滤芯外壳1内部的超滤膜2和安装在滤芯外壳1内部的过滤器3;滤芯外壳1为中空管状机构,且滤芯外壳1的底端具有排水管12,滤芯外壳1远离排水管12的一端内壁一体成型有,环形结构的卡合环11;超滤膜2的顶端具有环形凸起,且凸起处位于滤芯外壳1内,并与卡合环11相贴合,超滤膜2与滤芯外壳1卡合连接,超滤膜2的底端开设有凹陷21,且凹陷21延伸至超滤膜2内;过滤器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管31,过滤器3的上表面具有进水管32,且进水管32与过滤管31相连通,过滤器3与超滤膜2的上表面卡合连接,且过滤管31贯穿至超滤膜2内。本技术中,本装置有滤芯外壳1、超滤膜2和过滤器3组成,而在超滤膜2内部的过滤器3的作用是初级过滤,而超滤膜2是进一步的过滤,最终水由滤芯外壳1排出,在过滤水的过程中,未被过滤的水会先经过过滤器3上的进水管32进入到过滤管31内,经过过滤管31的初步过滤后水延伸到超滤膜2内,由超滤膜2的内外壁渗透过滤,最终经过滤芯外壳1底部的排水管12排出,水在经过超滤膜2的净化过程中,由于过滤管31呈环形排列在超滤膜2内,而超滤膜2不仅仅可由外部将水渗透处,还可以有超滤膜2的内壁凹陷21内过滤,从而过滤的面积更大,过滤速度更快排水量更大;当需要对超滤膜2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可以将凹陷21上方的螺纹座22上螺纹连接的内膜23拆卸,有超滤膜2的上方转动内膜23,即可对内膜23进行拆卸,从而使得本装置更加方便清洗,从而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周期;优选的,过滤管31的数量为十个,且十个过滤管31呈环形设置在过滤器3的底面,并且十个过滤管31均延伸至超滤膜2内的凹陷21外侧位置处。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环形排列的十个的过滤管31,使得过滤管31内的水排出后能更加均匀的在超滤膜2内过滤。优选的,过滤器3底部的过滤管31的材料为PP棉花且过滤管31的过滤孔径为0.1μm。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过滤管31的过滤孔径为0.1μm,一些较大颗粒物或者水中凝结的水垢可以被过滤管31过滤。优选的,超滤膜2内外壁的过滤孔径为0.02μm。需要说明的是,水中较小的颗粒物或者有害物质不能通过0.02μm,从而超滤膜2可对水进行末端的最终过滤。优选的,过滤管31的长度小于超滤膜2的长度,且超滤膜2的长度小于滤芯外壳1的长度。优选的,凹陷21为通孔,且凹陷21内固定连连接有螺纹座22,且螺纹座2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内膜23。作为一个实例而言,当凹陷21为通孔的时候,螺纹座22的上方可螺纹连接内膜23,当需要清洗超滤膜2内部的内膜23的时候可以有超滤膜2上方的开口处拧下内膜23对内膜23进行清洗。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外壳(1)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芯外壳(1)内部的超滤膜(2)和安装在所述滤芯外壳(1)内部的过滤器(3);/n所述滤芯外壳(1)为中空管状机构,且所述滤芯外壳(1)的底端具有排水管(12),所述滤芯外壳(1)远离所述排水管(12)的一端内壁一体成型有环形结构的卡合环(11);/n所述超滤膜(2)的顶端具有环形凸起,且所述凸起处位于所述滤芯外壳(1)内,并与所述卡合环(11)相贴合,所述超滤膜(2)与所述滤芯外壳(1)卡合连接,所述超滤膜(2)的底端开设有凹陷(21),且所述凹陷(21)延伸至所述超滤膜(2)内;/n所述过滤器(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管(31),所述过滤器(3)的上表面具有进水管(32),且所述进水管(32)与所述过滤管(31)相连通,所述过滤器(3)与所述超滤膜(2)的上表面卡合连接,且所述过滤管(31)贯穿至所述超滤膜(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机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外壳(1)以及设置在所述滤芯外壳(1)内部的超滤膜(2)和安装在所述滤芯外壳(1)内部的过滤器(3);
所述滤芯外壳(1)为中空管状机构,且所述滤芯外壳(1)的底端具有排水管(12),所述滤芯外壳(1)远离所述排水管(12)的一端内壁一体成型有环形结构的卡合环(11);
所述超滤膜(2)的顶端具有环形凸起,且所述凸起处位于所述滤芯外壳(1)内,并与所述卡合环(11)相贴合,所述超滤膜(2)与所述滤芯外壳(1)卡合连接,所述超滤膜(2)的底端开设有凹陷(21),且所述凹陷(21)延伸至所述超滤膜(2)内;
所述过滤器(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管(31),所述过滤器(3)的上表面具有进水管(32),且所述进水管(32)与所述过滤管(31)相连通,所述过滤器(3)与所述超滤膜(2)的上表面卡合连接,且所述过滤管(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飞袁志国项英俊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尼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