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卓华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保温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48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子保温筒,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外向内分别为外壳、保温层以及内胆,所述筒体顶部开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便携式电源以及控制电路,所述便携式电源连接有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便携式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有用于输入输出的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嵌设在所述外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温效果好,且方便携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保温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子保温筒。
技术介绍
传统的保温设备一般有两种保温方式,其中一种是采用真空层隔热保温或者利用保温材料进行隔热保温,此类保温设备无法制热或制冷,只能通过降低热交换来进行保温。另一种则通过制冷或制热装置进行温度控制,但制冷或制热的设备一般体积庞大,一般用在固定不轻易搬动的场合。现有的保温筒一般体积小,所以均为采用真空层隔热保温或者利用保温材料进行隔热保温,保温筒内的物品任然会不断和外界进行热交换,采用此方式的保温筒保温效果有限。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保温效果好,且方便携带的保温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保温筒,具有保温效果好,且方便携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子保温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外向内分别为外壳、保温层以及内胆,所述筒体顶部开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便携式电源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核心为控制芯片,所述便携式电源连接有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便携式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有用于输入温控指令的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嵌设在所述外壳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电源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分别独立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有第一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制冷端设置在所述内胆和所述保温层之间,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制热端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有第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制热端设置在所述内胆和所述保温层之间,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制冷端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外壳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胆和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盖上涂有一层防滑胶圈。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保温筒底部设置便携式电源和半导体制冷片对保温筒内部进行制冷或制冷,半导体制冷片的尺寸小,重量轻,从而进行温度控制,达到保温效果好,且方便携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保温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保温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筒盖;3、便携式电源;4、控制电路;5、半导体制冷片;6、触摸显示屏;11、外壳;12、保温层;13、内胆;31、第一电源;32、第二电源;51、第一半导体制冷片;52、第一制冷端;53、第一制热端;54、第二半导体制冷片;55、第二制热端;56、第二制冷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电子保温筒,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筒体1由外向内分别为外壳11、保温层12以及内胆13,筒体1顶部开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连接有筒盖2,筒体1底部设置有便携式电源3以及控制电路4,便携式电源3连接有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半导体制冷片5,控制电路4和便携式电源3电连接,控制电路4和半导体制冷片5电连接,控制电路4电连接有用于输入温控指令的触摸显示屏6,触摸显示屏6嵌设在外壳11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保温筒底部设置便携式电源3和半导体制冷片5对保温筒内部进行制冷或制冷,半导体制冷片5的尺寸小、重量轻而且通过电子制冷或制热无运动部件,因而工作时无噪声,无磨损、寿命长,可靠性高。并且不使用制冷剂,故无泄漏,对环境无污染从而进行温度控制,达到保温效果好,且方便携带的目的。在原理上,半导体制冷片5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但是半导体自身存在电阻,当电流经过半导体时就会产生热量,从而会影响热传递。而且两个极板之间的热量也会通过空气和半导体材料自身进行逆向热传递。当冷热端达到一定温差,这两种热传递的量相等时,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正逆向热传递相互抵消。此时冷热端的温度就不会继续发生变化。为了达到更低的温度,可以采取散热等方式降低热端的温度来实现。在本技术方案中,半导体制冷片5的型号为TEC1-03103T125。如图2所示,便携式电源3包括第一电源31和第二电源32,第一电源31和第二电源32分别独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独立电源保证续航,当其中一个电源的电量耗尽时,也能保证正常使用。第一电源31连接有第一半导体制冷片51,第一半导体制冷片51的第一制冷端52设置在内胆13和保温层12之间,第一制热端53设置在保温层12和外壳11之间,第二电源32连接有第二半导体制冷片54,第二半导体制冷片54的第二制热端55设置在内胆13和保温层12之间,第二制冷端56设置在保温层12和外壳11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电源31和第二电源32分开独立工作,当需要制冷时,第一电源31供电使第一半导体制冷片51工作,半导体制冷片5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所以半导体制冷片5的一端制冷,另一端制热,因此第一半导体制冷片51的第一制冷端52设置在内胆13和保温层12之间,第一制热端53设置在保温层12和外壳11之间,从而达到向内制冷,向外制热的目的。当需要制热时,则启动第二电源32,第二电源32供电使第二半导体制冷片54工作,由于第二半导体制冷片54的第二制热端55设置在内胆13和保温层12之间,第二制冷端56设置在保温层12和外壳11之间,所以能够对内制热对外制冷。而且,将制冷端和制热端用保温层12隔开,提高温度控制的效果。内胆13和保温层12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4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控制电路4,控制电路4将信息传输至触摸显示屏6,以便使用者了解相关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触碰显示屏进行操作控制。筒盖2上涂有一层防滑胶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胶圈增大摩擦力,既可以防滑,又可以方便拧开和拧紧筒盖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保温筒底部设置便携式电源3和半导体制冷片5对保温筒内部进行制冷或制冷,半导体制冷片5的尺寸小、重量轻而且通过电子制冷或制热无运动部件,因而工作时无噪声,无磨损、寿命长,可靠性高。并且不使用制冷剂,故无泄漏,对环境无污染从而进行温度控制,达到保温效果好,且方便携带的目的。利用两个独立电源保证续航,当其中一个电源的电量耗尽时,也能保证正常使用,两个电源型号规格相同,可以相互替换。由第一电源31和第二电源32分开独立工作,当需要制冷时,第一电源31供电使第一半导体制冷片51工作,半导体制冷片5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保温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外向内分别为外壳、保温层以及内胆,所述筒体顶部开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便携式电源以及控制电路,所述便携式电源连接有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便携式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有用于输入温控指令的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嵌设在所述外壳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保温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外向内分别为外壳、保温层以及内胆,所述筒体顶部开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便携式电源以及控制电路,所述便携式电源连接有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便携式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有用于输入温控指令的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嵌设在所述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源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分别独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卓华
申请(专利权)人:钟卓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