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95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属于汽设备加工领域,包括压料芯、翻边刀块和凸模,压料芯将制件紧压在凸模上,翻边刀块位于压料芯内,且上端固定在上模座上,上模座驱动翻边刀块向下运动冲压制件,翻边刀块下端的冲压面与凸模上对应型面贴合,冲压面为弧形结构,冲压面两端比中间先接触制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汽车翼子板折弯成型位置充分成形,提高翻边位置的刚性,有效解决翻边整形位置的回弹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
本技术属于汽车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外形是由许多轮廓齿轮较大且具有空间曲面形状的覆盖件焊接而成,因此对覆盖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有较高要求,车身覆盖要求表面平滑、暗线清晰,不允许有皱纹、划伤、拉毛等表面缺陷,此外还要求具有足够的刚性和齿轮稳定性。汽车翼子板作为核心覆盖件之一,分别与侧围、车门、发动机盖外板一级大灯、前宝钢、轮罩等零件搭接,其冲压件精度及表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精度及车身外观质量。由于产品造型及装配功能要求,翼子板与前宝钢搭接位置为台阶造型面较复杂,需要翻边整形实现,但是该位置台阶位置较大且过度圆角较小,翻边整形后容易出现回弹变形,制件精度不合格的问题,影响焊接总成精度及车身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使翼子板折弯位置充分成形,提高翻边位置的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包括压料芯、翻边刀块和凸模,所述压料芯将制件紧压在凸模上,所述翻边刀块位于压料芯内,且上端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上模座驱动翻边刀块向下运动冲压制件,所述翻边刀块下端的冲压面与凸模上对应型面贴合,所述冲压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冲压面两端比中间先接触制件。进一步的,还包括上模座、第一斜楔组件、折弯凸模、侧压料块、第二斜楔组件、折弯刀块和下模座,所述折弯凸模和第一斜楔组件设置在凸模下方,所述第一斜楔组件通过上模座驱动折弯凸模向凸模折弯处运动,所述折弯凸模顶在凸模折弯处的内部型面处,所述侧压料块通过上模座驱动向下运动,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横向运动紧压在制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斜楔组件上,所述折弯刀块设置在第二斜楔组件前端,并通过第二斜楔组件驱动横向运动冲压制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楔组件、折弯凸模、第二斜楔组件和折弯刀块均设置在下模座凹腔内,且均与凹腔的内壁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楔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安装座、第一驱动导块、第一斜楔导块、第一滑车和第二驱动导块,所述第一驱动安装座上端与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导块固定在第一驱动安装座侧端,所述第一斜楔导块设置在第一滑车左端,所述第一驱动导块下斜面与第一斜楔导块上斜面对应设置,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导块固定在第一滑车前端,所述第二驱动导块与折弯凸模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折弯凸模后端固定有从动导板,所述从动导板侧斜面和第二驱动导块侧斜面相对设置,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导块通过第一滑车驱动折弯凸模向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车右端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第一氮气弹簧一端顶压在第一承压板上,所述第一承压板固定在凹腔侧壁上,所述第一滑车上端、下端和侧端均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上、下端位置对应重合设置,所述折弯凸模上前端设有第三氮气弹簧,所述第三氮气弹簧顶压在承压板侧端,所述承压板固定在下模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楔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安装座、第二滑车和第二氮气弹簧,所述第二驱动安装座上端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第二驱动安装座侧斜面与第二滑车侧斜面相对设置,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氮气弹簧一端通过氮气弹簧安装法兰固定在下模座上,另一端顶压在第二承压板上,所述第二承压板固定在第二滑车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为多个氮气弹簧,所述驱动组件横向安装在第二滑车侧端,所述折弯刀块固定在第二滑车上,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折弯刀块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侧压料块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上档板,所述上档板横截面为T型结构且上端挂在压料芯上,所述侧压料块通过上档板与压料芯滑动连接,所述侧压料块上端固定设有凹V导滑板,所述压料芯下端固定设有与凹V导滑板对应设置的凸V导滑板,所述凸V导滑板与凹V导滑板滑动连接,所述侧压料块两端挂在盖板上,所述盖板固定在压料芯上,所述侧压料块与盖板为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侧压料块位于折弯刀块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第二滑车驱动侧压料块向折弯面方向运动,所述侧压料块下端压料面与制件折弯处型面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翻边刀块下端的冲压面为弧形结构,冲压面两端比中间先接触制件,更改传统翻边刀块的翻边顺序,将翻边刀下端冲压面加工成弧形,使制件对应的中间面位置晚于两端翻边成型,将两端的料向中间位置面下榻位置推,起到支撑中间面下榻的力,避免制件翻边回弹。2、本技术第一斜楔组件、折弯凸模、第二斜楔组件和折弯刀块均设置在下模座凹腔内,减小模具的整体高度、重量,减小材料,节省成本。3、本技术第一滑车通过第一驱动安装座推动折弯凸模运动并顶在凸模下端折弯内角处,对凸模施加一定的力,避免冲压时冲压力过大,对凸模造成一定损坏。4、本技术侧压料块通过上模座带动向下运动,运动至靠近已有的折弯型面时,驱动组件横向推动侧压料块运动,使侧压料块下端的压料面紧压在制件的折弯型面上,避免折弯冲头冲压制件时,使折弯处型面变形。5、本技术开模时,第一氮气弹簧对第一滑车施加回程弹力,使第一滑车回到初始位置,第三氮气弹簧对折弯凸模施加回程弹力,使折弯凸模回到初始位置,第二氮气弹簧对第二滑车施加回程弹力,使第二滑车回到初始位置。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凸模和翻边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翻边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斜楔组件、折弯凸模、第二斜楔组件、侧压料块、和折弯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斜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折弯凸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斜楔组件和驱动组件和折弯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斜楔组件和驱动组件和折弯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侧压料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侧压料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压料芯和侧压料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座;2、下模座;201、凹腔;3、凸模;4、翻边刀块;401、冲压面;5、第一斜楔组件;501、第一驱动安装座;502、第一驱动导块;503、第一斜楔导块;504、第一滑车;505、第二驱动导块;506、滑板;507、第一承压板;508、第一氮气弹簧;6、第二斜楔组件;601、第二驱动安装座;602、第二滑车;603、第二氮气弹簧、604、第二承压板;605、氮气弹簧安装法兰;7、折弯凸模;701、从动导板;702、第三氮气弹簧;9、折弯刀块;10、驱动组件;12、侧压料块;121、上档板;122、凹V导滑板;123、凸V导滑板;124、盖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料芯(13)、翻边刀块(4)和凸模(3),所述压料芯(13)将制件紧压在凸模(3)上,所述翻边刀块(4)位于压料芯(13)内,且上端固定在上模座(1)上,所述上模座(1)驱动翻边刀块(4)向下运动冲压制件,所述翻边刀块(4)下端的冲压面(401)与凸模上对应型面贴合,所述冲压面(401)为弧形结构,所述冲压面(401)两端比中间先接触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料芯(13)、翻边刀块(4)和凸模(3),所述压料芯(13)将制件紧压在凸模(3)上,所述翻边刀块(4)位于压料芯(13)内,且上端固定在上模座(1)上,所述上模座(1)驱动翻边刀块(4)向下运动冲压制件,所述翻边刀块(4)下端的冲压面(401)与凸模上对应型面贴合,所述冲压面(401)为弧形结构,所述冲压面(401)两端比中间先接触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座(1)、第一斜楔组件(5)、折弯凸模(7)、侧压料块(12)、第二斜楔组件(6)、折弯刀块(9)和下模座(2),所述折弯凸模(7)和第一斜楔组件(5)设置在凸模(3)下方,所述第一斜楔组件(5)通过上模座(1)驱动折弯凸模(7)向凸模(3)折弯处运动,所述折弯凸模(7)顶在凸模(3)折弯处的内部型面处,所述侧压料块(12)通过上模座(1)驱动向下运动,并通过驱动组件(10)驱动横向运动紧压在制件上,所述驱动组件(10)设置在第二斜楔组件(6)上,所述折弯刀块(9)设置在第二斜楔组件(6)前端,并通过第二斜楔组件(6)驱动横向运动冲压制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楔组件(5)、折弯凸模(7)、第二斜楔组件(6)和折弯刀块(9)均设置在下模座(2)凹腔(201)内,且均与凹腔(201)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楔组件(5)包括第一驱动安装座(501)、第一驱动导块(502)、第一斜楔导块(503)、第一滑车(504)和第二驱动导块(505),所述第一驱动安装座(501)上端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导块(502)固定在第一驱动安装座(501)侧端,所述第一斜楔导块(503)设置在第一滑车(504)左端,所述第一驱动导块(502)下斜面与第一斜楔导块(503)上斜面对应设置,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导块(505)固定在第一滑车(504)前端,所述第二驱动导块(505)与折弯凸模(7)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件翻边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凸模(7)后端固定有从动导板(701),所述从动导板(701)侧斜面和第二驱动导块(505)侧斜面相对设置,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导块(505)通过第一滑车(504)驱动折弯凸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庆刚尹永铎况亚
申请(专利权)人:泊头市兴达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