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79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涉及卸压装置技术领域,该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包括底座、筒体、压盖和阀塞,所述压盖设在筒体的左侧,所述阀塞设在压盖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筒体的筒口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壁与第二安装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轴,且两个转轴分别位于第二安装环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转轴远离第二安装环的一端均活动贯穿U形板并分别延伸至U形板的正面和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阀塞、连接件、压杆、拉绳和压紧机构,解决了目前一般采用人工卸压需要有人进行值守,卸压较为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卸压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
技术介绍
湿磨是物料、球、溶剂在密闭的筒体内球磨,现在多采用可倾式湿磨机,筒体的筒口朝上进行装料,筒体的筒口朝下进行卸料,筒体处于水平状态进行研磨,筒体的状态一般通过液压推杆提供动力实现,球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会产生爆炸的危险,如同高压锅,需要及时卸压,滚动湿磨在现行的粉末冶金制造中被广泛采用的一道工序,此工艺时间较长,一般有十几个小时甚至过百多小时不等,湿磨时,粉末料、磨介球、溶剂等一般不会超过筒体整体容积的三分之二,正常时筒体轴心线水平进行研磨。现在通常采用人工卸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停机,将筒体筒口朝上倾斜,人工将筒口压盖中心装设的阀门打开,将带压的气体排出,实现卸压,筒内压力正常使筒体恢复水平状态进行研磨,如此反复,这种人工卸压方式需要有人进行值守,卸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具备便于卸压的优点,以解决目前一般采用人工卸压需要有人进行值守,卸压较为麻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便于卸压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包括底座、筒体、压盖和阀塞,所述压盖设在筒体的左侧,所述阀塞设在压盖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筒体的筒口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壁与第二安装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轴,且两个转轴分别位于第二安装环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转轴远离第二安装环的一端均活动贯穿U形板并分别延伸至U形板的正面和背面,所述U形板正面和背面对应两个转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与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左端通过连接轴与压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右侧与阀塞的左侧搭接,所述压杆的底部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通过压紧机构固定连接在U形板内壁的底部。所述阀塞包括塞盖,所述塞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压盖的左侧,所述压盖的左侧开设有卸压孔,所述塞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右侧活动贯穿卸压孔并固定连接有塞体,所述压盖的右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塞体插接至环形凹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圆轴,所述圆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壁与第一安装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销轴与液压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液压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左端与圆轴的右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件与卸压孔搭接处呈圆台状,且卸压孔的形状与活动件的形状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U形件,所述U形件上活动连接有两个螺栓,所述U形板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螺孔,两个所述螺孔分别与两个螺栓螺纹连接,且U形件底部凹陷处与拉绳的表面搭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件底部凹陷处设有波浪状防滑槽。(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通过设置阀塞、连接件、压杆、拉绳和压紧机构,如图1所示筒体处于水平状态,筒体内部的原料研磨一定时间后液压推杆缩短,该液压推杆为可倾式湿磨机本身的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缩短从而使得筒体沿着转轴的中心线顺时针转动,此时由于拉绳处于未拉紧状态,因此连接件和压杆跟随筒体一起运动,由于筒体绕着转轴转动,压杆底部的位置会发生改变,拉绳逐渐被拉紧,当筒体运动至图5状态时,拉绳处于拉紧状态,此时使筒体继续转动一小幅度,此时压杆底部的位置仍会发生改变,由于拉绳处于拉紧状态,筒体继续转动会使得压杆绕着连接件的左端转动,压杆便挤压阀塞的塞盖,使得弹簧缩短,如图2所示,弹簧缩短,会使得活动件与卸压孔分离,塞体与环形凹槽分离,筒体内部的气压便可以通过卸压孔排至筒体的外部,之后使本身的液压推杆伸长使筒体恢复至图1状态即可再次进行研磨,如此反复,通过可倾式湿磨机本身的液压推杆动作使筒体不断周期性运动,进而进行卸压操作,卸压时便无需人工值守并且使用较为方便,达到了方便卸压的效果,解决了目前一般采用人工卸压需要有人进行值守,卸压较为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第二轴承位置处左剖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筒体筒口朝上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图3中C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底座;2、筒体;3、压盖;4、阀塞;401、塞盖;402、弹簧;403、卸压孔;404、活动件;405、塞体;406、环形凹槽;5、圆轴;6、第一轴承;7、第一安装环;8、第一连接座;9、液压推杆;10、第二连接座;11、U形板;12、第二轴承;13、第二安装环;14、转轴;15、轴承座;16、连接件;17、压杆;18、拉绳;19、压紧机构;1901、U形件;1902、螺栓;1903、螺孔;20、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包括底座1、筒体2、压盖3和阀塞4,所述压盖3设在筒体2的左侧,压盖3为筒体2本身的压盖3,所述阀塞4设在压盖3上,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11,U形板11的侧视图呈U形,且U形板11位于液压推杆9的左侧,所述筒体2的筒口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12,所述第二轴承12的外壁与第二安装环13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安装环13用于安装第二轴承12,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2配合从而可以使筒体2沿着自身轴线转动进而进行研磨,所述第二安装环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轴14,且两个转轴14分别位于第二安装环13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转轴14远离第二安装环13的一端均活动贯穿U形板11并分别延伸至U形板11的正面和背面,所述U形板11正面和背面对应两个转轴14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5,轴承座15的内部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壁与转轴14的表面转动,筒体2便可以稳定的绕着转轴14的轴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所述轴承座15的内壁与转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6,连接件16通过轴结构与压杆17转动连接,拉绳18未拉紧之前,压杆17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包括底座(1)、筒体(2)、压盖(3)和阀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设在筒体(2)的左侧,所述阀塞(4)设在压盖(3)上,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11),所述筒体(2)的筒口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12),所述第二轴承(12)的外壁与第二安装环(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轴(14),且两个转轴(14)分别位于第二安装环(13)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转轴(14)远离第二安装环(13)的一端均活动贯穿U形板(11)并分别延伸至U形板(11)的正面和背面,所述U形板(11)正面和背面对应两个转轴(14)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5),所述轴承座(15)的内壁与转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6),所述连接件(16)的左端通过连接轴与压杆(17)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压杆(17)的右侧与阀塞(4)的左侧搭接,所述压杆(17)的底部与拉绳(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18)的另一端通过压紧机构(19)固定连接在U形板(11)内壁的底部;/n所述阀塞(4)包括塞盖(401),所述塞盖(4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固定连接在压盖(3)的左侧,所述压盖(3)的左侧开设有卸压孔(403),所述塞盖(4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件(404),所述活动件(404)的右侧活动贯穿卸压孔(403)并固定连接有塞体(405),所述压盖(3)的右侧开设有环形凹槽(406),所述塞体(405)插接至环形凹槽(406)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倾式湿磨机自动卸压装置,包括底座(1)、筒体(2)、压盖(3)和阀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设在筒体(2)的左侧,所述阀塞(4)设在压盖(3)上,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11),所述筒体(2)的筒口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12),所述第二轴承(12)的外壁与第二安装环(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轴(14),且两个转轴(14)分别位于第二安装环(13)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转轴(14)远离第二安装环(13)的一端均活动贯穿U形板(11)并分别延伸至U形板(11)的正面和背面,所述U形板(11)正面和背面对应两个转轴(14)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5),所述轴承座(15)的内壁与转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6),所述连接件(16)的左端通过连接轴与压杆(17)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压杆(17)的右侧与阀塞(4)的左侧搭接,所述压杆(17)的底部与拉绳(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18)的另一端通过压紧机构(19)固定连接在U形板(11)内壁的底部;
所述阀塞(4)包括塞盖(401),所述塞盖(4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固定连接在压盖(3)的左侧,所述压盖(3)的左侧开设有卸压孔(403),所述塞盖(4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件(404),所述活动件(404)的右侧活动贯穿卸压孔(403)并固定连接有塞体(405),所述压盖(3)的右侧开设有环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水海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长江硬质合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