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药材高效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77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中药材高效研磨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进料口、倾斜板和间距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间距调节装置设置于箱体前端面右端,接着对手轮施力进行顺时针转动,手轮带动是丝杆在底框上进行转动,丝杆与套筒进行螺纹配合,使得套筒带动滑动框沿着滑槽进行滑动,并且第一蜗轮沿着第一蜗杆进行辅助移动,便可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杆上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进行转动,从而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进行螺纹配合,带动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进行转动对药材进行粉碎,活动性强,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药材高效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药材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药材高效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材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来相沿药学叫做“本草学”,医疗药物中中药材应用广泛,然而作为医疗药物的中药材往往需要进行粉碎研磨。当需要对研磨装置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研磨辊均采用固定安装式,不便根据中药材所需研磨的颗粒大小进行调节间距,导致粉碎的程度单一,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中药材高效研磨装置,解决了当需要对研磨装置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研磨辊均采用固定安装式,不便根据中药材所需研磨的颗粒大小进行调节间距,导致粉碎的程度单一,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中药材高效研磨装置,包括箱体、进料口、倾斜板和间距调节装置,所述箱体顶端中部贯穿有进料口,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设置于箱体前端面右端,所述间距调节装置由底框、固定座、手轮、锁紧件、滑槽、滑动框、第一研磨辊、第一蜗轮、第一蜗杆、转动杆、第二蜗杆、第二蜗轮、第二研磨辊、丝杆和套筒组成,所述底框右端中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右端中部与手轮转动配合,所述固定座顶端中部与锁紧件转动配合,所述底框顶部右端通过滑槽与滑动框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框内侧中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一研磨辊转动配合,所述滑动框前端中部安装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外径表面与第一蜗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蜗杆固定安装于转动杆外侧右端,所述转动杆外侧左端通过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蜗轮内中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研磨辊转动配合,所述手轮左端中部与丝杆转动配合,所述丝杆外径表面与套筒螺纹配合,所述套筒通过螺栓与滑动框底端中部锁紧固定,所述转动杆外侧左端与电机转动配合,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与箱体前端面右端锁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内侧设置有倾斜板,所述箱体前端面右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前端面下端穿设有出料口,所述箱体右侧上端与透视窗相互固定,所述箱体右侧底部与电源线相连接,所述箱体后端面左端与电机锁紧固定,所述电源线和电机均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轮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由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尺寸相同,并且呈并排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蜗杆长度尺寸大于第二蜗杆长度尺寸的两倍,并且呈并排分布。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外侧左右两端设置有轴座,并且轴座固定安装于底框顶部前端。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外径尺寸小于套筒内径尺寸5MM,并且套筒内径表面呈光滑状。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板材质为PVC塑料。进一步的,所述丝杆采用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当需要对研磨装置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研磨辊均采用固定安装式,不便根据中药材所需研磨的颗粒大小进行调节间距,导致粉碎的程度单一,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将间距调节装置设置于箱体前端面右端,接着对手轮施力进行顺时针转动,手轮带动是丝杆在底框上进行转动,丝杆与套筒进行螺纹配合,使得套筒带动滑动框沿着滑槽进行滑动,并且第一蜗轮沿着第一蜗杆进行辅助移动,便可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杆上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进行转动,从而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进行螺纹配合,带动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进行转动对药材进行粉碎,活动性强,便于操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箱体后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间距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丝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箱体-1、进料口-2、倾斜板-3、控制器-4、间距调节装置-5、出料口-6、透视窗-7、电源线-8、电机-9、底框-51、固定座-52、手轮-53、锁紧件-54、滑槽-55、滑动框-56、第一研磨辊-57、第一蜗轮-58、第一蜗杆-59、转动杆-510、第二蜗杆-511、第二蜗轮-512、第二研磨辊-513、丝杆-514、套筒-51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中药材高效研磨装置:包括箱体1、进料口2、倾斜板3和间距调节装置5,箱体1顶端中部贯穿有进料口2,间距调节装置5设置于箱体1前端面右端,间距调节装置5由底框51、固定座52、手轮53、锁紧件54、滑槽55、滑动框56、第一研磨辊57、第一蜗轮58、第一蜗杆59、转动杆510、第二蜗杆511、第二蜗轮512、第二研磨辊513、丝杆514和套筒515组成,底框51右端中部设置有固定座52,固定座52右端中部与手轮53转动配合,固定座52顶端中部与锁紧件54转动配合,底框51顶部右端通过滑槽55与滑动框56滑动配合,滑动框56内侧中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一研磨辊57转动配合,滑动框56前端中部安装有第一蜗轮58,第一蜗轮58外径表面与第一蜗杆59螺纹配合,第一蜗杆59固定安装于转动杆510外侧右端,转动杆510外侧左端通过第二蜗杆511与第二蜗轮512螺纹配合,第二蜗轮512内中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研磨辊513转动配合,手轮53左端中部与丝杆514转动配合,丝杆514外径表面与套筒515螺纹配合,套筒515通过螺栓与滑动框56底端中部锁紧固定,转动杆510外侧左端与电机9转动配合,固定座52通过螺栓与箱体1前端面右端锁紧固定。其中,所述进料口2内侧设置有倾斜板3,所述箱体1前端面右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箱体1前端面下端穿设有出料口6,所述箱体1右侧上端与透视窗7相互固定,所述箱体1右侧底部与电源线8相连接,所述箱体1后端面左端与电机9锁紧固定,所述电源线8和电机9均与控制器4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手轮53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由防滑纹,避免在使用时造成手滑。其中,所述固定座52上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便于进行锁紧固定。其中,所述第一研磨辊57和第二研磨辊513尺寸相同,并且呈并排分布,便于进行研磨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药材高效研磨装置,包括箱体(1)、进料口(2)和倾斜板(3),所述箱体(1)顶端中部贯穿有进料口(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距调节装置(5),所述间距调节装置(5)设置于箱体(1)前端面右端,所述间距调节装置(5)由底框(51)、固定座(52)、手轮(53)、锁紧件(54)、滑槽(55)、滑动框(56)、第一研磨辊(57)、第一蜗轮(58)、第一蜗杆(59)、转动杆(510)、第二蜗杆(511)、第二蜗轮(512)、第二研磨辊(513)、丝杆(514)和套筒(515)组成,所述底框(51)右端中部设置有固定座(52),所述固定座(52)右端中部与手轮(53)转动配合,所述固定座(52)顶端中部与锁紧件(54)转动配合,所述底框(51)顶部右端通过滑槽(55)与滑动框(56)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框(56)内侧中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一研磨辊(57)转动配合,所述滑动框(56)前端中部安装有第一蜗轮(58),所述第一蜗轮(58)外径表面与第一蜗杆(59)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蜗杆(59)固定安装于转动杆(510)外侧右端,所述转动杆(510)外侧左端通过第二蜗杆(511)与第二蜗轮(512)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蜗轮(512)内中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研磨辊(513)转动配合,所述手轮(53)左端中部与丝杆(514)转动配合,所述丝杆(514)外径表面与套筒(515)螺纹配合,所述套筒(515)通过螺栓与滑动框(56)底端中部锁紧固定,所述转动杆(510)外侧左端与电机(9)转动配合,所述固定座(52)通过螺栓与箱体(1)前端面右端锁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药材高效研磨装置,包括箱体(1)、进料口(2)和倾斜板(3),所述箱体(1)顶端中部贯穿有进料口(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距调节装置(5),所述间距调节装置(5)设置于箱体(1)前端面右端,所述间距调节装置(5)由底框(51)、固定座(52)、手轮(53)、锁紧件(54)、滑槽(55)、滑动框(56)、第一研磨辊(57)、第一蜗轮(58)、第一蜗杆(59)、转动杆(510)、第二蜗杆(511)、第二蜗轮(512)、第二研磨辊(513)、丝杆(514)和套筒(515)组成,所述底框(51)右端中部设置有固定座(52),所述固定座(52)右端中部与手轮(53)转动配合,所述固定座(52)顶端中部与锁紧件(54)转动配合,所述底框(51)顶部右端通过滑槽(55)与滑动框(56)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框(56)内侧中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一研磨辊(57)转动配合,所述滑动框(56)前端中部安装有第一蜗轮(58),所述第一蜗轮(58)外径表面与第一蜗杆(59)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蜗杆(59)固定安装于转动杆(510)外侧右端,所述转动杆(510)外侧左端通过第二蜗杆(511)与第二蜗轮(512)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蜗轮(512)内中部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研磨辊(513)转动配合,所述手轮(53)左端中部与丝杆(514)转动配合,所述丝杆(514)外径表面与套筒(515)螺纹配合,所述套筒(515)通过螺栓与滑动框(56)底端中部锁紧固定,所述转动杆(510)外侧左端与电机(9)转动配合,所述固定座(52)通过螺栓与箱体(1)前端面右端锁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德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永寿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