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76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其包括本体和层板,层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耳板,还包括固定板和升降装置,固定板设置有四块且每两块间隔固定在本体上,耳板能够位于两块固定板之间,底板固定在一组固定板之间,底板上开设有凹孔,安装板固定在一组固定板之间,转轴竖直活动设置在安装板上且其下端位于凹孔内,涡轮水平固定在转轴上且位于底板与安装板之间,弧形板固定在涡轮上,弧形板上部开设有斜面,支杆竖直活动穿设在安装板上且下端位于斜面上,蜗杆设置在底板上且与涡轮相互啮合,支杆能够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节层板高度以及层板与层板之间间距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
技术介绍
目前,在试验台的桌面上,固定设置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固定有多块层板,用于放置试验器材以及装有药品的药瓶,多块层板水平且上下间隔设置。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时,会将使用的药瓶、烧杯、烧瓶以及容量瓶等放置在桌面与层板之间和多块层板上,尤其是高度高于试验台与层板之间的间距,或者高于层板与层板之间的间距的容器,需要放置在最上方的层板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最上方的层板上放满高度较高的容器后,还需要再放置其他较高的容器时,最上方的层板上没有额外的位置进行放置,放置在实验台上又会占据试验台上较大的操作空间,不便于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又由于层板是相对固定的,也不能放置在层板上,此时实验人员需要将容器放置在其他位置,进而导致实验实验人员不便于进行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具有调节层板高度以及层板与层板之间间距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和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耳板,还包括固定板和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四块且每两块间隔固定在本体上,所述耳板能够位于两块固定板之间,所述升降装置底板、安装板、转轴、涡轮、弧形板、支杆、支座和蜗杆,所述底板固定在一组固定板之间,底板上开设有凹孔,所述安装板固定在一组固定板之间,所述转轴竖直活动设置在安装板上且其下端位于凹孔内,所述涡轮水平固定在转轴上且位于底板与安装板之间,所述弧形板固定在涡轮上,弧形板上部开设有斜面,所述支杆竖直活动穿设在安装板上且下端位于斜面上,蜗杆设置在底板上且与涡轮相互啮合,支杆能够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蜗杆驱动涡轮进行转动,转轴在底板与安装板之间稳定设置,随着涡轮的转动,弧形板同时进行转动,支杆在弧形板的斜面作用下,会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支杆的上端顶着耳板上下运动,依次对层板两端的支杆的高度进行调节后,使得层板保持水平状态,即完成对层板高度的调节,就能够增大层板与实验台上部或层板与层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而就能够在最上方层板没有额外放置位置时,将较高的实验容器放置在其他层板上,升降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不会占据实验上有限的操作空间,蜗杆与涡轮相互啮合的调节过程较为稳定,便于对层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利于实验人员进行操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底板上,所述蜗杆转动设置在两个支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座在不会对蜗杆旋转造成妨碍的前提下,对蜗杆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支撑,使得蜗杆能够稳定驱动涡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蜗杆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在两个限位环与两个支座的配合作用下,将蜗杆限制在两个支座上,以确保蜗杆不会脱离两个支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蜗杆的端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位于试验台本体一端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蜗杆对层板进行调节时,握住弯折部能够增大转动蜗杆的力臂,进而便于对蜗杆进行转动,弯折部位于试验台本体的上方,不会对弯折部的转动形成干涉。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两个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分别固定在弧形板弧形开口的两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挡块的高度分别高于弧形板斜面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两个挡块能够对支杆在斜面上的行程进行限制,使得支杆的下端不会脱离斜面,进而保证了对层板升降时的可靠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层板为条形板状且设置有三块,所述升降装置设置有三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块层板能够有效增大放置药品以及实验器材的放置面积,同时也不会导致最上方层板的高度过高,便于身高较矮的实验人员进行使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固定板上开设有竖直的条形孔,耳板的两侧上固定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分别位于两个条形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位于条形孔内,间接对层板限制在两组固定板上,使得层板不会随意脱离两组条形孔,增强使用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耳板、固定板和升降装置,能够增大层板与实验台上部或层板与层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而就能够在最上方层板没有额外放置位置时,将较高的实验容器放置在其他层板上,便于对层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利于实验人员进行操作;2.通过设置支座,对蜗杆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支撑,使得蜗杆能够稳定驱动涡轮;3.通过设置限位环,将蜗杆限制在两个支座上,以确保蜗杆不会脱离两个支座。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固定板与升降装置的突出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本体;2、固定板;21、条形孔;3、升降装置;31、底板;32、安装板;33、转轴;34、涡轮;35、弧形板;36、支杆;37、支座;38、蜗杆;381、限位环;39、挡块;4、层板;41、耳板;42、限位杆;5、挡板;6、挡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包括本体1上部的固定板2、升降装置3和层板4。固定板2为条形板状,固定板2设置有四块且两两一组,两组固定板2对应设置在试验台本体1上部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处,每组两块固定板2竖直设置且间隔固定在本体1上,固定板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21。结合图1、图3,升降装置3设置有六个,每两组对应设置在两组固定板2之间,升降装置3包括底板31、安装板32、转轴33、涡轮34、弧形板35、支杆36、支座37和蜗杆38,底板31水平固定在一组固定板2之间,底板3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孔,安装板32水平固定在一组固定板2之间且位于底板31的上方,安装板32上开设有轴线方向为竖直的通孔,通孔与凹孔相互对应,转轴33竖直设置在通孔内且其下端位于凹孔内,涡轮34水平固定在转轴33上且位于底板31与安装板32之间,弧形板35固定在涡轮34上且弧形板35圆弧的中心与涡轮34的圆心重合,弧形板35的上部开设有斜面,支杆36竖直设置且活动穿设在安装板32上,支杆36的下端位于弧形板35的斜面上,支座37设置有两个且均固定在底板31上,蜗杆38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两个支座37上,蜗杆38在两个支座37上能够绕其轴线进行转动,蜗杆38与涡轮34相互啮合,蜗杆38的展开螺旋角大于蜗轮蜗杆38接触的摩擦角,蜗杆38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环381,两个限位环381分别于两个支座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1)和层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耳板(41),还包括固定板(2)和升降装置(3),所述固定板(2)设置有四块且每两块间隔固定在本体(1)上,所述耳板(41)能够位于两块固定板(2)之间,所述升降装置(3)底板(31)、安装板(32)、转轴(33)、涡轮(34)、弧形板(35)、支杆(36)、支座(37)和蜗杆(38),所述底板(31)固定在一组固定板(2)之间,底板(31)上开设有凹孔,所述安装板(32)固定在一组固定板(2)之间,所述转轴(33)竖直活动设置在安装板(32)上且其下端位于凹孔内,所述涡轮(34)水平固定在转轴(33)上且位于底板(31)与安装板(32)之间,所述弧形板(35)固定在涡轮(34)上,弧形板(35)上部开设有斜面,所述支杆(36)竖直活动穿设在安装板(32)上且下端位于斜面上,蜗杆(38)设置在底板(31)上且与涡轮(34)相互啮合,支杆(36)能够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1)和层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耳板(41),还包括固定板(2)和升降装置(3),所述固定板(2)设置有四块且每两块间隔固定在本体(1)上,所述耳板(41)能够位于两块固定板(2)之间,所述升降装置(3)底板(31)、安装板(32)、转轴(33)、涡轮(34)、弧形板(35)、支杆(36)、支座(37)和蜗杆(38),所述底板(31)固定在一组固定板(2)之间,底板(31)上开设有凹孔,所述安装板(32)固定在一组固定板(2)之间,所述转轴(33)竖直活动设置在安装板(32)上且其下端位于凹孔内,所述涡轮(34)水平固定在转轴(33)上且位于底板(31)与安装板(32)之间,所述弧形板(35)固定在涡轮(34)上,弧形板(35)上部开设有斜面,所述支杆(36)竖直活动穿设在安装板(32)上且下端位于斜面上,蜗杆(38)设置在底板(31)上且与涡轮(34)相互啮合,支杆(36)能够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板可升降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还包括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茵莱实验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