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自增强型椎体叶片式分离器,包括容器、旋流叶片单元与稳流管,所述容器上端设有进气口,下端设有排放口,旋流叶片单元安装于容器内,旋流叶片单元下方为旋风分离区,稳流管由下插入旋风分离区;所述旋风分离区外侧设有夹层形成收集室,收集室底部设有主排放口,且旋风分离区壁上开疏水口;所述进气口下端口加装有预旋流叶片单元,预旋流叶片单元与旋流叶片单元的子叶片径向角开口方向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自增强型椎体叶片式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椎体叶片式分离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自增强型椎体叶片式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在工业气体净化,除液除尘分离技术上,有的采用简单的切向进口旋风分离器,但是简单切向进口旋风分离,分离精度不高,分离效率得不到保证,当气量很大时,设备尺寸会做的很大,投资成本高,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率。另外还有采用椎体叶片式分离器,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相对简单的切向进口旋风分离器,分离效果有了一定地改善。这个结构是气体由N1垂直接冲击在锥形叶片分离单元上;但是直接冲击在锥形叶片上,突然改变90的流动方向,动能损失大,产生旋流动能被削弱,产生旋流场强度就被降低,旋流场强度低,液滴就很难靠离心甩到分离场中的容器壁上,而被捕捉分离出来;并且,锥形分离单元的叶片由普通的直钢板制作而成,存在尖锐菱角,高气速冲击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及剪切力,使液滴剪切成更小的液滴,液滴越小越难以靠离心惯性分离。另外,同时旋流分离区容器都是光滑的,被分离的液滴或粉尘很容易被旋转流动的气体二次带走,特别是用除粉尘颗粒时,当气流量波动时,二次夹带粉尘颗粒非常严重,分离效果非常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自增强型椎体叶片式分离器旨在解决现有椎体叶片式分离器压降大,分离效果不理想,因冲击破碎产生更小液滴难以靠离心惯性分离,操作弹性小,受气流量波动影响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自增强型椎体叶片式分离器,包括容器、旋流叶片单元与稳流管,所述容器上端设有进气口,下端设有排放口,旋流叶片单元安装于容器内,旋流叶片单元下方为旋风分离区,稳流管由下插入旋风分离区;所述旋风分离区外侧设有夹层形成收集室,收集室底部设有主排放口,且旋风分离区壁上开疏水口;所述进气口下端口加装有预旋流叶片单元,预旋流叶片单元与旋流叶片单元的子叶片径向角开口方向保持一致。优选的,所述旋风分离区下部为锥形部,锥形部外的收集室同样为锥形,且锥形部同样设置有疏水口。优选的,所述稳流管上端口安装有导流片。优选的,所述旋流叶片单元上端设有弧形帽。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叶片单元由若干扇形子叶片按照轴向角β和径向角α间隔排列焊接而成;轴向角β取值在25°~45°之间,径向角α取值在45°-65°之间;角度取值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但是压降随之急剧增大。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叶片单元的扇形子叶片由迎气端面与弯折部折弯形成;迎气端面带锥度及圆角,减小气体的冲击产生的阻力及液滴剪切产生的破碎;弯折部使气体旋转得于加强,增大旋转速度,使细小液滴具有更大的离心力而被分离出来。进一步的,所述预旋流叶片单元的叶片面向气体流进一侧的叶片边为弧形。相比与现在的叶片,弧形的作用避免气流冲击剪切破碎液滴,同时可以进行捕捉液滴聚结成较大的液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增强了旋流场强度,使更小的液滴或粉尘固体颗粒得到更大的离心力,很容易被甩在容器壁上被捕捉,被分离出来,分离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2:压降降低,避免二次冲击破碎;3:分离出的液滴或固体颗粒被及时收集,不会二次重返气体中,形成二次夹带现象;操作弹性比大,分离效果受气流量波动影响较小,设备运行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椎体叶片式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的旋流叶片单元2的结构及叶片展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高效自增强型椎体叶片式分离器,包括容器1、旋流叶片单元2与稳流管3,所述容器1上端设有进气口4,下端设有排放口5,旋流叶片单元2安装于容器1内,旋流叶片单元2下方为旋风分离区6,旋风分离区6下部为锥形部61,稳流管3由下插入旋风分离区6;所述旋风分离区6与锥形部61外侧均设有夹层形成收集室7,收集室7底部设有主排放口10,锥形部61下端的排放口5伸出收集室7,且壁上开疏水口8;所述进气口4下端口加装有预旋流叶片单元9,预旋流叶片单元9与旋流叶片单元2的子叶片径向角开口方向保持一致。本技术在进气口4下端口加装有预旋流叶片单元9,且与旋流叶片单元2的子叶片径向角开口方向保持一致,使流进的高速气体产生高流速的初始旋流场,避免直接冲撞旋流叶片单元2横截面上,导致动能严重损失及液滴被冲击剪切破碎,且经过两级旋转叶片作用,整个旋风分离区6的旋转场大大增强,细小的液滴或固体颗粒更易被甩向容器壁被分离出来。另外,旋风分离区6设置夹层形成收集室7,且壁上开有若干长条形疏水口8;使得混合介质在旋风分离区6高速旋转时,液滴或固体颗粒因离心惯性力,优先被甩旋风分离区6容器壁被捕捉,在气流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滴或固体颗粒通过长条形疏水口8流入收集室7中,向下流动,液滴及固体颗粒被及时收集起来,大部分由主排放口10排出,避免了二次重返气体中,形成二次夹带随着气体带走而未被分离出来,影响最终分离效果。旋风分离区6底部少部分的液滴或者固体颗粒由排放口5排除。实施例2如图3所示,除实施例1外的部分,所述旋流叶片单元2由若干扇形子叶片按照一定的轴向角β和一定的径向角α间隔排列焊接而成;且旋流叶片单元2的扇形子叶片由迎气端面21与弯折部22折弯形成;迎气端面21带一定的锥度及圆角,减小气体的冲击产生的阻力及液滴剪切产生的破碎;弯折部22使气体旋转得于加强,增大旋转速度,使细小液滴具有更大的离心力而被分离出来。另外,所述预旋流叶片单元9的叶片面向气体流进一侧的叶片边为弧形;相比与现在的叶片,弧形的作用避免气流冲击剪切破碎液滴,同时可以进行捕捉液滴聚结成较大的液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自增强型椎体叶片式分离器,包括容器(1)、旋流叶片单元(2)与稳流管(3),所述容器(1)上端设有进气口(4),下端设有排放口(5),旋流叶片单元(2)安装于容器(1)内,旋流叶片单元(2)下方为旋风分离区(6),稳流管(3)由下插入旋风分离区(6);/n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区(6)外侧设有夹层形成收集室(7),收集室(7)底部设有主排放口(10),且旋风分离区(6)壁上开疏水口(8);所述进气口(4)下端口加装有预旋流叶片单元(9),预旋流叶片单元(9)与旋流叶片单元(2)的子叶片径向角开口方向保持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自增强型椎体叶片式分离器,包括容器(1)、旋流叶片单元(2)与稳流管(3),所述容器(1)上端设有进气口(4),下端设有排放口(5),旋流叶片单元(2)安装于容器(1)内,旋流叶片单元(2)下方为旋风分离区(6),稳流管(3)由下插入旋风分离区(6);
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区(6)外侧设有夹层形成收集室(7),收集室(7)底部设有主排放口(10),且旋风分离区(6)壁上开疏水口(8);所述进气口(4)下端口加装有预旋流叶片单元(9),预旋流叶片单元(9)与旋流叶片单元(2)的子叶片径向角开口方向保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自增强型椎体叶片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区(6)下部为锥形部(61),锥形部(61)外的收集室(7)同样为锥形,且锥形部(61)同样设置有疏水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爱云,石文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规与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