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衢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叠氮化钠母液回收用单体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52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氮化钠母液回收用单体蒸发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由下到上设置有浓缩室、加热室、分离室,罐体底部设置有完成液出口,罐体顶部设置有真空管;罐体的侧部设置有加热蒸汽入口、冷凝水出口及原料液入口,加热蒸汽入口设置于加热室侧上部、冷凝水出口设置于加热室侧下部且位于加热蒸汽入口的相对侧,原料液入口设置于分离腔侧部;加热室中部设置有中央循环管,中央循环管连通浓缩室及分离室,中央循环管周沿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连通浓缩室及分离室;在所述的浓缩室底部的罐体内形成有保温腔,在所述罐体的侧部设置有与保温腔相通的保温蒸汽入口,在所述的罐体底部设置有与保温腔相通的冷凝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氮化钠母液回收用单体蒸发器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特指一种叠氮化钠母液回收用单体蒸发器。
技术介绍
叠氮化钠母液回收时需经过蒸发器处理,然而现有的蒸发器仅依靠加热室进行加热,从而导致加热时间过长,并降低了蒸发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蒸发效果好的叠氮化钠母液回收用单体蒸发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叠氮化钠母液回收用单体蒸发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由下到上设置有浓缩室、加热室、分离室,罐体底部设置有完成液出口,罐体顶部设置有真空管;罐体的侧部设置有加热蒸汽入口、冷凝水出口及原料液入口,加热蒸汽入口设置于加热室侧上部、冷凝水出口设置于加热室侧下部且位于加热蒸汽入口的相对侧,原料液入口设置于分离腔侧部;加热室中部设置有中央循环管,中央循环管连通浓缩室及分离室,中央循环管周沿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连通浓缩室及分离室;在所述的浓缩室底部的罐体内形成有保温腔,在所述罐体的侧部设置有与保温腔相通的保温蒸汽入口,在所述的罐体底部设置有与保温腔相通的冷凝出口。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保温腔内注入蒸汽,能对浓缩室内的溶液进行保温和加热,确保了罐体内溶液的整体温度,使得进入加热室内的溶液温度不会过低,以缩短在加热室内的加热时间,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蒸发效率,进而提高了蒸发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浓缩室内侧的底部呈球面,所述的保温腔呈半球型;并在所述浓缩室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呈环形的保温筋。<br>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浓缩室的底部呈球面,保温腔呈半球型,从而能确保浓缩室底部的表面积,并提高了保温腔的保温及加热的效果;并在浓缩室底部设置有若干呈环形的保温筋,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浓缩室底部的表面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换热管截面呈环形,并在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分布的呈内凹状的换热槽。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换热管截面呈环形,并在换热管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分布的呈内凹状的换热槽,从而能提高换热管与溶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蒸发器整体的蒸发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保温筋内形成有与保温腔相通的承接槽。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保温筋内形成有与保温腔相通的承接槽,从而提高了保护腔容纳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保温筋的保温与加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浓缩室、2-加热室、3-分离室、4-完成液出口、5-真空管、6-加热蒸汽入口、7-冷凝水出口、8-原料液入口、9-中央循环管、10-换热管、11-保温腔、12-保温蒸汽入口、13-冷凝出口、14-保温筋、15-换热槽、16-承接槽、100-罐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叠氮化钠母液回收用单体蒸发器,包括罐体100,所述罐体100内由下到上设置有浓缩室1、加热室2、分离室3,罐体100底部设置有完成液出口4,罐体100顶部设置有真空管5;罐体100的侧部设置有加热蒸汽入口6、冷凝水出口7及原料液入口8,加热蒸汽入口6设置于加热室2侧上部、冷凝水出口7设置于加热室2侧下部且位于加热蒸汽入口6的相对侧,原料液入口8设置于分离腔侧部;加热室2中部设置有中央循环管9,中央循环管9连通浓缩室1及分离室3,中央循环管9周沿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10,换热管10连通浓缩室1及分离室3;在所述的浓缩室1底部的罐体100内形成有保温腔11,在所述罐体100的侧部设置有与保温腔11相通的保温蒸汽入口12,在所述的罐体100底部设置有与保温腔11相通的冷凝出口13。通过在保温腔11内注入蒸汽,能对浓缩室1内的溶液进行保温和加热,确保了罐体100内溶液的整体温度,使得进入加热室2内的溶液温度不会过低,以缩短在加热室2内的加热时间,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蒸发效率,进而提高了蒸发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的浓缩室1内侧的底部呈球面,所述的保温腔11呈半球型;并在所述浓缩室1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呈环形的保温筋14。通过浓缩室1的底部呈球面,保温腔11呈半球型,从而能确保浓缩室1底部的表面积,并提高了保温腔11的保温及加热的效果;并在浓缩室1底部设置有若干呈环形的保温筋14,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浓缩室1底部的表面积。进一步:所述的换热管10截面呈环形,并在所述换热管10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分布的呈内凹状的换热槽15。通过换热管10截面呈环形,并在换热管10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分布的呈内凹状的换热槽15,从而能提高换热管10与溶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蒸发器整体的蒸发效果。进一步:所述的保温筋14内形成有与保温腔11相通的承接槽16。通过保温筋14内形成有与保温腔11相通的承接槽16,从而提高了保护腔容纳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保温筋14的保温与加热的效果。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氮化钠母液回收用单体蒸发器,包括罐体(100),所述罐体(100)内由下到上设置有浓缩室(1)、加热室(2)、分离室(3),罐体(100)底部设置有完成液出口(4),罐体(100)顶部设置有真空管(5);罐体(100)的侧部设置有加热蒸汽入口(6)、冷凝水出口(7)及原料液入口(8);加热室(2)中部设置有中央循环管(9),中央循环管(9)连通浓缩室(1)及分离室(3),中央循环管(9)周沿均匀设置有若干换热管(10),换热管(10)连通浓缩室(1)及分离室(3);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浓缩室(1)底部的罐体(100)内形成有保温腔(11),在所述罐体(100)的侧部设置有与保温腔(11)相通的保温蒸汽入口(12),在所述的罐体(100)底部设置有与保温腔(11)相通的冷凝出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氮化钠母液回收用单体蒸发器,包括罐体(100),所述罐体(100)内由下到上设置有浓缩室(1)、加热室(2)、分离室(3),罐体(100)底部设置有完成液出口(4),罐体(100)顶部设置有真空管(5);罐体(100)的侧部设置有加热蒸汽入口(6)、冷凝水出口(7)及原料液入口(8);加热室(2)中部设置有中央循环管(9),中央循环管(9)连通浓缩室(1)及分离室(3),中央循环管(9)周沿均匀设置有若干换热管(10),换热管(10)连通浓缩室(1)及分离室(3);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浓缩室(1)底部的罐体(100)内形成有保温腔(11),在所述罐体(100)的侧部设置有与保温腔(11)相通的保温蒸汽入口(12),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友良姜勇飞杨麟罗坤海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学院浙江海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