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140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其包括移动小车和拉拽装置,所述移动小车上支撑后安装的外护管,所述移动小车至少有两个,两个移动小车支撑在外护管的两端,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调节外护管中心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拉拽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已固定的外护管和后安装的外护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将电缆的外护管连接比较方便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使用方法,具有将电缆的外护管连接比较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敷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缆敷设时,需要对电缆进行保护,在电缆的外部设置有一层橡胶护管,另外还有一层混凝土材料预制形成的外护管,混凝土外护管的直径远大于电缆的直径,工作人员可在外护管内行走,同时为了在外护管内可穿设多根电缆,以及后期在需要电缆再增加敷设时,也能够在外护管内进行敷设。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2878369B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包括承口、插口,承口的端部向内伸形成环形壁部,插口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承口和插口之间设置有挡块装置,在安装时,通过将管道设置承口的一端固定,将设置有插口的一端与承口对应后,将设置插口的管道一端向设置承口的管道端部插入,从而例两个管道进行拼接,为了使两个管道的连接密封性,能够在承口和插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安装时密封圈受到挤压,使承口与插口之间密封。但是上述结构中,由于密封圈需要足够的挤压力,从而在承口与插口之间在连接时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其具有将电缆的外护管连接比较方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包括移动小车和拉拽装置,所述移动小车上支撑后安装的外护管,所述移动小车至少有两个,两个移动小车支撑在外护管的两端,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调节外护管中心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拉拽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已固定的外护管和后安装的外护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后安装的外护管放置到移动小车上,移动小车上设置有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将后安装的外护管中心线与已固定的外护管中心线调节到重合的位置,然后将拉拽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已固定的外护管和后安装的外护管上,拉拽装置再将后安装的外护管向已固定的外护管移动进行插接,从而方便将外护管的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体和四个滚轮,所述滚轮的下方设置有轨道,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平动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车体与滚轮之间,所述平动组件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平动组件和车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体上连接四个滚轮,滚轮的下方设置轨道,滚轮在轨道上移动,升降组件安装在车体与滚轮之间,从而能够通过调节升降组件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而且平动组件和转动组件均能够调节后安装外护管的水平方向的角度,从而使后安装外护管与已固定的外护管中心线重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动组件包括底座、滑动座和调节螺杆,所述底座设置在转动组件上,所述滑动座与底座滑动配合,外护管支撑在滑动座上,所述调节螺杆的长度方向与底座相对与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调节螺杆转动连接在滑动座上,调节螺杆与滑动座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设置在转动组件上,在调节螺杆与滑动座螺纹连接时,转动调节螺杆,滑动座沿着调节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后安装的外护管在水平方向的角度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座有两个且分别支撑在外护管的两侧,所述调节螺杆有两个且共线设置,两个调节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同,两个调节螺杆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同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调节螺杆的端部设置可拆卸的同步件,能够在同步件打开时,两个调节螺杆分别转动调节两个滑动座之间的距离,从而可放置多种直径的外护管,而在同步件锁定两个调节螺杆后,能够方便两个滑动座同步移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直螺杆、蜗杆和蜗轮,所述滚轮通过滑块安装在车体上,滑块竖直滑动配合在车体上,竖直螺杆竖直设置,蜗杆转动连接在车体上,蜗轮与竖直螺杆同轴固定,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滑块螺纹连接在竖直螺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转动连接在车体上,蜗杆与蜗轮啮合,在将滑块螺纹连接在竖直螺杆上时,通过蜗轮带动竖直螺杆转动,从而能够使滑块沿着竖直螺杆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车体相对于滚轮升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分成两组,两组滚轮分别位于车体的前后方向,每组滚轮所连接有蜗杆同轴固定设置,同组内的蜗杆转动驱动两个滑块同步上下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分成两组,每组内的滚轮所连接的蜗杆同轴固定,能够使蜗杆在调节时,保证一组内的两个滚轮调节车体的高度相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拽装置包括固定带、拉拽油缸和紧带组件,所述固定带环形绕在外护管上,所述紧带组件设置在固定带的两端,所述拉拽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个固定带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带绕在外护管上,再通过紧带组件将固定带固定在外护管上,然后由拉拽油缸的两端连接在两个固定带上,从而能够在拉拽油缸收缩时,使后安装的外护管向已固定的外护管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带组件包括本体、棘轮、绕线轮和拉绳,所述拉绳有两端,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带上,另一端均固定在绕线轮上,所述绕线轮和棘轮同轴固定,绕线轮转动连接在本体上,所述棘轮连接有转动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轮连接有转动手柄,通过转动手柄将棘轮转动时,绕线轮与棘轮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将拉绳缠绕在绕线轮上,将固定带的两端距离减少,使固定带固定在外护管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拽装置在外护管的周向上分布设置至少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拽装置在外护管的周向上分布至少两个时,能够使拉拽装置对外护管的拉力比较均匀,避免外护管单侧受力造成的外护管倾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使用方法,其具有将电缆的外护管连接比较方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先在需要敷设外护管的位置铺设轨道,将轨道上前后放置两个移动小车,将后安装的外护管放置到移动小车上。步骤b、将后安装的外护管通过移动小车向已固定的外护管的端部移动,然后通过升降组件和平动组件对外护管的中心进行调节;用塞尺测量已固定外护管和后安装外护与的端面的平行度;用靠尺沿着外护管周向多次测量已固定外护管的中心线和后安装外护管的中心线之间的直线度;步骤c,将拉拽装置固定在已固定外护管和后安装外护管上,并通过拉拽装置将后安装外护管向已固定外护管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后安装的外护管放置到移动小车上,并移动到已固定的外护管端部,通过升降组件和平动组件将后安装的外护管与已固定的外护管中心线重合,测量后安装的外护管的端面与已安装的外护管端面之间的平行度进行调节,最后再通过拉拽装置将后安装的外护管插入到已固定的外护管内,使外护管的安装比较方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后安装的外护管放置到移动小车上,移动小车上设置有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将后安装的外护管中心线与已固定的外护管中心线调节到重合的位置,然后将拉拽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已固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和拉拽装置(4),所述移动小车(1)上支撑后安装的外护管(3),所述移动小车(1)至少有两个,两个移动小车(1)支撑在外护管(3)的两端,所述移动小车(1)上设置有调节外护管(3)中心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拉拽装置(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已固定的外护管(3)和后安装的外护管(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和拉拽装置(4),所述移动小车(1)上支撑后安装的外护管(3),所述移动小车(1)至少有两个,两个移动小车(1)支撑在外护管(3)的两端,所述移动小车(1)上设置有调节外护管(3)中心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拉拽装置(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已固定的外护管(3)和后安装的外护管(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包括车体(11)和四个滚轮(12),所述滚轮(12)的下方设置有轨道(2),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组件(5)、平动组件(7)和转动组件(6),所述升降组件(5)安装在车体(11)与滚轮(12)之间,所述平动组件(7)安装在车体(11)上,所述转动组件(6)设置在平动组件(7)和车体(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动组件(7)包括底座(71)、滑动座(72)和调节螺杆(73),所述底座(71)设置在转动组件(6)上,所述滑动座(72)与底座(71)滑动配合,外护管(3)支撑在滑动座(72)上,所述调节螺杆(73)的长度方向与底座(71)相对与滑动座(72)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调节螺杆(73)转动连接在滑动座(72)上,调节螺杆(73)与滑动座(7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72)有两个且分别支撑在外护管(3)的两侧,所述调节螺杆(73)有两个且共线设置,两个调节螺杆(73)的螺纹旋向相同,两个调节螺杆(73)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同步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外护管辅助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竖直螺杆(51)、蜗杆(52)和蜗轮(53),所述滚轮(12)通过滑块(54)安装在车体(11)上,滑块(54)竖直滑动配合在车体(11)上,竖直螺杆(51)竖直设置,蜗杆(52)转动连接在车体(11)上,蜗轮(53)与竖直螺杆(51)同轴固定,蜗轮(53)与蜗杆(52)啮合,所述滑块(54)螺纹连接在竖直螺杆(5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肖飞王运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诚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