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7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包含依次实施的如下步骤:在连接点处剥除第一长度作业区域的高压电缆外护套,清理作业区铝护套外表面;绕作业区铝护套外表面紧密缠设锡纸层,在锡纸层外包裹铜编织带的一端后,将铜编织带绑扎固定于锡纸层外表面;以此使用用防水自粘带、绝缘自粘带和半导电带超出作业区两端的绕包覆盖全部作业区;用电缆接头防水盒包住全部半导电带后,用防水自粘带封住电缆接头防水盒两侧端口;向电缆接头防水盒内灌注防水绝缘树脂胶;将铜编织带的游离端与接地引线压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实施工艺要求,同时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电缆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
技术介绍
在高压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接地系统的安装是高压电缆稳定运行的的关键环节。现有技术中,高压电缆的接地系统的安装中使用搪铅法将高压电缆的波纹管铝护套与铜丝接地线进行封铅连接,以保证高压电缆接地系统连接点的牢固可靠、电气性能稳定。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人工实施的搪铅法技术难度大,对环境要求高,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当施工人员缺乏经验时,搪铅工艺参差不齐,当出现空腔时内部容易积累潮气,影响耐腐和绝缘,当铜铝直接接触时,形成铜铝电阻,配合潮气形成原电池,造成电化学腐蚀,严重影响埋地高压电缆的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安全性高、电化学结构稳定、工艺要求低便于实施的高压电缆接地系统连接方法,降低施工人员的实施工艺要求,容易上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包含依次实施的如下步骤S100至步骤S800:S100,在连接点处剥除第一长度作业区域的高压电缆外护套,清理所述作业区铝护套外表面;S200,绕作业区所述铝护套外表面紧密缠设锡纸层,在所述锡纸层外包裹铜编织带的一端后,将铜编织带绑扎固定于所述锡纸层外表面;S300,用防水自粘带超出所述作业区两端各第二长度的绕包覆盖全部所述作业区;S400,用绝缘自粘带超出所述作业区两端各第三长度的绕包覆盖全部所述作业区;S500,用半导电带超出所述作业区两端各第四长度的绕包覆盖全部所述作业区;S600,用电缆接头防水盒包住全部半导电带后,用防水自粘带封住电缆接头防水盒两侧端口;S700,向所述电缆接头防水盒内灌注防水绝缘树脂胶;S800,将所述铜编织带的游离端与接地引线压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三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长度。优选的,所述第四长度大于第三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0中,清除填料层后,使用还原性水剂去除铝护套外表面的氧化层后,再使用中性吸水剂去除铝护套外表面水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锡纸层为连续多层缠绕的锡纸,锡纸厚度小于0.2mm。优选的,所述锡纸为锡铅合金、锡铝合金或者四方晶系的纯锡。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00中,使用锡纸包绕所述铝护套作业区时,每层锡纸外涂刷镓冷焊剂后再包绕下一层锡纸。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800中,使用同连接管连接所述铜编织带和接地引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0中,用间隔设置的多个镀铜轧带将铜编织带绑扎固定于锡纸层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800在所述步骤S600或者所述步骤S700前实施,以便将压接固定形成的压接头置于所述电缆接头防水盒内,进而防止S700中灌注时在铜编织带处出现微隙造成进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不限于:工艺流程简单,工作周期端,相比搪铅法连接工作技术难度大大降低;冷连接不必动火,相比搪铅法在隧道内施工时需要额外供氧燃烧加热搪锡,更安全可靠,降低隧道内施工隐患;护套铝材与接地铜材接触面积大、利用锡纸进行铜铝过度,电气性能好,降低因铜铝直接接触电阻增大而出现故障隐患的可能性,防止发生高压击穿等故障;由于避免了搪锡工艺,不存在直径不固定的锡包,可以根据高压电缆的直径规格统一配置唯一直径规格的防水盒,实现标准化施工和备料,以及实现标准化的施工步骤和验收指标,进一步的实现精细化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压线缆与接地引线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高压电缆接地系统的电缆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防水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防水盒,2、树脂,3、锡包,4、接地引线,5、铝护套,6、填料层,7、外护套,8、锡纸层,9、铜编织带,10、镀铜轧带,11、防水自粘带,12、绝缘自粘带,13、半导电带,14、压接头,15、接地线孔,16、电缆孔,17、防溢挡板。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应当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搪铅法连接高压线缆铝护套5与接地引线4的方法是:在铝护套5外搪镀铅锡合金层后,在铅锡合金层上焊接镀锡后的接地引线,然后进行包绕密封处理后套装防水盒1并在防水盒1中浇筑树脂2,至此连接工艺施工完毕。一些实施方式中为环保考虑可以为铅锡合金采用锡含量重量比大于98%的纯锡块。现有技术的问题主要是铝护套5外径较大,搪镀工艺要求形成围绕铝护套的完整牢固的锡环,该步骤需要高温加热,但是如果长时间高温,铝护套外表面容易形成氧化层使锡铝接合面出现空腔,如果加热时间不足,锡铝结合面不牢固,锡环容易脱落造成进水影响接地效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锡环也会开裂脱落,为了防止锡环脱落,操作人员需要把锡环搪成苹果型或者梨形锡包3,这些锡包3的直径不规则,难以适配固定内径规格的防水盒,选用大内径防水盒会需要更多的树脂,使用小内径防水盒不能完全包裹锡包。为了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在连接处剥除外护套7的长度平均在80公分左右,熟练的操作人员可以做到50公分。本专利技术中,电缆如非特别说明,均为铠装高压电缆。高压电缆指用于传输1kv至1000kv之间的电力电缆,应用于电力的传输和分配,图1中一种示范性的铠装高压电缆由内到外的结构为:导体、绝缘层、内护套、铝护套5、填料层6和外护套7。实施例一如图2、3、4所示,本方法实施例中的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用于将电缆铝护套在连接处接入接地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00至S800。S100,绕电缆连接点处切除第一长度的外护套7,以该长度为作业区的,清理作业区内外护套7与铝护套5之间的填料层6以充分暴露铝护套的金属外表面。示范性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度为40cm。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长度为大于30cm。S200,绕作业区铝护套6外表面紧密缠设锡纸层8,在锡纸层8外包覆铜编织带9的一端,用间隔设置的多个镀铜轧带10将铜编织带9该端绑扎固定于锡纸层8外表面。示范的,本实施例中,锡纸层8为连续多层缠绕的锡纸,包绕层数大于等于3层,锡纸材料为重量比含量大于99%的四方晶系的纯锡,铜编织带规格为240平方毫米,镀铜轧带之间间隔10cm设置的设置4个。在一些实施例中,锡纸材质也可以为延展性好的锡铅合金或者锡铝合金。作为示范的,图3具体提供了一种环形包覆铜编织带9的形式,该形式下,铜编织带9包绕铝护套5多圈,包绕方向与锡纸包绕方向相反。S300,用防水自粘带11二分之一搭接的多层绕包覆盖作业区镀铜轧带10外并超出作业区两端各第二长度的覆盖外护套7。示范的,本实施例中,防水自粘带11绕包覆盖两层以上,第二长度为10cm,即,绕包总长60cm。S400,用绝缘自粘带12二分之一搭接的多层绕包覆盖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依次实施的如下步骤S100至步骤S800: S100,在连接点处剥除第一长度作业区域的高压电缆外护套,清理所述作业区铝护套外表面; S200,绕作业区所述铝护套外表面紧密缠设锡纸层,在所述锡纸层外包裹铜编织带的一端后,将铜编织带绑扎固定于所述锡纸层外表面; S300,用防水自粘带超出所述作业区两端各第二长度的绕包覆盖全部所述作业区; S400,用绝缘自粘带超出所述作业区两端各第三长度的绕包覆盖全部所述作业区; S500,用半导电带超出所述作业区两端各第四长度的绕包覆盖全部所述作业区; S600,用电缆接头防水盒包住全部半导电带后,用防水自粘带封住电缆接头防水盒两侧端口; S700,向所述电缆接头防水盒内灌注防水绝缘树脂胶; S800,将所述铜编织带的游离端与接地引线压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依次实施的如下步骤S100至步骤S800:S100,在连接点处剥除第一长度作业区域的高压电缆外护套,清理所述作业区铝护套外表面;S200,绕作业区所述铝护套外表面紧密缠设锡纸层,在所述锡纸层外包裹铜编织带的一端后,将铜编织带绑扎固定于所述锡纸层外表面;S300,用防水自粘带超出所述作业区两端各第二长度的绕包覆盖全部所述作业区;S400,用绝缘自粘带超出所述作业区两端各第三长度的绕包覆盖全部所述作业区;S500,用半导电带超出所述作业区两端各第四长度的绕包覆盖全部所述作业区;S600,用电缆接头防水盒包住全部半导电带后,用防水自粘带封住电缆接头防水盒两侧端口;S700,向所述电缆接头防水盒内灌注防水绝缘树脂胶;S800,将所述铜编织带的游离端与接地引线压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长度大于第三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锡纸接地引线冷连接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0中,清除填料层后,使用还原性水剂去除铝护套外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峰方永毅刘保安魏力强成洪刚胡建彬李乾谷冉陈汇东林超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