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255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收用品技术领域,一种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包括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蓬松非织造布与包裹层,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由若干个吸收体构成,所述吸收体为环状或/和圆形分布,同时嵌入所述蓬松非织造布内并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吸收体之间间隔分布,所述吸收体周向连接吸收弱化区。这种设计使相隔圆圈分布的高吸水性树脂之间设置有圆圈形的吸收弱化区,可大大提升高吸水性树脂的膨胀空间,也可以增加复合芯体吸收芯的横纵向导流性,同时还可通过热焊接点将圆圈形吸收弱化区的上下层材料焊接热粘合,使该吸收芯具有防起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收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
技术介绍
婴幼儿和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常常要穿着吸湿用品,例如尿布。一次性吸收用品的功能是它可容纳排泄物,并使这些排泄物与穿着者的身体及衣服和被褥隔离开来。一次性吸收用品,例如尿布,通常由液性顶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并能容纳液体的吸收芯组成。传统第一代吸收芯由绒毛浆与高吸水性树脂均匀混合后,由包裹层材料喷胶包裹成一体的吸收芯结构。这种吸收芯,由于高吸水性树脂均匀分布在绒毛浆纤维内,且包裹层只是上下层喷胶结合,可供高吸水性树脂膨胀的自由空间大,因此这种吸收芯内的高吸水性树脂利用率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高。但同时为减少传统结构吸收芯的起坨断棉问题,一般设置热光压或热网压压实,使传统的吸收芯材料的柔软性降低。第二代吸收芯,包括第一覆盖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覆盖层,通常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和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呈均匀性分布。这种结构的吸收芯材料,高吸水性树脂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层内或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与覆盖层之间,能改善高吸水性树脂吸尿后的起坨断棉问题,由于高吸水性树脂均匀分布,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后,会互相挤压,使得尿液在复合芯体上的扩散性变差,使吸收用品的端部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利用率低,吸收芯的吸水倍率相对传统吸收芯低。第三代吸收芯体,为高吸水性树脂与包裹层材料施胶复合而成的结构,目前公开的这种结构方案,未设置未喷撒高吸水性树脂的沟槽或沟槽是贯穿吸收芯的纵向或缺少横向的沟槽。本专利针对第一代吸收芯容易起坨断棉,第二代吸收芯材料扩散性差,第三代芯体沟槽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吸水性树脂呈多圆圈形分布的复合芯体材料。所述的定形状撒播的高吸水性树脂层由多圆圈形分布的高吸水性树脂区以及设置在高吸水性树脂区之间的圆圈形的吸收弱化区组成。这种设计使相隔圆圈分布的高吸水性树脂之间设置有圆圈形的吸收弱化区,可大大提升高吸水性树脂的膨胀空间,也可以增加复合芯体吸收芯的横纵向导流性,同时还可通过热焊接点将圆圈形吸收弱化区的上下层材料焊接热粘合,使该吸收芯具有防起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吸水性树脂呈多圆圈形分布的复合芯体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包括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蓬松非织造布与包裹层,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由若干个吸收体构成,所述吸收体为环状或圆形分布,同时嵌入所述蓬松非织造布内并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吸收体之间间隔分布,在所述吸收体的外侧周向连接吸收弱化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一种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包括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蓬松非织造布与包裹层,其特征在于:在高吸水性树脂层上还设置有吸收弱化区,所述吸收弱化区由若干个环状吸收弱化区构成,相邻的环状吸收弱化区之间间隔分布;同时,高吸水性树脂层内吸水体嵌入所述蓬松非织造布内并固定连接,所述环状吸收弱化区周向连接吸收体。优选地,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包括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所述复合芯体由上至下由第一覆盖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覆盖层连接而成,然后用所述包裹层沿复合芯体的宽度方向进行周向包覆。优选地,每一所述吸收体由一个圆圈和一个同心圆的圆环构成,在所述圆圈与圆环之间形成内吸收弱化区。优选地,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的面积为吸收弱化区的0.1-5.0倍,进一步优选0.8-2.5倍。优选地,所述包裹层为无纺布、卫生纸或无尘纸。优选地,还可通过热焊接点将圆圈形吸收弱化区的上下层材料焊接热粘合,使该吸收芯具有防起坨效果。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将高吸水性树脂层进行定形状撒播形成由多圆圈形分布的高吸水性树脂区以及设置在高吸水性树脂区之间的圆圈形的吸收弱化区组成。这种设计可大大提升高吸水性树脂的膨胀空间,也可以增加复合芯体吸收芯的横纵向导流性,同时还可通过热焊接点将圆圈形吸收弱化区的上下层材料焊接热粘合,使该吸收芯具有防起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A1—包裹层;A2—热熔胶层;A3—高吸水性树脂层,A4—高蓬松非织造布层。图2为实施例1的吸收体环状分布平面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包括有:B1—第一覆盖层;B2—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B4—高蓬松非织造布层;B5—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B6—第二覆盖层。图4为实施例2的环状吸收弱化区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包括高吸水性树脂层A3、热熔胶层A2、蓬松非织造布层A4与包裹层A1,然后用所述包裹层A1沿复合芯体的宽度方向进行周向包覆。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A3由若干个吸收体构成,每一吸收体通过现有使用的定形状撒播的方式,形成每一所述吸收体由圆圈12和圆环11,所述圆圈12和圆环11为同心圆关系,形成图2所示的若干个的环状或圆形分布的吸收体1,同时吸收体1嵌入所述蓬松非织造布内并固定连接。与吸收体相对应的是,相邻的吸收体1之间间隔分布,在所述吸收体的外侧形成吸收弱化区22,吸收弱化区22与吸收体1之间周向连接。同时,在圆圈12和圆环11也形成吸收弱化区21。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内,吸收体的的面积为吸收弱化区的0.1-5.0倍,进一步优选0.8-2.5倍。本实施例的包裹层为无纺布、卫生纸或无尘纸。通常的包裹层材料为亲水性的非织造布,亲水性非织造布一般选择亲水性纺粘非织造布、亲水性纺粘-熔喷-纺粘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亲水性短纤梳理热风非织造布,亲水性短纤梳理热轧非织造布等。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包括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B2、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B4;所述复合芯体由上至下由第一覆盖层B1、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B2、高蓬松无纺布层B3、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B4、第二覆盖层B5连接而成,然后用所述包裹层沿复合芯体的宽度方向进行周向包覆。如附图4所示,在高吸水性树脂层上还设置有吸收弱化区33,所述吸收弱化区33由若干个环状吸收弱化区构成,相邻的环状吸收弱化区之间间隔分布,将吸收体分割成若干个小吸收体,如吸收体31、吸收体32,同时,吸收体31、吸收体32嵌入所述蓬松非织造布B3内并固定连接,所述环状吸收弱化区周向连接吸收体。本实施例的环状吸收弱化区同样通过将高吸水性树脂定形状撒播而形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掌握。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吸收体的面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包括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蓬松非织造布与包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由若干个吸收体构成,所述吸收体为环状或/和圆形分布,同时嵌入所述蓬松非织造布内并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吸收体之间间隔分布,所述吸收体周向连接吸收弱化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包括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蓬松非织造布与包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由若干个吸收体构成,所述吸收体为环状或/和圆形分布,同时嵌入所述蓬松非织造布内并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吸收体之间间隔分布,所述吸收体周向连接吸收弱化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吸收体由一个圆圈和一个同心圆的圆环构成,在所述圆圈与圆环之间形成内吸收弱化区。


3.一种吸收体环状分布的复合芯体,包括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蓬松非织造布与包裹层,其特征在于:在高吸水性树脂层上还设置有吸收弱化区,所述吸收弱化区由若干个环状吸收弱化区构成,相邻的环状吸收弱化区之间间隔分布;同时,高吸水性树脂层内吸水体嵌入所述蓬松非织造布内并固定连接,所述环状吸收弱化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伟光戴艺华钟文榜黄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合正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