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扫描电路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9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移位寄存器、扫描电路和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控制子模块中至少两个串联晶体管的结构,使得在一个晶体管由于正偏压应力导致漏电增加时,其他晶体管可以对该漏电起到一定的截断作用,进而保证第二节点的电位不会因第一控制子模块中一个晶体管的漏电而受到较大影响,进而保证第二节点的电位稳定;并且在第一节点为高电平时,第一控制子模块中与第一电位信号端直接电连接的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差值均不会大于0,进而缩短第一控制子模块中与第一电位信号端直接电连接的晶体管承受正偏压的时间,保证第一控制子模块中晶体管的漏电较小,保证第二节点的电位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保证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可靠性,保证良好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扫描电路和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扫描电路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显示面板中,通常包括扫描电路,然而现有显示面板中扫描电路的输出可靠性差,导致显示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扫描电路和显示面板,以提高扫描电路的输出可靠性,提高显示质量。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二节点的电位控制第一节点的电位;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二时钟信号传输至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串联在第一电位信号端和第二节点之间的晶体管,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电位和第二时钟信号控制第一电位信号端与第二节点的连接状态,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控制第二电位信号端与第二节点的连接状态;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一电位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可选的,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位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二时钟信号。可选的,第一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接入第一时钟信号,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可选的,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二时钟信号,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位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可选的,第一晶体管和/或第二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可选的,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时钟信号,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起始信号,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位信号端电连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五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二时钟信号。可选的,第二控制子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时钟信号,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电位信号端电连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可选的,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二电容,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第二时钟信号,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可选的,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和第三电容,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位信号端电连接,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第八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可选的,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九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电位信号端电连接,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扫描电路,包括多个如第一方面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多个移位寄存器级联连接。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扫描电路,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第二时钟信号线、第一电位信号线和第二电位信号线;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端和第二时钟信号端,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器中,第一时钟信号端和第二时钟时钟信号端相反,第一时钟信号线与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二时钟信号线与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一电位信号线与第一电位信号端电连接,第二电位信号线与第二电位信号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扫描电路和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控制子模块中至少两个串联晶体管的结构,可以使得在一个晶体管由于正偏压应力导致漏电增加时,其他晶体管可以对该漏电起到一定的截断作用,进而保证第二节点的电位不会因第一控制子模块中一个晶体管的漏电而受到较大影响,进而保证第二节点的电位稳定;并且在第一节点为高电平时,第一控制子模块中与第一电位信号端直接电连接的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差值均不会大于0,进而缩短第一控制子模块中与第一电位信号端直接电连接的晶体管承受正偏压的时间,进而保证第一控制子模块中晶体管的漏电较小,保证第二节点的电位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进而保证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可靠性,保证良好的显示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扫描电路中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时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描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有显示面板中,通常包括扫描电路,然而现有显示面板中扫描电路的输出可靠性差,导致显示质量较差。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扫描电路通常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通常包括两个输出晶体管,以下称之为第一输出晶体管和第二输出晶体管,其中第一输出晶体管用于输出高电平扫描信号,第二输出晶体管用于输出低电平扫描信号,扫描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其中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和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分别由其他晶体管进行控制,并且,在输出某一电平信号时(例如低电平信号,两个输出晶体管不能同时导通,因此常利用一个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位控制另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扫描电路中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仅示出了移位寄存器的部分结构,第一输出晶体管T01导通时,可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控制模块;/n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二节点的电位控制第一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二时钟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n所述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串联在第一电位信号端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晶体管,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控制第一电位信号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的连接状态,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控制第二电位信号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的连接状态;/n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一电位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二节点的电位控制第一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二时钟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串联在第一电位信号端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晶体管,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控制第一电位信号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的连接状态,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控制第二电位信号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的连接状态;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一电位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亚辉朱杰李威龙胡思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